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科技创新 推进林业现代化

2021-11-13姜芸石华

林业与生态 2021年10期
关键词:林草科普林业

姜芸 石华

根据《湖南省林业草原科技与教育“十四五”规划》,湖南林业科技创新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服务林业“一核四区五化七重”战略布局为重点,以生态保护、生态提质、生态惠民为目标,以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为突破口,以建设创新平台、推广科技成果、培养人才团队、开展科普教育为手段,为推进湖南林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到2025年底,科技贡献率达到60%。建成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油茶科创谷,新建植物科学馆等部省级各类科技平台5~7个。建设科技创新专家团队10个,获省级各类科技成果50项以上,省级科技奖励20项以上。转化先进技术500项以上,建设示范基地10000公顷以上,选派科技特派员1500人次以上。制修订标准50项,建设标准化示范区10个以上。实施森林认证试点项目3~5个。为此,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科技攻关,解决林业关键领域的科学问题和“卡脖子”技术问题。一是重视研究科学问题。围绕生态保护生态、生态修复、生态惠民,开展科技创新,探索基础研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着力解决好湖南林业关键领域的科学问题,奠定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论基础。二是着力攻关“卡脖子”技术问题,通过突破关键共性技术,促进资源质量和总量双增长。大力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岩溶石漠化、紫色土等困难地生态系统构建,低产低效人工林结构及破碎化森林景观修复与功能提升,不同尺度生态廊道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减少生态足迹,实现生态盈余。三是重点解决产业需求问题。聚焦油茶、木竹加工、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及康养、花卉苗木等产业发展,开展林果花木种业、林业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林业机械化装备、林业生物质能源与材料等创新。

二、加强平台建设,筑牢科技创新基石。一是突出重点。重点建设中国油茶科创谷和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国家生态定位站和长期科研基地基础作用,着力推进油茶等林果花木种业创新中心和工程中心引领作用。二是提高起点。要把平台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的高地、人才培养的基地、产业发展的孵化地。要构建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平台,要构建具有学科领域先进、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创新团队的平台,要构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的平台。三是打造亮点。要创新平台分类管理、开放共享、成果产出、数据积累与应用为主要依據的运行和考核机制,要创新稳定支持和后补助支持相结合的方式平台建设、运行和管理的机制,充分发挥平台的科技资源聚集效应。

三、加强标准质量工作,促进林业提升增效。一是完善林业标准体系。加快标准制修订,建立健全符合市场需求并具湖南特色的林业地方标准体系。特别是加快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主要林产品质量管理标、林木花卉种苗等标准制修订;鼓励相关社会组织制定团体标准,推进林业企业开展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鼓励主导和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研制,推动林业优势领域标准转化为国家、行业标准。二是推进林业标准实施。建立“执行标准清单”制度,推动重点林业工程建设按标准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主要林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应用“互联网+”模式,加快林业标准数据库建设,及时、准确、系统地收集和发布林业标准化信息;三是加强标准化宣传示范。引导林业从业人员了解、掌握和应用标准;大力开展标准化示范区基地建设,推进林业生产全过程标准化管理,提高林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

四、加强科技推广力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一是健全林草科技成果推广体制机制,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新型推广体系,推动建立成果推广中介机构和服务机构,推广先进技术和成果500项以上,支持40个基层林业技术推广站提升推广能力。二是建好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建设区域性、示范性、引领性和驱动性推广示范基地30~40个,建设一批专业技术推广示范点。三是加强科技特派员行动。创新“科技特派员+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利益共享组织模式,选派1500名科技特派员入村入户入企,开展林农结对子、搞帮扶、技术指导、技术咨询、技术示范、技术培训等,支持科技特派员以多种方式创建示范基地、示范点、示范户。

五、加强科学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一是加强科普基地建设。继续推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野外台站、试验基地、科普场馆及自然保护地等林草科普基地,依托省林学会建立自然教育总学校,向公众开放,传播普及林草科学知识。二是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积极开展林草特色科普和自然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林草科技创新成就。结合特殊时间节点、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线上线下科学普及和自然教育活动。三是繁荣科普作品创作。鼓励科研人员、科普工作者、专业编辑联合开展科普图书、科普文章、微视频、纪录片、公益广告、自然教育课程等的编撰、制作和开发。组织编写适合不同受众的生态知识教材与林草科普读物。支持林草网络科普创作,畅通科学家、创作团队与媒体制作的联系渠道。

六、加强组织保障,凝聚创新合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各单位要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林业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强化人才培养。建设重大领域林业科技创新专家团队,以培养院士为目标,大力造就领军人才和杰出青年科技人才。三是优化环境创新。帮助和支持科研单位落实各项科技体制改革政策措施,增强科研人员持久创造动力。四是加强合作协作。继续推行省带市县科研单位合作机制;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高端人才及先进技术和理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和支持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使更多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五是弘扬科学家精神。鼓励科技工作者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

猜你喜欢

林草科普林业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林草风采
科普达人养成记
着力做好林草生态扶贫
land produces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