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红桥精神打造新时代武汉复兴城市样本探究

2021-11-13刘媛媛

新闻前哨 2021年10期
关键词:武汉长江大桥红桥建桥

刘媛媛

作为新中国桥梁建设的发源地,武汉与桥梁有着深厚渊源。以九省通衢、两江交汇的空间坐标为地缘禀赋,以“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为人文肌理,以武汉建桥军团开创的“中国跨度”为成果聚合,以“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武汉”的行业标杆为平台优势,武汉桥梁建设70年发展史凝聚而成的“红桥精神”以承载、铸就、塑造三个维度,投射武汉的复兴历程,铸就武汉的大城品格,塑造武汉的文化底蕴,彰显武汉的城市意象,最终形成武汉城市发展的复兴样本。

一、红桥精神的历史由来:桥梁发展史承载武汉城市复兴之路

“红桥精神”发源于武汉,是以桥梁建造为使命,以红色基因为本色,以助力社会发展为目标,集奋斗、联通、创新、奉献诸品质于一体的时代精神。探讨红桥精神的历史由来,就是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汉从跨越天堑到筑城铸魂的建设历程。

1.从建成学会到奋发图强

1953 年4 月,武汉大桥工程局成立,承担起建设武汉长江大桥的重任。1953 年7 月,彭敏率中国铁道部代表团,专程赴莫斯科请苏联专家帮助进行技术鉴定。苏方派出以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西林为组长的28 位桥梁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前来武汉,提供技术指导,支援长江大桥的建设。1955 年9 月1 日,武汉长江大桥工程作为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党中央提出“建成学会”的四字号召:一是建成大桥;二是学会技术。1957 年10 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拉开了中国现代化桥梁建设的序幕。从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到上世纪70 年代中期,武汉建桥人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精神,克服各种困难干扰,建成南京长江公铁两用大桥,开创我国依靠自己力量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

2.从融入市场到追赶世界

从1978 年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 年代中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引领下,武汉建桥军团包括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中铁大桥院、铁四院等一批核心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竞争,在桥梁行业崭露头角。建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桥梁。在武汉,1978 年4 月,武汉江汉二桥建成通车;1995 年6 月,武汉长江二桥建成通车;1998 年5 月,武汉江汉三桥——月湖桥建成通车;2000 年9 月,武汉白沙洲大桥建成通车。这些联通长江两岸和汉水两岸的大型桥梁极大地拓展了武汉三镇的规划空间,以桥梁为轴心,形成武汉城市现代化的空间布局,为武汉城市复兴勾画出最初的空间纹理。

3.从第一方阵到领先世界

从2000 年至今,随着国家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武汉建桥军团经营规模迅速扩张。面向大江、大河、大海及国际桥梁建设市场,武汉建桥人引领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据统计,世界在建的主跨1000 米以上的13 座悬索桥,中国有9 座;世界建成和在建跨度600 以上的21 座斜拉桥,中国有17 座;世界已建跨度420 米以上的12 座拱桥,中国有9 座;世界已建跨度250 米以上的20 座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中国有12 座。这些世界级桥梁中,80%由武汉建桥企业承建或参建。伴随着长江上11 座大桥和中心城区汉江上8 座桥的落成,武汉逐渐形成了三镇均衡发展的城市格局,密布的桥梁发挥着城区功能延展的重要作用。

二、红桥精神的本质内涵:建桥精神铸就武汉城市品格

从武汉建桥发展史中锻造而来的红桥精神不仅仅承载着武汉城市复兴,同时也彰显着一代又一代建桥人坚守的精神力量。60 多年前,“全国最会建桥的人”组建成铁道部新建铁路工程总局武汉大桥工程局,拼搏奋斗、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红桥精神”在那时就已在大桥人身上彰显,并深深地植根于武汉这片热土。

1.拼搏精神

从建造武汉长江大桥之时蓄积起来的拼搏精神是红桥精神的根和魂,同时也是武汉这座英雄之城的主流精神。从新中国建立前夕到1955 年大桥开建,武汉长江大桥先后经历了4 次规划,8 个选址方案。建设过程中,面对沉箱施工的极限深度、7 号墩处断层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来自全国的桥梁建设者们攻坚克难,完成了当时世界上最新的深水筑墩“管桩钻孔法”。作为共和国桥梁的“长子”,原本四年零一个月的建设周期缩短到两年零一个月,极大节约了成本。当时的建设大军有很多因为建桥与武汉结缘,定居于武汉,继续投身到这座城市的建设中去。以拼搏精神为本底的红桥精神在武汉城市发展中逐渐升华为这座城市的主流精神。

2.工匠精神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至今已有64 年,期间历经7 次较大洪水、77 次轮船撞击考验,全桥无变位下沉,8 个桥墩无一裂纹,无弯曲变形,百万颗铆钉没发现松动。这就是红桥精神中的工匠精神最鲜活的写照。大桥建设过程中,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有严格的甄选标准。1956 年7 月,桥墩工程施工结束,大桥进入架设钢梁的阶段。上千根钢梁,需要用上百万颗铆钉铆合在一起。然而,经过苏联专家检验,第一批铆合的二百多枚铆钉中有58 枚不合格,大桥局果断下令停工4 个月,直至问题得以解决。正是这样“近乎严苛”的施工精度才锻造了如今武汉桥梁建设之都和建桥天团的工匠精神。而今,工匠精神不仅贯穿武汉桥梁建设发展历程,而且延展到这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从城市规划布局到招商引资,从打造五个中心的目标定位到招才引智,无不体现了城市治理过程中的精耕细作的绣花功夫和工匠精神。

3.首创精神

在近70 年的桥梁建设发展历程中,武汉集聚了桥梁建设的勘测设计、科学研究、工程施工、装备研发、材料研制、钢结构加工、旧桥维修加固等方面的企业,形成了完整的桥梁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武汉桥梁产业已达到千亿级规模,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建桥之都。万里长江第一桥,为我国桥梁建设者们播下了自主创新的种子,如今武汉建桥军团深入研究桥梁建造技术,对接“中国制造2025”计划,在设计、施工、材料、装备等全桥梁产业链上实现了100%国产化,开启了中国桥梁由“制造”向“智造”的嬗变里程。贯穿武汉桥梁建设发展全过程的首创精神是托举“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武汉精神的重要力量。以中铁大桥局为例,历年来该企业斩获国内外专利661 项,获国际国内大奖共121 项。这些成果充分彰显武汉建桥人熔铸在建设工程中的首创精神。

4.协助精神

66 年前,武汉长江大桥开建,长江两岸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数万名建设者和最杰出的桥梁专家。举一国之力建一桥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同时也见证了老一辈工程建设者的协助精神。如今,以协助精神为价值趋向的红桥精神正引领武汉建桥军团从大江大河走向广阔天地,向世界展示中国跨度。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武汉建桥人积极融入海外市场,承接20 多个国家的40余个海外项目。2019 年在武汉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武汉)国际桥梁科技论坛暨国际桥梁博览会上,以“智能建造,智慧服务”为主题,40 余位国内外专家,近千名业内人士共谋桥梁科学技术创新与发展大计。武汉正以开放、协作的姿态为世界桥梁事业的发展提供交流平台。以桥为空间纽带的城市复兴之路正以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打破传统发展模式,迎来崭新的发展前景。

三、红桥精神对于城市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

红桥精神的重要价值还在于它重塑了武汉的城市底蕴,对于推广和传播以武汉为代表的荆楚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1.红桥精神是传播城市精神的文化名片

对武汉而言,桥梁无疑是最好的名片。作为建桥之都,武汉多座长江大桥成为中国桥梁邮票的主角和主要元素。1957 年10 月1 日,武汉长江大桥刚刚建成通车不久,我国发行纪43《武汉长江大桥》纪念邮票,这是新中国第一套以桥梁为主题的邮票。1959 年,我国发行纪6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三组)》纪念邮票,其中第4 枚选择武汉长江大桥作为主图,以此向世人展示新中国建设成就。此后,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也多次亮相邮票,成为武汉一张张醒目的文化名片。

2.红桥精神是传播城市风采的空间纽带

武汉19 座跨江桥和500 多做大小形色各异的桥已然成为抒发城市空间意象的重要载体。从桥体结构上,有“H”型的长江二桥、“门”型的鹦鹉洲长江大桥、“剪刀撑”型的阳逻长江大桥、倒“Y”型的天兴洲长江大桥、“A”型的青山长江大桥、钻石型结构的沌口长江大桥和白沙洲长江大桥、花瓶型的军山长江大桥,还有宛若彩虹的晴川桥、欧式风格的古田桥、被称为“姊妹桥”的月湖桥。这些桥梁的设计既融入了建设时期独特审美指向,又通过与相邻景观的融合,展示出不同的城区风貌。从桥体色彩上,武汉的跨江桥集齐了杨思港长江大桥的“金秋黄”、武汉长江大桥的“大地灰”、鹦鹉洲长江大桥的“国际橘”、二七长江大桥的“沙鸥白”、天兴洲长江大桥的“旷野灰”、青山长江大桥的“天空蓝”、晴川桥的“点绛唇”、月湖桥的“湖水蓝”、古田桥的“蒂芙尼蓝”等九种颜色,为构建现代化大武汉提供了丰富的空间色彩标识。

3.红桥精神是传播城市底蕴的人文介质

红桥精神引领下的建桥历史人文沉淀形成独具武汉特色的人文景观。拥有近70 年建桥史的武汉密布的桥梁网络展示着建设时期的人们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认知,透视着建桥人的哲学思想、功能追求和审美趣味。武汉有很多地名与桥有关,还有很多人名含有“桥”、“建桥”的字眼。建桥人严谨、创新、协作、开放的人文情怀已然成为这座城市的内在底蕴,在军运会的主办过程中,在新冠疫情的“武汉战疫”中无不体现着这座城市无比坚韧、厚朴、勇毅、豁达的精神风貌。可以说,红桥精神引领下的人文力量已经成为大武汉复兴路上最浑厚的时代强音,带着这座城市经风沐雨后走向更加灿烂的未来。

猜你喜欢

武汉长江大桥红桥建桥
扬州红桥盛名探析
虫儿飞
我是
我 是
毛泽东与武汉长江大桥
Qiáo
西夏《黑水河建桥敕碑》文体性质初探
感动!“中国儿子”吴红桥,为患癌叔叔打工还债
蓦然回首,那人已在灯火阑珊处
美国建桥评价方案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