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班集体仪式创新策略研究

2021-11-12朱雪琴

考试周刊 2021年78期
关键词:课程创新小学教育立德树人

朱雪琴

摘要:立德树人是我国的教育大计。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工作者首要考虑的问题。为了推进德育课程的建设,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教师要学会合理借助班集体的仪式课程开展实践教学,将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融入小学班集体仪式课程中,实现仪式课程的创新发展,切实增强立德树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文章将首先从小学班集体仪式课程的内涵入手,具体分析小学班集体仪式课程的实践意义,表明创新小学班集体仪式课程的原则,最终总结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班集体仪式创新策略,为小学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關键词:立德树人;班集体仪式课程;课程创新;小学教育

一、 引言

朱永新教授曾经在《校园,为文化立魂》报告中指出:“新教育学校文化一旦走向成熟完善,都会拥有美妙优雅的仪式、节日或者庆典。它们是学校文化传统的活标本,也是学校生命中最值得关注的重要时刻。”由此可见,仪式教育对学校以及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班集体仪式课程能够为学生和班集体建设带来诸多利处,让班级的学生在礼仪课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二、 班集体仪式课程的内涵

自古以来,“仪式”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仪式”的内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总的来说,仪式就是指在特定场合下,正式、结构化、有目的、有象征性的行为活动和程序。在当前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仪式课程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出现在各阶段的德育教育活动中,让学生能够在仪式教育中获得更为有效、更加持久的知识,促进学生在认知层面将仪式规范化和程序化,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小学班集体仪式课程是强化各种常规仪式的课程,例如课堂的仪式、集会的仪式、班队课的仪式等,这些仪式活动都不是随便创设的,它们都具有时代的意义和现实的教育追求。小学班集体仪式课程鲜明地指向学生的素养发展、精神润泽和生命丰盈,并内化为他们的人格力量。将这些仪式进行课程化建构,有利于形成班集体生活的主题系列,从而统整各项仪式,达到教育的优化,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仪式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

三、 小学班集体仪式课程的实践意义

(一)仪式课程是学校文化的载体

仪式课程的开展有利于推动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外在的课程形式来传递学校的文化价值观,加强学校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不是静态的,其本身具有整合的功能,通过建立共同点价值体系、行为准则来内化学校成员,最终形成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小学班集体的仪式课程能够在发挥自身德育功效的同时,对学生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形成、道德情操的内化、行为模式的养成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增强学生对学校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教师在开展仪式教育过程中结合学校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学校仪式中感受学校的文化背景,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到学校活动中,例如学校的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等。这些活动在传达爱国教育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学校文化,学习升旗仪式知识,更好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仪式课程是学生自我发展的积淀

首先来说,仪式课程是一个由“模仿”到“实践”的教学过程。班集体仪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传统教育的弊端,促进小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到“主动学习者”的转变,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在小学班集体仪式课程中,小学生往往通过“模仿”来学习相应的仪式知识,在实践性的活动中实现知识的内化,从而在仪式和仪式化行为中形成小学生的“仪式”记忆,促进思想和情感的全方位发展。小学班集体仪式课程的核心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对于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仪式课程中渗透“重礼节、讲礼貌、告别不文明行为”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仪式教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高质量发展,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展开礼仪课程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仪式课程是学生社会化发展的起点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思想,他认为“全面发展的人”代表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在当前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小学班集体礼仪课程对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能够更好地落实“全人教育”的教学目标,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帮助学生得到社会化的发展。

小学生年龄尚小,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小学班集体的礼仪课程能够利用丰富趣味的课程活动来吸引小学生的学习注意,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学习。教师开展小学班集体仪式课程,通过虚拟的社会场景来传授仪式知识,帮助小学生建立自己的集体和规则秩序,推进学生社会化的高质量发展。

四、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班集体仪式创新策略

(一)创新仪式教育理念,注重仪式育人功能

根据实际的调查研究发现,传统的小学班集体仪式课程存在表面化、公式化的现象,很多学校的仪式课程开展过于简单,没有充分考虑到仪式流程的完成行和规范性,忽略了仪式所要表达的本体意义,学生作为仪式课程的主体,没有参与仪式学习的兴趣,导致仪式课程也成为“灌输教育”的工具,没有发挥最大效益。追根溯源,教师的仪式教育理念陈旧是导致仪式课程出现问题的直接原因。因此,教师要注重创新仪式教育理念,深度了解仪式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充分体现仪式课程的教育性,注重仪式教育的育人功能,做好适当的调整和修改,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温暖的仪式学习环境,尊重学生在仪式学习中的感受,进而促进小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

首先,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是仪式课程的主体和参与者,仪式课程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在仪式课程中的参与情况,在仪式实践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小到仪式活动场景中桌椅的摆放,大到仪式活动目标的设定、内容的选择等,真正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仪式教育发挥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引导作用,提高学生对仪式的认识,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发挥仪式教育的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课程创新小学教育立德树人
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创新途径探索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改革与创新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创新性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