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污染与政府监管之间的激励悖论

2021-11-14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混合策略监管部门概率

滕 宇

(山东工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工业化进程也越来越快。在过去,为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对环境的治理,而现在人们在享受工业化带来的便捷时,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开始引起政府监管部门的重视。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监管部门与企业排污的环境破坏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完全的情况。如果环境执法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我国的环境质量很难有实质性改善。因此以博弈论中经典博弈模型来分析环境保护过程中的策略均衡问题,为环境保护提供一些微末的建议。

2 环境监管的激励悖论分析

政府监管部门与排污企业之间一直存在着博弈。由于博弈论可以比较深刻地反映出问题各参与方利益的冲突与一致、竞争与合作关系,可以作为政策制定和政策分析的有力工具。现以博弈论中的经典博弈—守卫抓小偷的激励悖论为模型,来分析政府监管部门与企业排污者之间的博弈情况。排污企业可以选择两种策略:超额排放(记为A)和达标排放(记为B);政府监管部门也有两种对应的策略选择:处罚(记为C)和不处罚(记为D)。若排污企业选择超额排放污染物,并且政府选择不处罚,企业可以得到正效用(包括节约治理污染的成本等等)记为p;若政府做出处罚,企业将会降低利润(例如额外罚款,停业整顿等等)而得到负效用记为-q;政府在企业超额排放污染物时,如果不处罚会得到负效用(例如人们对政府满意度下降或政府执法人员得到处罚等)记为-m;若企业达标排放污染物且政府不监管不处罚,可视为政府得到正效用(例如工作人员可以得到更多的休息时间等)记为n;若企业达标排放污染物,政府部门进行合理的监管,可视为博弈双方都各尽其责,恪尽职守,无得也无失[1]记为0。

图1 排污企业与政府的博弈得益矩阵

这是典型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混合策略博弈。假设企业选择超额排放的概率为P(A),选择达标排放的概率为P(B);政府选择不监管不处罚的概率为P(C),选择监管处罚的概率为P(D)。排污企业选择A策略和选择B策略的概率P(A)和P(B)一定要使政府监管部门选择C策略的期望得益和选择D策略的期望得益相等。即:P(A)*(-m)+P(B)*n=P(A)*0+p(B)*0且P(A)+P(B)=1。由此可以得到排污企业以P的概率选择策略A,以P的概率选择策略B。同理:政府选择C策略和选择D策略的概率P(C)和P(D)一定要使排污企业选择A策略的期望得益和选择B策略的期望得益相等。即:P(C)*p+P(D)*(-q)=P(C)*0+p(D)*0且P(C)+P(D)=1。由此可以得到政府监管部门以P(C)的概率选择策略C,以P的概率选择策略D。在这个博弈中,排污企业以的随机概率选择策略A和策略B;政府管理部门以的概率选择策略C和策略D。由于该博弈双方单独改变随机选择各个纯策略的概率分布都不能保证增加利益,因此,该策略是一个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也是该博弈的唯一的纳什均衡。

3 纳什均衡解的概率分布

首先来讨论排污企业会不会超额排放污染物。绘制函数图像,横轴表示排污企业超额排污的概率P(A),它分布在0到1之间,那么,排污企业标准排污的概率为1-P(A);纵轴则反应对应排污企业超额排污还是标准排污的概率下,政府管理部门采取不监管不处罚的策略的期望得益。从n到-m连线的纵坐标就是在横坐标对应下的排污企业超额排放污染物的概率下政府部门采取不监管不处罚的策略的期望得益函数为n(1-PA)+(-m)PA。

由图可看出,得益函数曲线与横轴的交点PA*就是排污企业超额排放污染物的最佳概率,标准排放的最佳概率就是1-PA*。假设,排污企业超额排放污染物的概率大于PA*,政府监管部门采取不监管不处罚的期望得益小于0,基于利益最大化原则,政府监管部门一定要采取措施,进行处罚。排污企业超额排放污染物一次就会被处罚一次。因此排污企业超额排放污染物的概率大于PA*的概率是不可取的。反过来,如果排污企业超额排放污染物的概率小于PA*,那么政府监管部门选择不监管的期望得益大于0,政府监管部门不监管不处罚更合算。即使排污企业超额排放污染物的概率提高一些,但是只要不超过PA*,那么政府监管部门都会选择不监管不处罚,污染排放企业就不用害怕被处罚。在不被处罚的前提下,排污企业超额排放污染物的概率越大,收益越大,因此,会让排污企业超额排放污染物的概率趋近于PA*,均衡点就是排污企业以PA*的概率选择超额排放污染物和1-PA*的概率选择标准排放污染物。政府监管部门不论选择处罚还是不处罚的期望得益都是0。选择纯策略的“处罚”或“不处罚”,或者混合策略的期望得益都相同。但为了让排污企业没有可乘之机,政府监管部门也要相应地选择混合策略。

用相同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政府监管部门采取“处罚”与“不处罚”的混合策略概率分布。

绘制函数图像,横轴表示政府管理部门不监管不处罚的概率P(C),它分布在0到1之间,政府管理部门处罚的概率为1-P(C);纵轴则反应对应政府管理部门在处罚还是不处罚的概率下,排污企业超额排放污染物的策略的期望得益。从-q到p连线的纵坐标就是在横坐标对应下的政府管理部门不管理不处罚的概率下污染排放企业超额排放的策略的期望得益函数为Pc*P+(1-Pc)*(-q)。

由图像可看出,期望得益函数曲线与横轴的交点Pc*就是政府管理部门不管理不处罚的最佳概率,处罚的最佳概率就是1-Pc*。假设,政府管理部门不管理不处罚的概率大于Pc*,排污企业超额排放污染物的期望得益大于0,这会使得排污企业有超额排放污染物的动力,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因此政府管理部门不会采取此种措施。相反,如果政府管理部门不管理不处罚的概率小于Pc*,虽然短期使排污企业超额排放污染物的期望值小于0,排污企业将标准排放污染物;但是长期情况下,排污企业遵纪守法,会使政府管理部门不管理不处罚的概率上升,重新达到Pc*。均衡点就是政府管理部门以Pc*的概率不管理不处罚,以1-Pc*的概率处罚。此时,排污企业超额排放污染物和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期望得益都是0。

通过分析排污企业与政府及管理者之间的博弈,假设政府有关部门为了抑制排污企业超额排放污染物而加重对超额排污的企业的惩罚,如果政府管理部门不改变原均衡的混合策略概率分布,此时,排污企业超额排放污染物的期望得益就会变成负值,排污企业超额排放污染物的的行为就会停止。但是,在长期决策行为中,排污企业会降低超额排放污染物的概率会使得政府管理更多选择不管理不处罚,最终政府管理部门不管理不处罚的概率会提高到Pc′,达到新的均衡。排污企业超额排放污染物的期望得益又会恢复到0,会重新和选择混合策略。由于排污企业排放污染物的混合策略概率分布图是由政府是否采取监管的期望得益决定,所以不受Pc值的影响。因此,在长期行为决策中,政府有关部门加重对排污企业超额排放污染物的处罚最多只能抑制排污企业超额排放污染物的短期发生率,对长期排污企业超额排放污染物的发生率没有影响。长期作用来看,只会让政府管理部门不管理不处罚的概率增加。

如果使政府监管部门不处罚会导致其管理人员受到处罚,如果排污企业超额排污的概率不变,那么,政府管理部门的期望得益将会变成负值,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就会选择处罚这一决策,而不是不监管不处罚。政府管理部门选择处罚这一决策就会导致排污企业超额排放污染物的概率降低,直到将PA*下降到PA′,此时,政府监管部门又会恢复到混合策略。因此,加重对政府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处罚,短期效果是使政府监管部门真正尽职尽责,但在长期中并不能使政府监管部门更尽职,政府监管部门的尽职程度不是由m决定。

4 环境执法问题的对策分析

经济增长靠企业,在我国现行的政治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处理经济和环境的关系上具有不同的倾向,地方政府在处理经济和环境的关系上更倾向于发展经济而忽视环境[2-3]。单一的环境保护政策往往没有多项政策共同促进环境改善的影响大。一项合理政策的出台与实施要制定对象辅助政策来为其查漏补缺。单一的激励或抑制政策在现行的国情下并不适用,并且,实施结果往往可能沿着与本来意愿相反的方向去发展,导致政策失灵。我国在现行环境治理问题上,往往会加大对环境破坏者的处罚力度。在短期来看,这项政策是行之有效的,但从长期发展来看,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来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甚至会造成难以管控的情况出现。因此,政府在出台环境保护政策的同时,还应该对执法人员进行监督,提高理性意识,预防不可控的情况出现。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坚持将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环保工作。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治国理念,政府监管部门一定要采取措施来保证治理污染与政府监管政策的平衡。

5 结语

环境的治理政策离不开党的指导,随着各种保护环境政策的出台,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提高与改善。天更蓝了,水也更清了。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要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好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社会文明的基本保障,也是我们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不断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杜绝或削弱排污企业偷排偷放的动力和机会。

猜你喜欢

混合策略监管部门概率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浅谈市场监管部门在儿童青少年肥胖中的防控措施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扬州江都区推进安全监管部门依法行政
混合策略的汉维辅助翻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连续混合策略对长期蜈蚣博弈的分析①
监管部门严查直企退换货
谈“魏则西”事件背后的制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