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国十二项价值观内涵浅析

2021-11-12张芸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16期
关键词:泰国价值观文化

摘要:2014年7月11日,巴育上将代表泰国政府正式向本国人民发布“泰国十二项价值观”,以安抚当时动乱的民众,鼓励人民团结一致。发布后受到了泰国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通过对泰国文化的学习和在泰国学习生活的亲身感受,对泰国十二项价值观进行浅析,认为该项价值观符合当代泰国主流价值观的趋势。

关键词:泰国;价值观;文化

中图分类号:D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6-0022-03

1 泰国十二项价值观的由来

2014年7月11日,时任“全国维持和平秩序委员会”主席巴育上将,在“把幸福还给人民”的节目中发表电视讲话,号召泰国人民团结一致,第一次正式发表了泰国十二项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此前,泰国政治局势正动荡不安,为了安抚民众,号召人民团结一致,五天以后即2014年7月16日,泰国国家安全部也发表文章称:为了更好地建成一个强大的泰国,需要让国人具备泰国十二项价值观。泰国基础教育委员会秘书长也表示要“重建泰国人的价值观”这十二项价值观的内容其实并不是崭新的,而是由来已久,如今被泰国领导阶级结合本国国情、本民族性格特点以及社会历史重新整合得来的。

2 泰国十二项价值观的内容

以下内容为“泰国十二项价值观”的全部内容,以泰王国政府网站为依据,中文内容为笔者自译。

(1)爱祖国、爱宗教、爱国王。

(2)忠诚、牺牲、忍耐。

(3)孝顺父母,尊敬师长。

(4)追求知识,勤奋学习。

(5)保护泰国文化习俗。

(6)有道义守诺言。

(7)理解并学习民主。

(8)遵纪守法,晚辈尊敬长辈。

(9)能自省,会思考,会实践。

(10)以适足经济的理念生活。

(11)身心坚强,不向困境低头。

(12)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

3 泰国现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3.1 泰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趋势

泰国学者维腊·威腊尼帕文在《分析泰国民族性格特征对国家发展的影响》一文中认为:“民族性格特征是造成当今泰国经济曲折发展与政局跌宕起伏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改变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前途命运就要认真审视民族性格”。因此要让国家蓬勃发展,首先应该从国民性格及其价值观入手。从泰国十二项价值观发布时期的前后时间来看,泰国政局的动荡直接导致了该价值观的产生与发布。2013年12月9日,迫于民众示威活动,泰国前总理英拉宣布解散国会下议院。2014年1月泰国反对派发起“封锁曼谷”活动,英拉再次陷入政治危机。2014年5月7日,泰国宪法法院裁决英拉滥用职权罪名成立,解除其总理职务。随后2014年5月26日,泰国陆军总司令巴育·占奥差,接受国王谕令,出任“全国维持和平秩序委员会”主席。正是由于泰国政治局势一系列的不稳定,2014年7月11日,巴育上将代表泰国政府正式向本国人民发布“泰国十二项价值观”,以期安抚民众,鼓励人民团结一致。2014年8月25日,普密蓬·阿杜德国王签署御令,正式任命巴育上将为泰国第29任总理。这些迹象都在表明,泰国政府急需建设一个稳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因此“泰国十二项价值观”应运而生,其思想内涵和所倡议的优良品质,正被越来越多的泰国民众所接受和实践。

3.2 解读泰国人与“十二项价值观”的关系

(1)爱国家、爱宗教、爱国王。“国家、宗教、国王是泰国立国的神圣三原则”[1]。泰国的国旗由红白蓝三色组成,分别代表国家、宗教和国王,在泰国小学一年级下册的泰文教科书上要求孩子们背诵的《爱泰国》这一课是这样写的:泰国国旗,三色国旗,三种颜色,受到崇敬,红色是国,白色宗教,蓝色美丽,泰国皇室。泰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处,以泰国国歌作为例子,每天6:00和18:00电视、广播会播放国歌,此时,泰国的大街小巷会响起泰王国国歌,即使是喧嚣的市场,大家也会自觉停下手中的工作,待国歌播放结束之后,才又恢复热闹的市井模样。

佛教的地位在泰国至高无上,根据维基百科的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泰国信仰佛教的人数占总人口的90%;根据泰国国家佛教局寺院财产办公室在2020年的数据表明,全泰国大小的寺院和佛塔加起来一共有88085所,每家每户都有供奉佛像的神龛,每日的供奉、烧香、祈求都是必不可少的,每逢佛日泰国人还要到寺庙中去做功德。

作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是泰国国家的象征。每户泰国人家都会在客厅的显眼处摆上国王的画像;此外,在办公室、公司、企业、医院、学校甚至是泰国各网站的主页上随处可见泰国国王的画像。2016年10月13日,深受泰国人民爱戴的拉玛九世王驾崩,全泰国人民陷入悲痛,泰国举行国丧,降半旗哀悼,在30天的国丧期内全国不得开展娱乐庆祝性质活动,泰国所有公务员、政府企业职员穿黑服服喪一年。

(2)忠诚、牺牲、忍耐。这三个词语经常出现在泰国人,尤其是长辈教育孩子的话语中。?????????即诚实、忠诚,拉玛九世王的九句教导泰国人民的话中其中一句是:诚实是一切美好的基础,要求人民诚信做人。泰国有句格言叫做:诚实享之不尽,欺骗无路可走;泰国人认为诚实能够让人丰衣足食,崇尚为人正直诚实的品质。???????一词在泰文中有牺牲、奉献的意思,在此处是呼吁泰国民众要顾全大局,必要时刻为了成就大我,可以牺牲小我。????则是要忍耐,耐得住心灵的寂寞与身体的辛劳。在现今的泰国社会,在达官显贵者的住宅中还存在着仆人和佣人,从一方面看,体现了泰国的等级制度与民主化的不彻底,但是从“佣人”的角度来看,他们多是出身贫寒,为了家庭和生存可以牺牲自己人身自由和陪伴家人的时间,来忍受雇主吩咐的一切工作,也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拥有牺牲和忍耐的品质。

(3)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这一项价值观由来已久且不仅仅是泰民族的特点,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特别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亚洲地区,教师以及家长是受人尊敬的;泰国也不例外,特别是长久以来受等级制度和“家长制”的影响,父亲或者母亲的话语在泰国家庭里有着权威的地位,在家庭这个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长制”仍旧在主宰者家庭成员关系[2]。泰国学者素帕嗒.素帕认为:晚辈对于长辈的尊敬也可以说是由社会的特性和环境决定的,长辈是晚辈的扶植者、培育者,不仅在物质上还在智慧上帮助孩子使其在社会上拥有稳固的地位。其实不仅是过去,现在也依然如此,父母对孩子有养育之恩,给予孩子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培养孩子获得各种技能以求在社会上生存。尊敬老师也是泰国社会的传统美德,老师的恩德在泰国也被称为第三恩情,次于佛法僧三宝之恩和父母之恩。在泰国,“老师”还指代每一种行业、每一项技能的传授者,类似于汉语中的“师傅”,并且每逢教师节或者迎来新学期之时,还会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各行各业也会在适当的时机举行该行业的拜师节。由于这些感恩父母和尊师重道的传统观念的存在,泰国人普遍都拥有孝顺父母及尊敬老师的价值观念。

(4)追求知识,勤奋学习。教育是强国之本,教育的直接体现就是对知识的学习和追求,宋本·丹纳亚在《泰国过去、现在、未来的教育观》一书中对泰国的大、中、小学生、家长及老师的教育观念做出了详细的数据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诗歌选项中得票率超过半数并且也是最高的三个选项分别是:教育使得人生的选择更多、拥有更高学历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找到好工作、教育即培育品德和道德。由此可见,泰国的学生、家长及老师们都认同追求知识,勤奋学习的价值观。尽管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热爱学习,但不可否认这的确是一项大家都认同并努力去达到的准则。

(5)保护泰国文化习俗。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泰国对于本国传统文化习俗的继承、保护以及发扬都做得很好。特别是在学校或者教育机构,老师无论课堂内还是课堂外总会找到机会教育学生要学习并传承泰国传统文化,并且教育方法具有多样化、趣味化的特点,不会让学生感到厌恶。在泰国一周七天分别代表不同的颜色,从周一到周五老师们会身着对应颜色的衣服到校上课。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传播以及宣扬本国传统文化的方式,这样一来不仅孩子们会明白就连笔者作为外国人都会对这“一周七色”产生极大的兴趣。每当遇到泰国传统节日,泰国的许多学校会建议以及鼓励学生们穿着具有民族节日特色的服装来学校上课,在水灯节时除了身着泰式传统服装,每个班级还会一起制作水灯,制作的同时班主任还会给学生们讲述水灯节的来历、习俗和特点。在校园之外,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也可以在节日的装点,庙宇的建筑以及人们的穿着打扮上体现出来,传统的泰式木屋随处可见,穿着筒裙的妇女更是成为泰国留给游客的最直接印象。

(6)有道义守诺言。此处的道义偏指佛法中的戒律及品德,守诺言就是要求人们说到做到,“???????”(道义)这个词在佛教用语中的意思是五项戒律和五项法则,即为了社会的安定平和,在社会中约束社会成员行为举止的的基本规则。佛教的教义主要是教导佛教徒们摒弃罪恶,净化心灵,教授人生之道,倡导人们做一个善良诚实守信的人, 在这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对于信徒而言宗教信仰有时候会比法律的强制力更有效。

(7)理解并学习民主。泰国是一个特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其民主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基本上都认为泰国的民主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很多发展的空间。“泰国自1932年实行君主立宪制以来,先后上演过20多次军事政变,这些政变书写了最具泰国特色的泰国近代史,虽然经历了80多年的漫长甚至血腥的民主建设,泰国的民主还是有些不得民心[3]。”“在社会中受教育程度最高的群体大学生,他们赞成民主政治,但也在犹豫民主制是否适合泰国。最重要的是,他们接受有效率的独断专行式统治”。

(8)遵纪守法,晚辈尊敬长辈。“有据可考的泰国法律起源于孟人国家时期,当时的堕罗钵底国国家机构与政治制度已有初步发展”[4],泰国的法律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1932年革命之后至今已逐渐成为一个法治国家,加之西方政治体制、文化及思想的影响,泰国人民对于法律的敬畏日益加深,法律和政府都教导人民要有纪律守法律,在合理合法的范围之内,晚辈则应该尊重长辈。

(9)能自省,会思考,会实践。自省就是自我反省,自我发现,也是对自己进行思考,如果每一个人都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进行反思并改正实践,于个人则会取得进步,于国家则能兴旺发达。泰国人常见的自省方式之一是在寺庙之内佛祖面前,虔诚跪拜,对佛祖诉说自己的所作所为,为自己和家人祈福,借助宗教信仰来反省自我,思考自己的得失过错。如果犯下严重的错误,泰国人特别是男性会选择出家的方式修行,反思悔改自身的罪孽,祈求佛祖原谅或积德。

(10)以适足经济的理念生活。适足经济是泰国九世王普密蓬.阿杜德国王在1964年提出的理念,在经历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普密蓬国王重申适足经济的理念,提倡民众和企业以此理念来发展生活、指导生产,以拯救泰国的经济,实现稳健并长远的发展,政府及各界都呼吁民众要以适足经济的理念来生活。适足经济主要有三个原则两个条件,三个原则分别是:第一,要适度,不能过少也不要过多;其次,有理有据,做任何决定都要有充足的理由;最后,要准备充分,无论是面对怎么样的情况都可以从容应对。两个条件:第一,知识丰富,考虑周全,小心谨慎;第二,有道德。也正是适足经济的影响,让大部分的泰国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足,并不过多追求太遥远的东西。在许多手工艺品的标签上,手工艺人会写上:用大地的智慧,以适足谋生,表达了泰国手工艺者对适足生活的追求[5]

(11)身心坚强,不向困境低头。这一项价值观对泰国公民的要求是不仅身体要健康,心理也要坚强,不畏权贵。泰国是一个非常重视身体素质的国家,在校园除了正常的体育课之外,小学的课外运动补习班,中学的彩色运动会,大学的迎新生活动,都需要学生们拥有充沛的精神和强健的体魄。在心理方面,宗教和国王永远都是泰国人民强大的精神支柱,国王曾教导泰国人柔而不弱,为人应当柔软却不应该软弱。当我们拥有了强健的体魄和心理后,就不会轻易被人生的困境打败,不会向困难低头,这也是该项价值观的目的所在。

(12)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泰国是一个团结友爱的民族,首先体现在教育方面,从小学到大学,老师布置的许多作业都需要同学之间合作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从小就开始培养泰国人团结合作的精神,也让泰国的孩子从小理解什么是集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离开校园,在公司或者企业里,泰国人也会更善于与人合作,所以泰国人的观念里对“公共利益”的理解更为深刻和具象。

4 结語

本文通过对泰国十二项价值观的分析,解释了每项价值观的基本含义,对于泰国的价值观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在泰生活学习的切身体会,进一步理解泰国人的价值观,发现这十二项价值观符合泰国国情并且容易被泰国人所接受,可以说是泰国现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为泰国国别研究以及对泰交往人士打开了了解泰国文化的一扇窗户。

参考文献

[1]素帕嗒.素帕.泰国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家庭和习俗[M].曼谷:瓦塔纳商务出版社,1993.

[2]任一雄.传统文化的张力与泰国权威政治的前景[J].国际政治研究2003(2):117-123.

[3]吴金平,谭笑在.浅析东盟价值观的构建与实践[J].东南亚纵横,2008(7):35-38.

[4]宋本.丹纳亚.泰国的教育价值观:过去、现在、未来[M].曼谷:呵叻皇家出版社,1999.

[5]杨世东.泰国王室与民主关系研究[D].昆明:云南民族大学,2013.

(责编:王锦)

作者简介:张芸(1995—),女,壮族,广西平果人,硕士,研究方向:泰语教学和泰国文化。

猜你喜欢

泰国价值观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谁远谁近?
新年游泰国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去泰国啦
我的泰国之旅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