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兴县大豆主要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2021-11-12范向红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7期
关键词:博兴县食心虫红蜘蛛

范向红

(博兴县良种繁育中心,山东 博兴 256500)

前言

大豆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料作物,也是植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也是最早种植大豆的国家。我国许多古书上称大豆为菽,《诗经》中就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的记载。据推算,我国大豆的栽培历史至少已有4000年。欧美各国栽培大豆的历史很短,大约在19世纪后期才从我国传过去。我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到20 世纪 60 年代之后,先后被美国、巴西、阿根廷超越,居世界第四位。目前我国80%的进口大豆货源、73%的压榨能力和80%的实际加工量都已经被外资控制。我国从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变成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博兴县,隶属于山东省滨州市,位于滨州市东南部,总面积900.7平方千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6℃,年平均无霜期191天,年平均日照2479.8小时,年平均降水582.8毫米。

博兴县是我国大豆的主要种植区之一。近年来,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但是大豆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整体质量却没有显著提高,大豆供不应求,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大豆虫害。在大豆种植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重栽培技术的改进,而忽略了虫害的防治。虫害大肆侵害大豆植株,导致大豆单产下降、整体品质降低。我国已发现的大豆害虫有100多种。对生产量影响较大的有10多种,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大豆食心虫大豆、红蜘蛛、地老虎几种常见的对大豆生长发育造成极大影响的害虫,并提出几点防治措施。

1.大豆食心虫

大豆食心虫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以及长江流域较为常见,并且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山西等地较为严重,博兴县位于我国山东滨州市,有着较大的大豆种植面积,该地属于食心虫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1.1 外形特点

小红虫是大豆食心虫的小名,属于鳞翅目小卷叶蛾科,体长约5至6毫米,前置有灰黄褐色,前缘有十余条紫黑色的短斜纹,食心虫的卵是椭圆形扁平状呈黄褐色,孵化的幼虫是淡黄色头部为黑色。在小红虫还是幼虫的时候进入豆荚蚀害豆粒,进入豆荚内的一般是1龄幼虫,身体呈乳白色,4龄幼虫身体逐渐呈现红色,当脱甲进入土地之后,又从会从红色变成黄色。食心虫的虫蛹是褐色长方锤形,体积约5至7毫米,食心虫的茧分为冬茧和羽化茧。

大豆食心虫虫食率为10%至20%,在虫灾严重年份达到30%至40%,大大降低大豆的产量和价格,该虫类会在八月中旬大量羽化成虫八月下旬产卵,经过5到8天孵化成幼虫进入豆荚内,到九月下旬被食心虫侵害的豆荚脱落,虫子进入土壤内过冬。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的高温干燥和低温多雨天气会影响成虫蚕卵,从而影响病虫的发生程度。

1.2 防治方法

农业方面主要采取的措施有改变大豆种植的品种,不同品种的抗虫性具有较大的差异,豆荚有毛的大豆品种容易生虫卵,并且豆荚皮内部木质化的隔层较为紧密的不容易受到病虫的侵害。此外,黑甲和铁荚系统虫蛀率较低。其次,拉大轮作距离。大豆食心虫只侵害豆类,越冬的场所主要是豆田,并且成虫的飞翔能力较弱,远距离轮作会大大降低虫食率。深翻土壤也可增加幼虫越冬的死亡率,能够减少虫害,大豆食心虫有一个重要的特点,老虫在土壤中生存十个月左右,采取深翻土壤和耕耙措施能够消灭幼虫和虫蛹。也可采取成虫盛期喷洒农药的方式杀灭成虫和幼虫。可以用2%倍的硫磷粉剂和80%的敌敌畏乳油熏蒸,对杀灭成虫和幼虫具有一定的效果。

2.大豆蚜虫

大豆蚜虫在我国的河南和山西等地较为严重,该虫会聚集在嫩叶和嫩枝上吸取汁液,严重时会造成大豆叶片卷缩停止生长或生长植株矮小,豆株结荚较少,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大豆蚜虫的繁殖和侵害会大大降低豆类产量。

2.1 外形特点

大豆蚜虫的体积比较小,头部和胸部呈黑色,腹部呈黄绿色,具有较长的触角,尾部呈椭圆形,身体比较圆润,身体侧面有乳状突起,额瘤不显著,复眼呈暗红色。

2.2 发生与危害程度

大豆蚜虫如果不及时防治会导致大豆植株死亡,减少大豆的产量20%到30%,严重时可能会减产50%以上。蚜虫作为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经常会造成混合侵染。大豆蚜虫的卵寄生在植物上越过冬天,到春季天气转暖寄生在植物上繁殖,产生翅蚜,等到成长为幼苗时到豆田里侵害作物。大豆蚜虫的繁殖量较大,一年内能够繁殖十几代,并且繁殖数量和卵的基数以及气候和天敌数量具有密切联系。气温22度以上,湿度在70%以下的干旱少雨天气,是大豆蚜虫繁殖和扩散的高发季节,当气温达到25度以上,湿度高于80%,若是经常下雨对大豆蚜虫的发生和抑制具有促进作用。

2.3 防治措施

大豆蚜虫可以通过天敌来抑制数量的增长,大豆蚜虫的天敌主要有捕食性瓢虫、寄生蜂、食蚜蝇等。其次,要注重苗期的预防,可以用40%的甲基乙硫磷乳剂按照一定的比例与种子混合。防治苗期的蚜虫,并且这种方式能够对苗期的其他害虫有作用。这个用药比例是1:75,药效能够维持20天。另一种方法是用10%的吡虫啉湿性粉剂,2000至1000倍液;或者40%的克蚜星乳油800倍液,药效能够维持十天左右;或者用2.5%的天王星乳油300倍液喷雾防治。

3.大豆红蜘蛛

大豆红蜘蛛一种繁殖能力较强的害虫,每次能够繁殖100只左右。该虫害过冬的方式主要是寄存在杂草的根部或是土壤的缝隙里,红蜘蛛主要以大豆的叶和茎为食,属于蜱螨目叶螨科类。

3.1 外形及特点

幼螨红蜘蛛以及成螨红蜘蛛均以刺吸式口器在植物叶背面汲取汁液。被红蜘蛛侵害的豆叶起初呈黄白色斑点,往后逐渐变成锈褐色的大斑,严重情况下大片豆叶变黄卷缩枯焦直至植株死亡,对大豆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大豆红蜘蛛在全国大豆种植产区都有发生。雌性成螨是椭圆形,大概0.4到0.6毫米,红褐色体背的两侧有黑褐色长斑,一般是一块长斑,有时会被分割成两块。雄螨体长大约0.25到0.3毫米,身体的颜色为红、黄、绿或者黑绿色。红蜘蛛的卵是圆球形比较光滑,初产无色,后逐渐变成暗红或暗黄色。红蜘蛛一般一年十几代,雌性成虫在向阳的干枯豆叶或杂草附近的土壤里,或者是墙缝中结网。红蜘蛛会在气温温度高于23℃,相对湿度在50%时大量繁殖,所以六七月的高温干旱天气是红蜘蛛侵害最为严重的月份。九月中下旬是红蜘蛛的生育期,若是连续的大雨天气能够有效抑制红蜘蛛发生。

3.2 防治措施

有效的防治措施是清除田间杂草,及时中耕,秋收之后翻耕土壤。在晚秋和早春时节清除田地和路边枯树叶和杂草,消灭越冬的虫源减轻害虫侵害。干旱天气要及时灌溉,保持田间湿度,抑制其大量繁殖。也可采用化学防治方法,药物防治要注意早防早治,当发现少量红蜘蛛存在时及时喷洒农药,在初发期消灭红蜘蛛。药物可以选择20%灭扫利,20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液,都对抑制红蜘蛛有良好效果。其次,可以在大豆生长过程中适量施肥,保证大豆生长过程中对氮磷钾等元素需求。并且定期除草液能抑制病虫害,注重水量灌溉频率能够抑制大豆病虫害的产生。

4.地老虎

4.1 外形及特点

地老虎又常被称为“截虫”,它的体型较大,成年地老虎有16-23毫米长,翅膀前端呈黑色,并且有明显的灰白色宽边。当地老虎还是幼虫时会对大豆造成侵害,咬断豆类根茎部造成作物严重缺苗,甚至毁种。白边的地老虎成虫,大约15至18毫米,呈灰褐色,地老虎的前耻有较为明显的灰白色宽边,环形纹为灰褐色。地老虎的幼虫体长约43毫米,体表较为光滑。地老虎白天在土壤中潜伏只在夜晚破坏作物。

4.2 防治措施

经过田间调查发现,间隔大约0.5平方米便有一只地老虎潜伏在土壤内。农业防治措施有:秋收之后以深翻土壤的方式将埋藏在土壤内的地老虎翻入15厘米以下的土层中,以杀死虫卵降低越冬虫卵的基数。化学防治方法主要是通过诱饵诱杀地老虎,用80%的敌百虫溶液粉剂、0.5千克豆饼、50千克和50千克的水制成毒饵。将豆饼粉碎之后炒香,把敌百虫用水融化,与豆饼搅拌均匀,在傍晚时分撒在田间,当夜晚该虫出来活动时取食而中毒死亡。

5.大豆根蛆

5.1 外形及特点

大豆根蛆又叫大豆根潜蝇。只危害大豆和野生大豆。幼虫咬食大豆幼苗根部,形成蛆道,并排泄粪便,造成根部腐烂、豆株矮小,被害严重的豆苗枯死。此虫一年仅发生一代。以蛹在大豆根皮肿瘤或土缝内越冬,来年 5 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在大豆根处产卵,孵化出幼虫,危害豆苗根部。

5.2 防治方法

用药剂拌种预防幼虫,百分之 40 乐果乳油按种子量的百分之 0.7 拌种,对水喷雾,边喷边拌。如拌大豆种子100 千克,用 0.7 千克药,兑水 4 千克,用喷雾器喷雾,边喷边拌,摊开晾开。 成虫发生盛期可用 80%敌敌畏乳油 1000 倍液,喷雾防治。每 667 平方米喷药液 40 千克。

猜你喜欢

博兴县食心虫红蜘蛛
捕食螨防治玉米红蜘蛛技术要点
滨州博兴县召开中小学线上教学推进会议
临汾:加强小麦红蜘蛛监测工作
朔城区:植保技术人员指导玉米红蜘蛛统防统治
玉米红蜘蛛防治建议
甘肃河西一带果园食心虫种类调查初报
运城市梨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规律与迷向效果调查
北方大豆食心虫病防治措施分析
阅读让我收获太空梦想
绕晕爸爸,我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