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地方文化元素引入舞蹈课堂教学的有关思考
——以张家口学院开展辽代风格舞蹈创排课堂教学实践为例

2021-11-14屈秀英王宝玉

戏剧之家 2021年28期
关键词:音乐舞蹈张家口壁画

屈秀英,何 辉,王宝玉

(张家口学院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在中国舞蹈发展史中,辽代音乐和舞蹈具有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典型性,同时还包括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与中西亚文化的兼容特性,并由此形成完备的体系,对于中国舞蹈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丰富了舞蹈内容。张家口地处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交界之地,历史上是多元文化交融的重要区域,20 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在张家口的宣化区下八里村发现和出土了辽代壁画墓群中的壁画,生动揭示出约一千年前的辽代时期张家口所在区域内契丹民族和汉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是张家口地方文化多元融合的重要体现。特别是其中的《散乐图》,为人们了解这一时期辽代音乐舞蹈的发展提供了生动佐证。

一、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中的乐舞壁画与当代辽代乐舞研究成果

契丹是东胡的一支,契丹民族形成以后,不仅创造并逐步发展了本民族文化,并且积极吸收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特别是深受盛唐以来汉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契丹文化。公元916 年,契丹建国,后改称辽。在其强盛时期,疆域东至日本海,西接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一带,南达白沟河,辽阔的疆域对于祖国北方领土的开发巩固起到了巨大作用,也为民族民间文化的密切联系和交流打下了基础。

辽代的音乐舞蹈较为繁荣,据《辽史·乐志》记载:“辽有国乐,有雅乐,有大乐,有散乐,有铙歌、横吹乐”;“辽有国乐,犹先王之风。”这里的“国乐”是指契丹本民族的传统乐舞,而“雅乐”和“大乐”则是契丹建国后,受中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祭祀和朝贺音乐,“散乐”“铙歌”和“横吹乐”则是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包括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歌舞戏、参军戏等,其中多是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广泛流行于民间,形式活泼多样的音乐舞蹈。关于“散乐”,《辽史·乐志》中记载:“今之散乐,俳优、歌舞杂进,往往汉乐府之遗声”;“晋天福三年,遣刘昫以伶官来归,辽有散乐,盖由此矣。”据此可知,“散乐”是源自内地,经与契丹民族文化融合而形成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形式。从广义上讲,是这一时期所有民间表演艺术形式的概括和总称。

宣化曾是辽代归化州所在地,国内现已出土的所有辽代时期的墓葬壁画,以张家口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中的壁画最为集中且具有代表性。这些壁画的出土,生动揭示出辽代中晚期燕云十六州地区的生活场景,特别是其中的《散乐图》分别见于张世卿墓、韩师训墓、张世古墓、张文藻墓、张匡正墓等,表演人数5至12人不等,所持乐器主要包括筚篥、笙、腰鼓、大鼓、拍板、琵琶、横吹等,图中的人物除男乐手之外,还有着男装的女乐手。这些《散乐图》既为专家学者了解当时社会的乐舞形态提供了具体参考,也为研究辽代音乐舞蹈发展提供了生动佐证,是研究当时社会生活的最直接材料。

近年来,国内对于辽代音乐舞蹈的研究逐渐深入,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巴景侃教授的《辽代乐舞》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而对于辽代散乐,广州美术学院李清泉教授在《宣化辽墓:墓葬艺术与辽代社会》一书中提出,“与同时期的许多金代墓葬装饰类似,宣化辽墓壁画《散乐图》与《备茶图》以及它们在墓葬中的结构,与民间寺庙中的赛神供盏仪式有密切关系……进而推断:当时的散乐与茶饮文化,已经以一种‘礼’的方式进入到普通富庶人的墓葬,成为死者来世享乐生活的永久象征。”而魏芾则认为,“辽代的散乐虽然在体制上与隋唐散乐一脉相承,但其具体内容却比雅乐、大乐等有更鲜明的民族特点。”音乐学家孙星群研究员认为“辽之散乐其形式包括:百戏、角抵、戏马、筚篥独奏、琵琶独弹、笙独吹、筝独弹,鼓、笛、筑演奏,歌曲演唱、曲破表演等。”武汉音乐学院祝波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则认为辽代散乐主要包括歌舞(曲破、法曲、大曲)、杂剧、杂戏、角抵、戏马、手伎、筑球以及器乐独奏等形式。他还认为,辽代散乐的歌舞从使用的乐器、舞蹈的形式、使用的场合来看,显然是承唐而来,也有些受宋的影响。辽代墓葬壁画大多是歌舞类的散乐形式,且显示出了散乐歌舞组合、乐器配置的随意性,这应与辽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是息息相关的。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的辽代舞蹈,对于其后的其他民族舞蹈艺术产生深远影响,现代蒙古语中的“倒喇”一词原为契丹语,意为“乐舞”,元代在蒙古人当中流行的倒喇舞就是直接受到辽代乐舞的影响。

二、开展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辽代舞蹈研究与教学实践

从地方高校舞蹈课堂教学来看,开展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特征的舞蹈教学,既可以丰富高校舞蹈教学课程资源,也可以为舞蹈教学的特色化建设发展增添新的内容。作为舞蹈专业教师,要在打好学生舞蹈基础的前提下,重视地方文化内容在舞蹈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认识到地方文化在教学质量提升和课程特色建设方面的重要性,通过教学实践引导学生了解地方文化特色,加深对中国舞蹈艺术发展的理解。

基于此,我们首先对辽代壁画墓群有关资料进行了查找、归纳和学习,着重对其中的《散乐图》所呈现的舞蹈形体动作,从舞蹈专业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我们认识到其中所呈现的舞蹈动作,既有草原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成分,同时又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而更具观赏性,体现出这一时期张家口所在区域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融合共生的特征。

为进一步加深对辽代音乐舞蹈的认识,特别是宣化下八里辽墓壁画对于辽代音乐舞蹈内容的揭示,我们又与大型散乐舞剧《梦回千年》的编剧杜忠老师和曲作者方堃老师一起,就辽代音乐舞蹈的发展背景,下八里辽墓壁画所呈现的辽代音乐舞蹈文化特征,以及依托辽墓壁画进行的艺术创作和所据史料进行了研究探讨,加深了对辽代音乐舞蹈特别是散乐在中国舞蹈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在两位老师的全力支持下,我们尝试将《梦回千年》当中的《卫士舞》作为舞蹈课堂教学的内容,结合辽代音乐舞蹈发展的历史进行舞蹈创排,通过舞蹈动作设计展现辽代舞蹈特征,并结合辽代服饰对舞蹈服饰进行整体设计,作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舞蹈课程内容引入课堂,为舞蹈特色化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三、开展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辽代舞蹈研究与教学的思考

将地方文化元素引入舞蹈教学,有助于强化地方高校对地域特色和艺术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也有利于舞蹈教学实践的创新发展。作为舞蹈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从专业的角度对地方文化特色进行介绍,既可以强化舞蹈艺术实践对地方文化元素的吸纳,又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提升了学生对于地方文化特色的认识和理解。对此,我们有以下思考:

一是舞蹈课堂教学引入地方文化的相关内容,并与舞台实践紧密结合,可以丰富舞蹈教学内容。加强舞蹈理论学习是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结合理论教学将地方文化的有关内容引入舞蹈教学中,引导和鼓励学生重视地方文化对于舞蹈创作编排的影响和作用,并付诸表演实践,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舞蹈理论的认识,也可以增强学生对于地方文化的了解,同时又在舞台实践方面增添了新内容,在教学上使学生学有所获。

二是舞蹈课堂教学引入地方文化的相关内容,“活化”是关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通过引导不仅要求学生加深对舞蹈本身的理解,同时也要在舞蹈的历史背景、表现手段、人物心理等方面加以深刻理解。在情境当中对舞蹈动作进行提炼,在动作基础上进行创作和创新,使舞蹈学习达到形神兼备的目的,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对于舞蹈专业学生而言,学习地方文化相关知识,将地方文化元素引入舞蹈课堂教学,也一改以往课堂上灌输式的讲授方式,以学习为目的,将对于地方文化特色的学习理解与舞蹈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达到既依托地方文化支撑又有效提升舞蹈艺术水平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四、结论

总之,在舞蹈课堂中引入地方文化元素开展教学与创作,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和实践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开阔他们的艺术创作视野,形成地方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的创新,是艺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为达到舞蹈教学的根本目的,作为舞蹈教师,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规范,将课程作为地方高校舞蹈专业课堂教学中的特色,丰富舞蹈课堂教学。同时,将地方文化元素引入课堂教学,也是将地方文化加以“活化”的具体实践,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讲是一次新探索。

猜你喜欢

音乐舞蹈张家口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张家口分行
《丝绸之路音乐舞蹈大系》出版
壁画上的数学
基于音乐舞蹈融合的高校舞蹈教学改革思考
帮壁画“治病”
加大张家口草原生态建设支持力度
行走在张家口的热土上
收复张家口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