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强党建引擎 打破乡村振兴发展瓶颈

2021-11-15

支部建设 2021年25期
关键词:产权制度集体经济农村

○ 李 静

乡村振兴是党建引领农村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我国脱贫攻坚的总体目标完成后,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前提,需要通过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进性进展的破题和开篇。目前,乡村振兴遭遇发展诸多瓶颈,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如何激活各种发展要素,增强农村改革创新活力?如何激励现有发展主题朝着共同富裕目标迈进,提升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是亟待回答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孝义市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谋划和引领乡村振兴的大文章时,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铸强党建引擎,有效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破解新时代农村经济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制胜优势,有效地激发了乡村振兴新动能。

在发展思路上,把脉破题,坚持产业兴村,强基固本。

产权制度改革前,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由于没有集体经济主导产业,很多村集体经济入不敷出,尤其是税费改革后,村级没有任何收入,相当部分的村还是吃饭经济,“有收入零积累”,甚至负积累的现象严重存在。市委深深感到,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为此,我们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瞄准产业兴村,提出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结合各乡村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发展现状,按照“一镇一业”“一乡一色”“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的要求,抓好特色产业、高效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新业态,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村村实现产业新突破。下栅乡是一个传统农业乡镇,由于产业层次低,产业发展带动不大,辐射带动不足,致使农村经济严重薄弱。为实现“经济强起来,农民富起来”的目标,乡党委紧紧围绕“党建+集体经济”的发展思路,以转型升级为龙头,把发展“优质小麦、优质林果、优质养殖”作为“一村一品”的重点,着力打造“一乡一业一基地”。一是提升优质小麦。小麦一直是下栅的主导产业,特别是旱垣小麦种植规模大、品牌效应好。他们立足自身特点,用产业化理念发展小麦经济,以创建优质小麦产业园为目标,按照“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的模式,实现了订单种植为载体的“专种、专收、专储、专运”,构建了从种子到餐桌的产业链发展格局。二是做强“优质林果”。以宏源生态园为龙头,引导经济合作社和农户实施“樱桃、黑宝葡萄、玉露香梨、小果型西瓜”等特色果品种植,提升特色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持续推动林果业做大做强。三是做大“优质畜牧”,以铭信企业为龙头,依托西安生土地合作社,吸纳农户加入,使农民变股民,形成鸭苗繁育、养殖加工完整产业链。主导产业链的稳步发展,为壮大农村经济打下了良好基础,2020年下栅乡集体经济100万元以上3个村,50万—100万的有6村,10万—50万的有4村。

在发展动力上,政策撬动,实施组织引领,书记领富。

针对部分农村党组织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不强的问题,我们综合运用经济杠杆、项目支持、资金扶持等多种激励措施,建立一套扶持政策和激励政策,特别是鼓励和支持党组织带头人创办、领办新型经营主体,当好发展集体经济的带头人,对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家庭农场、发展特色种养殖的项目带头人,给予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支持,充分发挥政策撬动效应,充分调动村党组织积极性,激励农村干部从“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转变。柱濮镇党委针对农村集体经济承受风险能力较弱、群众对党组织提倡的致富项目心存顾虑等问题,鼓励农村党支部书记带头致富带头示范,用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和决心,推动集体经济取得新突破。各村书记聚焦责任挑担子,解放思想开窗子,全面实施党员能人带富工程。三河口村党支部书记武二生、子善村党支部书记武晋礼等建立起食用菌基地,与交口县食用菌种植园建立了技术帮扶合作关系,通过示范种植,引导农户开展房前屋后种植;上令狐村党支部书记李党生领办核桃加工厂,明确收购标准,最大限度增加核桃种植户收入;贺南沟村党支部书记王永江兴建加工创业基地,让创业者免费入驻,培育一批柱濮籍中小企业;旺家园村党支部书记冯礼军创办了万头养猪场,带动村民开展现代化养殖。党组织书记带头创业,不仅为村民做出示范与榜样,还累计解决全镇300余名劳动就业。

在发展导向上,转换思路,创新经营管理,提质增效。

我们引导农村党组织从兴办实体向经营“三资”转变,从独立经营向合作经营转变,从产品生产销售增收向资产租赁投资转变,在稳定收益的前提下保增长促发展。新义街道辖五个行政村,全部为城中村,经过多年的城市建设土地征占,已无基本农田,不再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各村集体经济一直停滞不前。近年来,他们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利用集体建设用地,采取集中开发、联合开发、租赁承包等方式,按照“服务二产、激活三产”的指导思想,大力增加门市、商场、库房、厂房等经营性固定资产,发展仓储物流、农副产品、小商品加工等产业,依靠集体资产资源发包和租赁,农村集体经济水平大幅提高。2020年张家庄集体经济收入为180万元、贾家庄为180万元、梁家庄为164.7万元、赵家庄为120.29万元、樊家庄为36万元。

在发展路径上,典型引路,坚持先行先试,尖兵突破。

市委把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作为破解集体经济发展瓶颈的“先手棋”,按照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产权制度这一目标,采取试点先行、全面铺开两面走。留义村作为全市试点,按照“136”工作法率先铺开改革工作,他们抓住资源、资产、资金、成员四个重点,坚持民主程序,确定11种取得资格,12种丧失资格条件,将集体3.24亿元资产折股分配至756名成员,成立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下设山西留义金鑫股份有限公司,引进世界五百强碧桂园集团实施旧村改造,增加超市、商场、厂房等经营固定资产,建设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物业公司等村办企业,盘活场地优势,建设永盛美食一条街。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237万元,集体组织成员分红7150元。今年以来,留义村强化与市直主管部门和农商行的对接,试行铺开股权证抵押贷款业务,8户股民办理抵押贷款90万元,充分体现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股民权能。留义村试点的成功,推动了全市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历经三年时间完成了业务培训、试点推进、产权评估、整体铺开等各个环节工作,推动全市集体经济在改革中求突破、在创新中谋发展。

猜你喜欢

产权制度集体经济农村
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问题分析
发展集体经济更需完善乡村治理
国有企业产权应允许部分员工持股
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脱贫攻坚
浅议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
100个县将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