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邂逅”慢综艺:节目的媒介景观与文化共享探析

2021-11-15

声屏世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综艺听众主播

“慢综艺”是一种新的综艺节目模式,不追求快节奏的剧情设置和密集的笑点安排,不刻意制造矛盾和悬念,不刻意预设任务和环节,而是还原录制嘉宾最自然的样子,它是相对于“快综艺”而言的一种新的综艺节目模式。《朋友请听好》选择以广播的形式将节目嘉宾与千家万户联系在一起,倾听纷扰,答疑解惑。这种回归朴素声音传播的广播形式与治愈系慢综艺的邂逅,也为融媒时代国内原创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节目利用传统广播媒体,建构了“治愈系”的媒介景观,通过慢综艺节目独特的仪式场域和广播媒体独特的媒体形式,吸引受众参与其中,使其在互动中产生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进而形成一种体验式、共享式的传播范式。本文将基于“媒体景观”理论和“文化共享”的理念,探索媒介融合时代广播慢综艺传播的新范式、新选择。

广播慢综艺:融媒时代广播节目发展的新形态

节目设置:广播+视频+直播开创综艺节目新形式。近年来,随着网络音频模式的发展。“耳朵经济”也已经成为受众休闲娱乐放松的主要方式之一。据中国“耳朵经济”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达4.16亿人,增速达19.5%。“耳朵经济”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预计2020年,中国网络音频用户规模将达5.42亿。

《朋友请听好》借助广播的传播方式,通过声音的交流消弭了面对面时的恐惧感,让观众更加勇敢地向他人倾诉烦恼,从而达成良好的节目效果。与此同时,节目在广播的基础上又加上了直播因素,将传统的广播电台与新媒体融合,突破了广播的线性传播的特点,打破了听、说、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用户在进行互动分享的同时,还可以随时随地收听,整个过程兼具便捷性和社交性。

形式上,与以往的真人秀节目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朋友请听好》既有视频版也有音频版,通过广播弥合了与受众的距离,从而产生了与观众之间的心灵沟通。这恰巧就是“广播”所创造的亲切感。比如有一期节目中来电的女听众,她的男友总是怀疑他俩的感情,于是便注册了一个小号,装成“陌生人”去试探她的反应,结果被发现,两人产生矛盾。针对这个问题,主播并没有诉诸于道德审判或价值判断,而是从事情本身出发谈看法。他们不是在事无巨细地为听众谋划一切,而只是点到为止,给予了来电听众最大的尊重和自由。

节目内容:塑造温情治愈的景观世界。在居伊德波的理解中,景观是为宰制受众而做出的一种虚假化的统一,更多的是与意识形态联系起来,作为一种麻痹和宰制人们的途径和方式存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介景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在新的社会环境下赋予其新的色彩。比如,节目在场景的设置上,是清新的布置、闲适的氛围,整体风格呈现静谧治愈的。节目的节奏不是“你说—我答”的线性结构,而是力图呈现出生活本身的多样性和碎片化。可贵的是,即使是碎片化的叙事,它依旧可以把意义传达给观众。

治愈系的“景观世界”,不仅存在于广播电台的真实场景布局中,而且存在于屏幕画面中。《朋友请听好》节目画面整体呈现出简洁典雅的色彩,而节目中的许多特效和人物都有着独特的风格,这与节目风格较好地融合在一起。“没有过不去的冬天,也没有不会来的春天。”“时光不会倒着走,最长的拥有叫珍惜”等颇具特色的线条简洁流畅、花字色彩清新流畅,不仅起到了点缀作用,也在静静诉说着节目的风格。

节目呈现:电台直播影像与声音的双向表达。《朋友请听好》采取的是电台直播+真人秀的综合模式,电台直播的部分以听众故事为载体,嘉宾自由表达观点,为听众和观众提供分享人生、审视自我、寻求治愈的时光。无论是职场人倾诉工作困境、还是复读生诉说自己的压力,或是人际关系或家庭关系的处理等,主播都会提出中肯的想法来和听众互动,帮助他们排解情绪。

节目充分展示了广播从准备到开播的一系列制作过程。比如,明星常驻嘉宾学习如何操作广播的基本设备、版面内容、主播时长、标题风格以及如何导入受众来电、应对突发情况等。全国各地的听众、观众都可以通过写信、致电、网络留言等方式向主播分享自己的故事,主播和嘉宾会倾听大家的发言并答疑解惑。主播和听众的双向互动通过原始、纯粹的声音进行传播,广播电台的树洞属性也让更多人被“治愈”。

文化共享:广播慢综艺的社会价值

使用满足:社会压力的宣泄。“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看作是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结构性问题的不断暴露和生活压力的加大,受众迫切需要找到一条发泄社会各阶层积累的心理压力的渠道。因此,他们会选择慢综艺节目,试图沉浸在节目中从而满足自身的心绪转换。

《朋友请听好》独特之处在于,节目中可以与受众进行强烈的情感互动。不论你是收听还是收看,整个节目本身就像是一个社会的万花筒,听众每次的来电、分享的故事,都是社会现实的一块块拼图,人们都可以在主播与听众的交流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产生共鸣。比如第二期有一位观众来信,他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产生了迷茫,认为四年的大学学习很难帮助自己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受众观看的同时也让人们将自己代入到节目当中,在节目主持人何炅的开导下,悲伤难过的心绪也能很快地转换回来。

传播仪式:唤起青年群体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源于英文“identity”,指的是物质或实体的同一性质或状态。人的身份认同不同于物的身份认同。人的身份认同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身份归属,即社会成员对共同体文化的承认、认可和赞同,进而产生的归属意识。自我身份认同是青年身份认同的逻辑起点,吉登斯指出:“自我身份认同是个体通过其自我经历以及反身性方式所理解和认识的自我”。比如,在第一期节目中,面对一名复读了两年考中戏都以失败告终的艺考生,易烊千玺给予了他最大程度的尊重和鼓励,同时也提醒他在思考自己内心需求的同时不要忘了现实因素的影响。

“娱乐性”作为电视综艺节目的主要审美特征,能较好地起到宣泄和排遣青年人社会压力和心理负担的功能,达到类似“精神麻醉”的效果,使受众注意力从现实生活中最紧迫的任务上转移开来,并对综艺节目进行“顺从式消费”,这也符合青年人的心理预期和审美体验。

共情互动:叙事表达的不二之选。娱乐体验需要不间断的情感互动。柯林斯曾指出互动仪式的核心机制是高度的相互关注,即高度的互动主体性跟高度的情感连接——通过身体的协调一致、相互激起——从而唤起参加者的神经系统——结合在一起,从而导致形成了与认知符号相关联的成员身份感。

《朋友请听好》所传达的正是一种“我们都是故事的主角”的理念。随着互动媒介的发展,受众并不仅仅满足于观看节目的单一接收方式,在互联网上,观众通过弹幕的形式更开辟了新“视觉场域”进行有声讲述,形成了文字间的情感互动。例如在节目中,何炅朗读一位思乡游子的来信时弹幕就出现“泪目”“感同身受”等与之相似情感故事的讲述,释放出与之共鸣的情感呼应。瑞典心理学家乌尔夫·丁伯格相信,共情是无意识的。他认为,我们并非“决定”要他人感同身受,而是“自然而然”地感同身受。

结语

当广播“邂逅”慢综艺,《朋友请听好》利用媒介优势打造内容创新,为业内提供了新启发,开拓了新思路。节目在情景元素和文化元素方面独树一帜,使观众在观看或收听节目时感受到积极的价值传递。随着新技术的涌现,广播看似逐渐衰落。在这个过程中衰落的其实不是媒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的交流。这也说明媒体不仅仅只能反映客观现实,很多时候也能影响现实。在慢综艺节目接近饱和阶段之际,《朋友请听好》推陈出新,借助声音的力量,在当下融媒体环境中探索出慢综艺传播形式的新选择。与其说《朋友请听好》通过“考古”重新焕发了广播的魅力,不如说它唤醒了人们对交流之美最初的记忆。

猜你喜欢

综艺听众主播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第一次做小主播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我是小主播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