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报道鲜活生动浅谈
——以《湖北日报》“我的入党故事”栏目为例

2021-11-13曾雅青

新闻前哨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申请书湖北日报入党

曾雅青

2021 年,风华正茂的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党史是一部恢弘壮阔的不懈奋斗史,是坚定信仰信念、不断铸就伟业的历史。

而这一历史,正是一代代共产党员前仆后继所铸就。

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道的一部分,《湖北日报》开设“我的入党故事”栏目,采访40 年代到2020 年以来不同年代的党员代表,听他们讲述入党故事、追忆心路历程。该栏目不仅展现共产党员的誓言铮铮、信念如磐,也体现湖北党员不忘初心的使命担当、敢作敢为,展示湖北党员良好形象。

一、“我的入党故事”专栏,展示共产党员初心历久弥坚

《湖北日报》“我的入党故事”栏目于2021 年5 月开栏,共9 篇,采访对象从20 世纪40 年代在战火中前行的老战士,到2020 年抗疫时火线入党的新生代,涵盖近一个世纪。

95 岁的省人社厅离休干部靳明,1942 年时,和战友一起冒着战火机智转移了7 万斤粮食。完成任务次年,她被批准入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坚定信念要把革命进行到底。”靳明说。

89 岁的松宜煤炭矿务局离休干部孙凯军,在抗美援朝最后一战金城战役中,冒着危险救下5 名伤员。在战壕里,他写下了入党申请书。“面对党旗,庄严宣誓那一刻,不仅意味着组织入党,更意味着一生一世思想入党,永远跟党走。”孙凯军说。

74 岁的“普法奶奶”周冶陶,父亲是一名老红军。从小听着红军故事长大,她立志做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退休后,她创办公益法律网站“调解网”,通过调解共化解矛盾纠纷8062 起。“我要像革命前辈一样,吃大苦、耐大劳。”周冶陶说。

58 岁的沙洋汉津监狱机关党总支副书记沈新强,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党组织每月18 元的补贴让他铭记一生。他立誓,要将党的温情传递下去,帮助更多人。“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一切。我决心跟随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沈新强说。

47 岁的潜江市纪委负责人史兆青,从为弱势群体打官司的大学生成长为公正不阿的纪检工作人员。他勉励自己,要实事求是、一心为民。“始终不忘入党初心,勇当正风反腐的忠诚卫士。”史兆青说。

39 岁的省检察院第九检察部三级高级检察官阮雪芹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特别较真。她多次去中小学讲法治教育课,并推动相关制度建立健全。“维护公平正义,履行教育挽救职责,办好每个案件,关爱案件中的每个孩子。这是我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未检工作者的承诺。”阮雪芹说。

29 岁的武汉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猛士突击队中队长黎超曾代表中国特警首次走出国门参加反恐演习,一举一动都将国家放在第一位。“我一定不辜负党组织的期望,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党的旗帜添光辉。”黎超说。

22 岁的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张衍从小就喜欢科学,希望能为国家科学事业作贡献。上大学后,他积极投身科研,参与项目获省级“挑战杯”比赛特等奖。“入党意味着更多使命与责任,我准备好了。”张衍说。

《湖北日报》“我的入党故事”栏目,走近9 个年龄不同、身份不同、经历不同的入党故事,寻找人物背后一脉相承的理想信念,与读者共勉。

二、加入融媒体元素,让党史学习教育报道更鲜活

2021 年,湖北各地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史这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中汲取信仰力量,激励大家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勇毅前行。

作为党媒,《湖北日报》推出诸多党史学习教育专栏,宣传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贡献、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结合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的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结合我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的成果,结合脱贫攻坚战取得的全面胜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推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与教育性读本不同,媒体报道应具备文字更生动、形式更多样、传播更广泛等特点,让党史学习教育报道更具可读性,更容易走进读者心里。

在“我的入党故事”这一栏目中,《湖北日报》除报纸版面呈现稿件外,还拍摄制作多个采访视频,邀请党员代表重温他们的入党申请书,讲述自己的入党故事和不变的初心。视频中,泛黄的纸页,熟悉的字迹,采访对象回忆起当年入党时的情形,所得感悟更能与读者引发心灵共鸣。

沙洋汉津监狱机关党总支副书记沈新强面对镜头读出自己的入党申请书。30 多年,他在申请书中写道,是党将他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培养成一名人民解放军,他希望能加入党,成为榜样那样的人。视频中,沈新强对应入党申请书一一检验数十年工作经历,既欣慰于实现了当年的誓言,也进一步激励自己,要将这份初心一直守下去。

近年来,《湖北日报》持续探索传统媒体转型之道,积极融入全媒体时代。在这一大背景下,大型主题采访多要求配合拍摄视频、同步播发。“我的入党故事”栏目中,视频人物丰富、场景多样,采用讲述模式,将采访对象的故事娓娓道来。视频中既有采访对象个人口述,也有聚焦其入党申请书的镜头;既有采访对象工作场景,也有纪念章奖章等历史资料,充分展现人物故事,提升视频内容丰富程度。

党史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发展信心。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报道的主力军,党媒承担着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悟思想”的重任。在丰富多彩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媒体报道应如何跳出既有框架,用“内容+形式”的双重创新方式吸引读者的眼球?

以“我的入党故事”栏目为例分析,首先,应当创新主题,关注身边事,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该栏目选取的采访对象均为普通党员代表,按照入党时间进行采访、刊发,他们的入党故事,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可能发生在读者身边的任何一个党员身上。选择讲述他们的故事,让读者更能同有所思、同有所悟。

其次,应当创新思路,选取小切口讲述大时代故事。该栏目从“入党申请书”这一具体的参照物入手,邀请采访对象重温入党誓言。入党申请书每名党员仅此一份,独一无二。采访对象以此为依托讲述入党故事时,会更聚焦于自身经历,少讲大道理,更能让读者共情。

最后,应当创新形式,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多种形式融合报道,让读者自行选择阅读渠道,更深入地接受到报道所传递的信息。该栏目配发的视频时长并不长,简洁明了,让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稿件内容与所要表达的核心意思。在碎片化阅读时代,更易受到读者欢迎。

总而言之,在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报道中,媒体特别是党媒,应时刻注意以读者需求为导向,让报道更鲜活、更有趣,更贴合读者阅读兴趣,才能让报道起到思想引导作用,让更多读者从党史学习教育中吸收到养分。

猜你喜欢

申请书湖北日报入党
憨娃入党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寻找不同年代的入党申请书
韩国工委筹备成立申请书
入党志(外一首)
我要入党:献给建党90周年
“历史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