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信息

2021-11-15武斌,马磊,郭文娟

支部建设 2021年25期
关键词:网格村民社区

祁县峪口乡:心系群众办实事 畅通乡村振兴路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祁县峪口乡各级党组织坚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208 国道一级公路新建工程建设,破堵点、解难点,把208 国道建成顺民意、解民忧的民心路;连内外、通市场的开放路;强产业、促振兴的腾飞路。

坚持察访民意“不间断”,解决问题有方法。208 国道一级公路新建工程占地涉及7 个行政村,红线占地面积1075.77 亩,红线内需拆迁建筑物79 处,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拆迁成为道路建设中最难啃的“骨头”。峪口乡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考核,做到“四个带头深入”,精准聚焦,靶向发力,把拆迁工作列为《察民情访民意重点任务清单》。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抽调一批党性强、业务精、善协调的骨干力量充实到拆迁突击小组,动员占地村50 余名党员深入拆迁村民家中、田间地头、工地现场,解纠纷、助测量、纾民困。目前,7 个行政村414 户的附作物、坟墓、土地全部清点完毕、签字确认,补偿款全部发放到位;50%以上的建筑物达成拆迁协议,为推进项目工程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产业发展“不停步”,项目集成有亮度。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紧抓208 国道改线工程重大机遇,坚持项目集成、品牌引领,做到“以路兴果”。大力推进“党建+果业提升”共建区建设,实施一批延伸产业链和产业转型项目,谋划打造鲁村高标准示范果园100 亩、果蔬脆片加工项目,投资300 万元建设400 吨苹果储藏冷库、高标准食用菌暖棚、新型智能棉被拱棚项目,新建2处大型果品交易市场,通过实施储藏、加工、食用菌种植、设施农业种植等项目,擦亮峪口“花果山”品牌,提升产业价值链,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农村宜居宜业,为书写乡村振兴峪口篇章奠定坚实产业基础。

(武 斌 马 磊)

云州区吉家庄乡:三步走打造乡村振兴“动车组”

云州区吉家庄乡通过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三步走,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着力打造吉家庄乡村振兴“动车组”高速运行。

文化振兴。送文化下乡特色文化品牌,组织各级文化院团定期到乡村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指导各村播放公益电影,举办群众文艺晚会、广场舞比赛等文艺演出,持续培育乡村特色文化活动品牌。

产业振兴。2021 年吉家庄乡进入盛产期黄花共计5616 亩,具有带贫益贫效益黄花地共计3538.65 亩。现有黄花杀青锅炉9 台、晾晒场地66000 m2、黄花晾晒大棚20 座、冷库6730 立方米,大约可满足4800 亩进入盛产期黄花的杀青、晾晒、存储方面的需求。经过前期预判,今年进入盛产期,黄花每日产量可达25—28 万斤。

人才振兴。通过选一批第一书记、组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强化人才支撑。省、市、区选派12 名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到吉家庄乡贫困村及软弱涣散村,以“政治化、知识化、年轻化、专职化”为标准,为乡村振兴提供乡村规划、文化旅游、食品安全、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智力技术服务。

(郭文娟)

阳曲县泥屯镇思西村:瓜果的味道分外“香”

近年来,阳曲县泥屯镇思西村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坚持“支部唱主角、干部来带头、群众齐参与”,立足村情实际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产业富民路。

翟玉兰是思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也是太原市农科院一名高级农艺师。2015 年一到思西村任职,“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带动村民发展”就成为了她冥思苦想的问题。在熟悉村情后,她和支部书记杨晋平一起邀请省农科院专家指导,在村里建起了占地33亩、大棚34个的葡萄种植基地。

坚持党组织领导下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西村还通过“养殖经营主体+村集体+村民”的模式,积极发展蛋鸡养殖,建成了存栏10 万只、年产鸡蛋约1370 吨、鸡肉100 吨的蛋鸡养殖示范园,村集体每年分红11.4 万元。思西村盯紧市场、拓宽渠道,今年在村里建设了2600 平方米的农贸集市,不仅销售本村的产品,周围的农产品也到这里售卖。907 公交车直通村里,不少市里人还专门来村里赶集。

(曲组织)

山阴县下喇叭乡织女泉村:资源变资产 百姓干劲足

夏末时节,走进山阴县下喇叭乡织女泉村,在远处山上的光伏发电风扇和成片的庄稼的衬托下,村口标有“强村富民”的门楼十分醒目。

织女泉村以旱地种植为主,且留村村民大多都是老年人,为进一步激发村民活力,村里在为大家提供免费农资的同时,还大力推行机械化种植。为了让村民收益最大化,近年来该村还设置了小杂粮加工厂,靠着深度加工小杂粮每年还可为村民增收30 多万元。这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不少闲置土地被利用了起来。

70 多岁的村民邱占兴满脸幸福地说:“党的政策好,扶持农民扩大种地规模,补贴给得多,我们干劲也足。”邱占兴老两口种了150 多亩地,有豌豆、莜麦、胡麻、山药等品种,今年村委会还推广新品种红芸豆,每年光种植收入总计就有5 万元。除此之外,老两口还养了几只羊,每年还能收入2 万多元。

近年来,织女泉村把发展产业作为根本之策,村里还建起了小杂粮加工厂、榨油厂和养猪场,同时发展乡村旅游,把农村资源变资产,让村里有看的、有住的、有吃的,带动村民持续增收。

(石 颖 张智宙)

平遥:小网格做细大党建

自“全科网格”推行以来,平遥县城东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全力打造全科网格管理体系,通过重新规划网格架构,优化配置网格队伍,全面梳理治理事项,精细精准服务群众,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落实到点、延伸到面,实现“一网统筹”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不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城市社会治理新格局。

优化治理架构,建立全科网格,疏通治理“经脉”。根据人口、面积、小区、楼栋等因素,从社区实际特点整体考量,按照300-500 户标准街道划分24 个全科网格。坚持党建引领,以“网格建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的工作为原则,形成1 个社区党组织+N 个网格党支部(党小组)的党组织设置模式,实现党建网络、基层治理网络“两网”融合。充实网格力量,健全工作机制,编织治理“全息网”。在推进全科网格建设中,曙光社区城南小区是平遥县老旧小区改造第一个小区,驻地的共产党员 112 名,为保证小区改造顺利开展工作,网格党支部对小区21 幢楼选出21 位业主代表,根据物业、楼宇特点,成立273、人民医院、公路段三个功能性楼宇党支部,成立两个功能性物业党支部,构建起了“党建引领、网格联动、群众参与”的网格化治理格局。

(平 组)

垣曲:社区大党委吹响为民办事“集结号”

近日,垣曲县先后召开了11 个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会议就强化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配备及发挥作用、开展区域“契约化”共建工作、“五面红旗”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以及“社区吹哨、党员报到”专项行动进行再部署再强调。垣曲县社区大党委自2018 年成立以来,在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团结带领辖区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开展活动、引导社区居民自治等方面起到了牵头抓总的作用。

通过开展联席会议,驻区单位深刻理解了社区大党委的内涵,树立“驻在社区、服务社区、共建社区”的理念,筑牢城市基层党建“一盘棋”思想,打破原先的组织壁垒,形成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不断健全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以“十联”共建活动为抓手,以“社区吹哨、党员报到”专项行动和城市更新“五面红旗”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为契机,把开展区域“契约化”共建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充分结合,匹配现有资源,实现服务、管理、资源、力量向社区集聚,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效解决城市高质量发展“人、治、物、效”问题,切实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用真心把服务送到居民心坎里去。

(运 组)

猜你喜欢

网格村民社区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网格架起连心桥 海外侨胞感温馨
追逐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