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生到重生
——非遗保护视角下龙舟广作的现代化转型路径

2021-11-15

戏剧之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广府龙舟技艺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 广州 510642)

水网交织的广府地区因水创造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与传统民俗活动,延续至今的龙舟文化便是能够代表岭南传统水乡文化的特色人文景观活动之一。“和舟共楫穿涛谷,金鼓齐鸣逐浪头;万众欢腾遮望眼,千蛟夺冠展风流。”便展现了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龙舟是龙舟竞渡的载体,龙舟制作处于龙舟传统文化链的前端,不仅关系到龙舟的竞渡,更关系到龙舟文化链的可持续发展。2008 年,龙舟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在非遗保护的整体性视角下,以“手工木制”为特色的龙舟制作技艺渐处边缘弱势,少人关注,保护现状堪忧。为此,东莞、佛山、广州等广府地区的政府采取保护龙舟制作技艺传承人、记录龙舟制作技艺流程、建立龙舟制作技艺保护区等措施积极开展龙舟制作技艺保育工作。但是,保护的同时还需要对技艺本身的创新性继承。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龙舟制作技艺,广府地区的龙舟制作开始出现转型。将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现代化转型,使其贴近现代生活,是对其最有利的保护。因此,龙舟广作现代化转型刻不容缓,这对龙舟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以及岭南传统水乡特色人文景观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在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的背景下,以非遗保护的角度剖析龙舟广作的转型之路,通过调研和口述访谈,总结现代化转型的成效和困境,尝试提出龙舟广作新时代发展的思考。

一、龙舟广作概述

“龙舟广作”,是指广府地区的龙舟制作技艺。广府地区的龙舟可划分为两类,分别是用于“游龙探亲”的传统龙和用于“竞技比赛”的标准龙。广府地区的传统龙可达三四十米长,可乘坐六七十人左右,国际标准龙乘坐22人,舟长15.8米,宽1.05米。传统龙舟由龙头、龙身、龙骨、龙尾组成,外加浆和舵以及龙船鼓、铜锣、龙旗等饰物。

(一)龙舟广作工序

龙舟制作对手工技艺水平的要求高,一般由龙舟作坊内的专门师傅制作,传统龙一般会择良日开工。制作龙舟要选用上等的大木料,用于制作传统龙与标准龙的材料不同。广府地区用于“游龙探亲”的龙船大多使用坤甸木、梢木或柚木,这些木材耐腐力强,可泡在水中长年不腐,是传统龙的主要制作木材;用于竞渡的龙舟则要求船身轻巧,船速快,这类龙舟的制作一般采用玻璃钢或杉木等吃水浅、重量轻的材料。木料的选取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多是由选料者的经验决定。如龙舟制作师傅霍灼兴所言:“杉木要选轻、直、长的,坤甸木则要选重的”。

龙舟制作是一项工序复杂的技艺,制作工期短则6-7天,长则20 多天。工序包括:选龙骨—打磨龙骨—起底—打水平—转水—做坐板—做横挡—上桐油灰—安龙肠—加固中肠—刷桐油—刨光—涂清漆—制作安装龙头—安装尾舵。其中选龙骨是关键步骤,龙骨相当于龙舟的脊椎,贯穿着整条龙舟,是整条龙舟的核心部位,龙骨的强度和弯度决定了龙舟结实的程度和弧度,如果龙骨没有接正,龙舟就无法安全滑行。

龙头和龙尾则被尊为龙舟的“灵魂”,是可拆卸的独立部件。龙头和龙尾一般用木质比较坚硬的桧木或樟木来雕刻。手工雕刻的龙头工序复杂,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一般需要二十多天来完成。其工序包括:设计—开样—打初胚—初雕—精雕—初磨—细磨—抛光—上漆—安装鼻球、弹簧。

(二)龙舟广作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龙舟市场需求大,龙舟制作业达到一个高峰。近些年,由于龙舟制作投入不足,手艺人才奇缺,加之社会记忆的适应性变化,龙舟文化日渐式微,龙舟制作和生产不容乐观。如广州市上漖村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30 多家船厂,时至今日只剩下6家船厂在经营。广府地区现存的龙舟作坊不多,主要聚集在广州和东莞。

目前广府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龙舟制作技艺传承人有广州番禺上漖龙舟制作基地的陈汉慧、卢浩英以及东莞中堂斗朗霍灼兴龙船厂的霍灼兴。在传承方面,广府地区的龙舟制作技艺以家族式传承模式为主,只有少数人掌握关键技术。

二、龙舟广作现代化转型背景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转型是一个使传统技艺贴近、适应现代生活,并为其在现代社会找到合理生存空间的过程。跟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时所需的“修旧如旧”不同,保护龙舟制作技艺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应不断赋予这项技艺所制造的产品以现代化的内涵,使之适应现代的精神需求。文化产品如果失去了对本土文化的自觉意识和特有的文化精神,最终必将导致其如同一般的工业品一样而失去差异性,成为简单的复制品,文化产品在现代的吸引力也就无从谈起。目前,龙舟广作普遍存在产品类型单一、产品形态雷同、产品销路单调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龙舟制作技艺需要通过现代化转型来融入现代生活。

但以家族式为主要传承模式的龙舟广作仍处在转型的瓶颈期。广府地区龙舟制作技艺现代化转型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年轻力量不足

经济效益低、工序复杂、劳动成本高等因素使得越来越多的技艺者“转行”寻找经济效益较高的职业。以历史悠久的手工制作船只和维修基地——广州番禺洛浦街上漖村的龙船制造厂为例,辉煌时期达到30 多家龙舟作坊,但如今村内只剩6 间龙船厂,且制船师傅多数是50 多岁的老工人,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留下来,村内面临着人才流失且后续力不足的困境。

(二)产品创新不易

龙舟制作的关键在于:材料,技艺和形态。龙舟制作在材料选择上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清代采用进口木材;民国至20 世纪末采用松木;近十多年的传统龙舟以杉木为料,竞技类的龙舟大多采用玻璃钢和纤维混合材料制作。现阶段龙舟的重量、舟速已达到一定水平,因此龙舟制作在材料方面的创新空间很小。技艺是处理材料的手段,在传承的过程中,龙舟制作技艺已经规范化,因此在技艺上创新的空间很小。形态的创新必须基于对传统形态吃透的基础上,然而传统的龙舟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形态方面的创新空间同样不大。

(三)发展资金受限

广府地区的政府对龙舟制作技艺的资金扶持力度受限。以东莞市和佛山市为例,东莞中堂镇的龙舟制作技艺已于2008 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但佛山对龙舟制作技艺的申遗却相对迟缓,在2013 年政府才将其列入第四批市级非遗名录。由于佛山市龙舟技艺非遗的层级较低,发展资金资助不足,部分经验丰富的龙舟制作者未被列入传承人名单中,间接造成技艺发展受限。

三、龙舟广作新生代的积极探索

面对上述困境,年轻一代尝试探索突破转型困境的新出路,以广府地区最年轻的龙头专职制造者张伟潮为典型代表的龙舟广作新生代传承人们,紧跟时代步伐,将新时代的创新理念注入到传统的龙舟制作技艺中,面向市场与消费者研发出一系列具有实用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的创新型文化产品。他们在保留龙舟传统技艺“原汁原味”底蕴的基础上实现了开拓创新,积极推动广府龙舟文化,拓展龙舟制作技艺。本文通过口述访谈,总结广作新生代传承人三方面的探索:

(一)创新工艺产品,提供多元服务

文化产品要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和消费需求,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其中所蕴含的文化附加值。张伟潮从2010 年开始将制作龙头作为职业,直至今年,已经做了200 多套龙头龙尾。他坚持根据每个村特有的文化进行设计,同时将一些新的元素融入设计中,让每个村落的龙头龙尾具有当地色彩。在设计前需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龙舟的用途,不同的文化和用途决定了“龙”的不同神态,竞技用船的龙头要显得进取、威风甚至凶猛,巡游用船的龙头则要柔和一些。除了手工制作龙头龙尾外,他还致力于修复百年龙头龙尾、协助村民复原龙舟文化等服务。

(二)加强文化交流,坚定文化自信

龙舟是一项具有浓郁传统民俗文化色彩的娱乐和竞技活动。新一代传承人致力于发扬龙舟精神,传播龙舟习俗,向世界展现中国岭南文化。2019 年,张伟潮带着龙头雕刻创作作品参加中俄建交70 周年系列活动之《丝绸之路——优秀作品海外巡展》,在世界舞台上充分展示了传统龙舟文化。

与以往师傅传授技艺所不同,新生代通过参加“广作新生代清华创意设计工作营”等活动,与多个领域的广作传承人进行文化交流,在提升工艺制造创新能力的同时,坚定文化自信。并且依托港澳地区龙舟协会的纽带作用,加强粤港澳地区龙舟文化交流。

年轻广作匠人尤其注重在中小学开展龙舟文化及龙舟制作技艺的讲座,多次在广东省岭南风物民间文化大讲堂、广州市文艺市民空间开展龙舟文化及龙舟制作技艺的推广活动。

(三)延伸原产业链,寻求联动发展

传统龙舟具有明显的民俗性和竞技性,其产业化产品也主要体现在民俗活动和龙舟赛事中。传统龙舟文化产业链主要包括龙舟产品制作、龙舟节事举办、龙舟赛事承办等方面,然而各个环节呈现相互分离的状态。新生代手工艺者则不局限传统龙舟产品的手工制作,而是围绕广府地区传统龙舟的活动内容扩散产业链,加强创意产业、文化产业以及服务业的融合,通过展示创意龙头雕刻产品,开展龙舟文化体验活动,协助龙舟体育赛事开展,帮助村落恢复龙舟文化等方式将龙舟文化产业链融合延伸。

通过上述的转型探索,新时代年轻龙舟广作匠人们利用传统龙舟文化的资源,通过市场化营销、品牌化运作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入,成功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以个人收益缓解了非遗传承的经济压力,进而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创新与发展的双赢局面。但是在转型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如开展的文化推广活动效果不佳,听众的共鸣感低;政府资助受限,经济压力大等。

四、龙舟广作的现代化转型路径

龙舟广作新生代的转型探索为原生的龙舟制作技艺赋予了新活力,形成了创新与发展双赢的局面,使得日趋式微的龙舟广作涅槃重生。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的建设背景下,以粤剧、龙舟、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非遗,是粤港澳大湾区共同的文化记忆。龙舟广作可依托湾区文化圈交融的发展机遇,寻求突破转型瓶颈的新路径:

(一)提升公众的文化认同感

公众的文化认同是支撑龙舟文化链延续的关键,以龙舟制作技艺为代表的岭南传统文化作为媒介加强大湾区群众的交流,更容易唤起湾区公众情感上的共鸣。政府可借助湾区传统文化交流平台的建设,联合湾区城市群,开展传统非遗巡游、展演、展销和体验等项目,让非遗实现民间交流。如借助“广府庙会”的展示平台,邀请湾区非遗项目与广府非遗同台亮相,向市民传播粤港澳大湾区各地的文化魅力,提升湾区群众对本土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历史感与归属感。

(二)培育优质非遗传承环境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高校密集型城市群,具有人才集聚的优势。政府可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加强与高校的文化合作,利用传承基地、展演活动,争取高校资源,创作非遗文创产品,吸引年轻一代为非遗注入新活力,努力恢复非遗的存续空间。此外,政府还可以与高校合作开展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记录工作,打造良好的非遗保护氛围。

(三)抓住机遇,实施“走出去”战略

政府应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为契机,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与国内外全方位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一方面,政府可与周边湾区城市共建非遗联盟,加强湾区非遗项目、传承人以及非遗保护工作者的联系,同时对赴港澳和其他城市传播广府文化的团组和个人给予奖励和支持,实现非遗走向湾区。另一方面,政府应注重传统文化对外交流渠道和载体的建设,如组织非遗团体或个人出访国外参与展演和交流活动,推动岭南历史文化的国际传播,实现非遗走向国际。

五、结语

龙舟广作现代化转型现象的背后主要反映了传统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自身创新能力不强、社会文化认同感低、发展资金受限等问题。而当下新时代龙舟广作传承的难点在于创新,包括如何在保留传统龙舟制作技艺“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实现技艺本身的创新升级,以及政府如何在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的背景下给技艺传承群体提供创新交流平台。通过对龙舟广作现代化之路的剖析,可以看出龙舟广作现代化转型是保护和传承的必经之路,龙舟制作技艺应突破传统的限制,自我革新,主动适应现代生活,满足现代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同时,政府和社会应提升非遗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实施“走出去”战略,为龙舟广作提供更多的交流学习平台,鼓励传承人进行创造性发展。

致谢:

在此,谨向配合访谈的张伟潮老师,参与前期调研的潘子林、李钰涵、唐紫荞、周隆志同学致以诚挚谢意。

猜你喜欢

广府龙舟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屈原 端午 龙舟
“广府好礼”广式糕点礼盒包装设计
广府人
——粤语·女独·伴唱
水环境视域下广府古城景观演变研究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当前广府籍海外华人统战工作研究
龙舟
《金娃——龙舟》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