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奈锅庄中的仪式性舞蹈表演

2021-11-13

散文百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马奈动律锅庄

杨 婷

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

相传,公元前六世纪末七世纪初时,向雄古国的两支部落由于战乱和灾荒等原因逐渐迁徙到大渡河的上游一代,与当地的人民形成了后来的“东女国”,而马奈锅庄就起源于这个时期,作为取悦女王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带有浓郁的母系遗俗和宫廷舞蹈遗风,又称之为东女国的宫廷舞。

一、舞蹈风格

锅庄舞有古旧锅庄和新锅庄两种划分形式。古旧锅庄作为传统性较强的锅庄形式,带有祭祀的性质,歌词固有,不得做任何改动,舞蹈多具有缓慢、稳健、古朴、庄重的特质;新锅庄作为与时代联系紧密的一种形式,多反映农牧业生产和经商贸易活动,歌词内容和舞蹈动作比较灵活多变且适应力强。在地域上也有划分,又可分为甘孜锅庄、马奈锅庄、昌都锅庄等类别。

马奈锅庄分为达尔嘎底(大锅庄)、达尔嘎则(小锅庄)两类,其舞步包括“郭卓”和“枯卓”两大类,前者为走舞,后者为转舞。其中大锅庄是需要在大型活动和节日祭祀的时候表演的,其流程遵循固定的程序,甚至于唱词、舞步、服饰等都有严格规定,在严谨的表演中可以窥见古东女国时期统治的严明性、群众富有自觉组织性、其民风淳朴。小锅庄和大锅庄具有明显的区别,在跳的过程中显得轻松愉悦,节奏欢快,自由活泼,青年人注重于表达男女之情、家乡生活、民俗风情。在大锅庄的风格上主要体现为端庄大气、肃穆稳健的风格特点;在小锅庄的表现风格上既轻松愉悦,又豪放不羁,且传播范围广泛,不仅将女权至上的文化传统延续至今,更能够有效体现出金川地区西部区位的特色与风格。

二、动律特征

1.一顺边。体现在舞蹈动作中得头、肩、手臂、腰之间的自然摆动,以及同向的舞姿特点,舞者利用身体的惯性和韵律来表达情感,在运动的过程中身体放松且呈现松而不懈之感,尤其是女性充分体现了婀娜的身姿,展现了马奈锅庄的神韵之美。

2.屈伸。马奈锅庄作为藏族锅庄舞蹈中的一类,在长期生活的高原环境之下继承了舞蹈中膝盖自然松弛,做连续屈伸的动律特征。连绵不断的屈伸,呈现出了力度、速度和幅度的不同,在动作的过程中更是贴合节奏上下起伏形成了胯部的左右摆动,例如,大锅庄中的固有舞蹈动作一直在大幅度的变化动作,配合屈伸达到了流畅、快速变化的效果。

3.颤膝。舞蹈中“颤”是源于舞者内心的情感,在节奏的基础下连续不停的运动,将上下身体配合的恰到好处,在行进或者不断运动的过程中结合居住生活环境的影响不断做膝盖的律动,配合上上身的舞姿显得悠然自得。

4.拧倾。这是马奈锅庄区别于其他锅庄舞蹈的一般动律,在舞蹈的过程中舞者需要大量用到颈、腰、胯这三个关节部分,在身体保持稳重体态的同时,呈现流动的“S”形态,达到独特的舞姿效果。

三、辅美元素

大锅庄脚步比较沉缓,音乐曲调悠扬,音域相对较宽,多是以四四拍为主,歌词固定、短小,内容主要涉及祈福祭祀,与其他注重演唱“形态”的锅庄相比,马奈锅庄更加注重“意”的表达。小锅庄通常节奏较快,以四二拍为主,多是表达男女情感、赞扬美好生活以及各类民间喜庆活动为主,没有时间、地点、人数的要求,只有有人领唱众人便可跟随,男前女后,尽兴而止。

在表演的过程中,所穿戴的服饰往往整体讲究,女性的衣着有三层组成,最外层的披风“燃巴”,第二层藏袍,最后是衬衣与百褶裙“兰巴”,制作精美,伴随整体的舞蹈动作给人以灵活多变、目不暇接的感觉。男性则显得简单朴素,只是在不同季节需要佩戴相应的帽子,在表演时部分情况下可以将袖子脱掉,主要是在温度较高的时候,与整体的环境特点是非常相符的。

另外,马奈锅庄中的大锅庄在表演时伴随着较多道具,例如开始前祭祀用的杂酒和开始时授帕仪式中的帕子等。正是由于马奈锅庄表现出的这些特点,将藏族人民心中对于自由、对于生活热爱的感受全面地展现了出来

四、结语

马奈锅庄就像一面历史照进现实的镜子,折射出古老的文化场景以及嘉绒人的劳动与创造,漫长的岁月中嘉绒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一次跳锅庄就会让我们想起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和努力团结的曾经。马奈锅庄的舞蹈部分有着深刻的内涵,独具艺术魅力,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究其背后成因,寻找传承和发展的更多路径,将这项悠久民族文化长久的继承下来。

猜你喜欢

马奈动律锅庄
口述史视域下的乡城锅庄研究
马奈与福柯:“物-画”与再现危机——跨媒介视域中的图像叙事解读
“锅庄”与“达尔尕”:他者话语与民间表述
马奈和《吹笛少年》
『蹭』出来的大师?
评《Smoke》
锅庄舞与学校体育文化融合研究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看锅庄舞的活态传承
藏族舞基本动律的教学绝招
马奈与草地上的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