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行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的有效策略

2021-11-13◎时

新闻前哨 2021年6期
关键词:出版社数字化软件

◎时 博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传统出版行业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升级自身的产业结构已经是一个必然选择。现在很多行业出版社都将“互联网+”技术融入自身出版中来,希望两者有机融合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在实际中,由于一些客观因素,这种融合发展并不是非常乐观,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挑战。因此对其发展具体路径和实践进行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重新认识融合发展,了解融合发展优势与挑战

(一)融合出版的优势

在新形势下,融合出版相对传统出版具有非常强的优势,其中具体的有以下几点。第一,通过科技融合可以整合出版资源,提高出版资源利用的效率。第二,为互联网技术与内容资源的融合打下良好的基础,保证其转化的效果,实现两者有机融合。第三,提高出版社的市场竞争力,使其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空间,为作者和读者带来更优质的服务,同时也实现自身良好发展。

(二)融合出版存在的挑战

虽然将互联网技术融合到传统出版中能够带来非常多的优势,但在实际中还是会遇到许多挑战,其中具体的有以下几点。第一,科技出版软件基础还不完善,比如协同编撰系统没有建立,导致出版无法实现图书高效率在线生产。第二,运作流程还是存在着缺陷,出现了运作效率低和运作质量无法保证的情况。第三,匹配的智能工具在功能上还是无法实现多掩盖,无法进行的有效地进行质量检查和检验。第四,专业人才不足也限制了出版融合的发展,导致其无法进行普遍推广。

二、依托行业资源优势,确立融合发展的内容核心

行业出版社要根据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具体需求来进行融合出版,以行业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依托核心资源优势,确立自身融合发展的核心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要以自身的出版优势和特点来获得更多市场空间,实现自身良好发展。以铁道出版社为例,科技出版融合发展要以服务铁路为宗旨,在策划、开发、营销全流程环节上与铁路的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才能获得铁路专业市场和专业读者的认可。行业出版社在进行融合出版产品顶层设计时,必须深度熟悉和掌握行业的政策和动态,对行业的工作大局和发展方向要有充分认知,重点选取与行业相关度很高,有市场竞争力、读者明确的优势资源进行融合出版开发。比如铁道出版社可以将铁路职工技能培训、铁路技术标准、铁路专业知识库等作为重点建设方向。在具体实践中,首先要改变原先那种单一、明确的出版方向,使其朝着多元化、特色化等方向快速发展。其次,根据读者具体的需求,进行自身内容的创新,使其朝着产业化方向快速发展。最后,要与受众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其具体需求,根据需求进行有效的转变,实现“精准对接”。

三、行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探索

(一)融合发展整体思路

1.确认融合出版发展方向

在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确认自身出版转型的方向,只有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保持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够有效避免不知道怎么发展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比如在销售模式上进行创新,打造相应的线上平台等。这些都是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和资金投入,才能够得到有效完成的。

2.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对于融合发展,除了要明确发展的方向,还需要根据融合发展具体需求进行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创建一个与之相匹配的体制机制。在进行体制机制改革时,社内相关部门需要从政策上提供一定支持,从而为其良好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同时在板块布局方面也要进行创新,通过融合编辑出版部门的组建来更好地进行自身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以此来保证自身的融合出版良好发展。

3.做好顶层设计工作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外,行业出版社还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对后期融合出版提供一定的相应发展指导计划。比如在一些大型项目上,建立专门的创新基金,引进专业化人才,打造专业团队,为自身数字化项目建设做好基础。当下出版数字化项目类型是非常多样的,出版社需要根据具体的类型,对其生产、运营和营销等方面做好合理规划,确保数字化产品良性发展。

(二)从编辑角度探究行业出版社融合发展实践

1.建立专门创新机构

行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设立专门的创新部门。为了提高编辑的效率,需要对当下编辑流程和内容进行创新,改变原先那种业务方式,实现无纸化的编辑流程,以此来实现高效运行。这样就可以为行业出版社的结构转型做好基础准备。第二,组建创新业务小组,让其各小组成员都参与到稿件流转平台设计中,以此来更好发现平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应的软件供应商进行解决。

2.组建多条业务线

一是既有资源转化。行业出版社要对自己出版并积累的高质量专业性图书资源分门别类进行数字化处理,要统一制定数字化加工标准和规则,使其能转化为具有统一文件格式、统一标引规则、可碎片化的知识体系,这一产品线主要是盘活优质纸书资源,为读者提供增值服务。二是外部资源建设。对于行业出版社而言,行业系统内各单位的科研项目报告、工程技术资料等是外部资源建设的主要数据来源,还有一部分外部资源来自于行业系统以外的其他部门相关本行业的资料,以及其他出版社出版的与本行业相关的出版物。行业出版社可以对这些分散在外的专业资源采用交换、购买、共享等方式进行汇聚、筛分和整理,形成行业特色鲜明、内容权威的自有资源。三是自主开发。针对行业热点需求,行业出版社要把重点放在组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资源上来,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开发,对出版社专业人员素质和技术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开发出原创性的内容资源,也就为出版社融合发展的可持续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优化数字化出版编辑流程

第一,尝试建立无纸化稿件业务线。在WORD、PDF等编辑软件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化稿件编辑加工平台,尝试进行相应的运作,并在实践中记录存在的问题,加以完善。通过这种方式使数字化出版流程完善,从而提高编辑效率。第二,要逐渐完成出版模式升级,实现在线编校和出版,提高出版的效率。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就能够改变原先那种“以产定销”的方式,避免出现图书因为过多出版而积压无法售出的情况。

4.培养融合出版专业化人才

通过上述融合出版遇到的挑战可以知道,融合出版还会遇到专业化人才不足的情况。因此要想保证其良好的发展,出版社需要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在实际中,可以鼓励员工多进行工作经验交流,组织编辑和其他骨干人员进行交流,了解出版融合发展中遇到哪些问题。同时加大培训的力度,定期开展相应的技术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专业化教育,以此来保证其融合出版技能水平快速提升。与此同时,对于数字整理等工作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熟悉,为后期线上业务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

5.优化、更新软件

出版融合发展过程中,会应用到许多软件,通过这些软件辅助可以更好地进行智能化出版。在具体操作中,出版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操作。第一,为了降低稿件审校工作效率,编辑需要在这一环节中,应用智能审校工具和黑马等软件,以此来提升工作效率,避免出现稿件错误的情况发生。在这两款软件中,都有着其相应的优势,比如黑马软件在检查错误上比较稳定,适合在一些文字非常多的稿件中进行应用,而审校工具则可以设置相应的学科,并且在错误修改完后还能够及时进行更新。第二,优化批注工具。为了找到合适批注工具,编辑需要引入多种应用软件,比如pdf等。然后对这些软件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优缺点,以此来找到最优的批注软件。

6.创新管理模式

在融合出版过程中,一个科学的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保证出版工作的有序性和高效性。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多注意这方面问题,解决融合出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此来实现管理模式的优化。在实际中,需要对数字化产品进行项目制管理,即将整个数字化产品作为一个项目进行处理,确认项目的负责人,明确其岗位职责,保证出版工作有效落实。创建数字化编排队伍,以此来保证数字化产品编排的效率,实现数字化产品编排工作良好进行。最后,出版社需要对工作任务和目标进行明确,让相关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了解自身的工作任务,从而有效避免工作迷茫的情况出现。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传统出版业务中引入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图书出版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为了更好地保证出版融合有效发展,行业出版社需要充分认识这种出版方式的优势和挑战。在此基础上,确认融合出版发展方向,根据行业发展和市场具体的需求进行方向的确定,同时创新出版制度和机制,为后期数字化编辑和生产提供相应制度支持,保证融合出版工作效率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出版社还需要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合理的科学方案来为后期出版融合发展提供相应的指导。

猜你喜欢

出版社数字化软件
禅宗软件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我等待……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软件对对碰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数字化制胜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