APP下载

警惕“职业耗竭”

2021-11-15于滨力

华声 2021年10期
关键词:负性大脑社交

于滨力

职业耗竭,是由于个体的价值、尊严、神经和希望的衰退,而对灵魂造成的一种腐蚀。

李女士今年正好50岁,是单位的中层领导,薪水待遇让同龄人羡慕。可近几个月,她吃不香、睡不好,浑身不舒服,忙不完的工作使她心烦意乱、疲惫不堪。她以为自己患了抑郁症,求医用药。經过几番折腾,专家最后给她确诊为职业耗竭症,不算什么大病。但她还是一时难以应对,请了长假住进医院。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圣地亚哥大学将职业耗竭定义为:“由于个体的价值、尊严、神经和希望的衰退,而对灵魂造成的一种腐蚀。”换句话说,职业耗竭是由于各种各样的持续应激源,尤其是工作中的人际应激源所导致的一种负性精神状态,代表了一种特殊类型的职业应激。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职业耗竭正在大面积地侵蚀着人们的肌体,改变人的思维和行为,特别是在一些高危行业的发生率尤为突出。医务人员、小学教师、警察三个群体属于高发群体。

职业耗竭一般有3个症状:一是情感衰竭,筋疲力尽;二是人格解体冷漠疏离,玩世不恭;三是缺乏成就感,自我效能低下。在生理方面,有疲劳、疼痛、消化系统症状、体重变化失眠等,甚至出现认知功能减退。在心理情绪方面,表现为焦虑抑郁、易怒发脾气、缺乏自信,有时悲观绝望。在行为举止方面,往往人际关系不佳、不愿社交、家庭关系危急、工作质量下降、频繁更换工作或辞职,甚至依赖烟酒、咖啡因、药物等进行自我麻醉、出现自我伤害等等。

职业耗竭的症状与工作应激状态高度相关,脱离了工作环境,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改善,或迅速恢复正常。李女士就是如此。她住进医院后,低落的情绪立刻得到缓解,能够和周围的人谈笑风生,基本恢复了正常。医学上认为职业耗竭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疾病,更多的是属于心理卫生的范畴,但职业耗竭的影响不可忽视。

职业耗竭持续的慢性压力会导致大脑退化,会对参与学习和记忆活动的神经系统产生破坏性影响,而其所产生的应激效应会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反馈调节通路,导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减少,使人的大脑退化。

发生职业耗竭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治疗手段也有各自的针对性。综合治疗以及提早预防是消除症状的关键。

工作中难免遇到各种压力,要学会转变思维,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凡事不要过度个人化,更不要把负性的事件泛化或带入平时的生活中。要想方设法睡个好觉。睡眠是消除身体疲劳、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修复不良情绪的最好方式。

相比于其他的预防手段,科学规律的体育运动是起效最快、最经济、最通用的办法。运动可以优化睡眠,释放或缓解各种压力,改善和恢复大脑前额叶皮层功能,释放多巴胺、内啡肽、BDNF等“快乐因子”,也能提高认知功能。

社交是人与人智慧的组合,人际关系好的人,办事容易顺达。适度、良好的社交能消除隔阂,拉近人与人的距离,收获资源“共享”。所以,创造“人和”的境界,保持好的心境,可以摆脱职业耗竭。

如果上述方法仍然不能消除症状,就需要看心理精神专科门诊,请医生给予规范的药物及心理治疗。           摘编自《科学养生》2021年8月刊

猜你喜欢

负性大脑社交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含2,3,5,6-四氟亚苯基负性液晶合成及液晶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