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珲春牛痘局与区域近代化

2021-11-12李玉倩

黑龙江史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珲春天花民众

李玉倩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牛痘局是晚清政府设立的防疫天花机构,它代表了一种先进医疗卫生技术的传入。在近代化的大背景下,其作为近代化的产物又转化为了区域近代化的动力。珲春牛痘局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社会文化背景使其具有了代表性和特殊性。本文拟以晚清珲春牛痘局为例,初步探讨珲春牛痘局的设立、运行、特点及影响,以进一步探讨牛痘局与区域近代化的关系。

一、珲春牛痘局的设立

清中期以来,伴随着东北的屯垦移民,东北人口迅速增加,天花病毒肆虐。清晚期,东北地区也走上了近代化道路,开始创办和建设近代工业。在医疗卫生方面,东北地区受到了中央政府的影响,又直接受到外国带来的先进医疗卫生理念和技术的影响,使防治天花引进种牛痘技术,设立牛痘局就成了必然。

光绪七年(1881),左宝贵在奉天创设牛痘局。这是东北地区最早设立的牛痘局,随后东北各地区开始广泛设立牛痘局。珲春毗邻俄、朝,是中国东北边陲重镇。有清一代,原隶属于宁古塔副都统衙门。康熙五十三年(1714),设立珲春协领衙门。光绪七年(1881),置珲春副都统衙门。清末,珲春作为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发展了起来,而后清政府推行移民实边政策,珲春人口逐渐增加。随人口迁移而来的,还有各种恶性传染性疾病,天花就是最难根治、又广泛流行于珲春的一种疾病。为了遏制这种传染病,光绪十二年(1886),程德香从黑龙江到珲春为儿童种牛痘,“以珲春署旗民稠集孩提日众,每被天花所苦,是以兹调司事来珲施引牛痘,每届春季由司贴发告示招引。”光绪十九年(1893),程德香奉清政府之命设珲春牛痘局,于每年春秋种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珲春牛痘局的行政运行

光绪十九年(1893),珲春牛痘局设立,每年春秋两季给旗民幼童种痘。珲春牛痘局前期以官办为主,后期因经费裁撤,出现了官民合办、向社会集资的倾向。其主要采取“不论旗民贫富概免给钱施种”的施种政策,“帖发告示招引”的宣传政策。珲春牛痘局具有一定的慈善性质,其发展又极端受制于政治经济状况,并未深入乡村地区,具有区域性。

(一)牛痘施种政策

牛痘局建立伊始,其主要的宣传政策是贴发告示招引。每年春季,牛痘局都在牛痘局外张贴告示招引旗民人幼童前来种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舆论宣传手段,以口口相传的形式来传播种牛痘的益处。

无论旗民贫富概免给钱施引,是牛痘局发展运营的主要政策,也是其取得一定成效的关键。“不论旗民贫富概免给钱,除择期开局外合亟出示晓谕,为此示仰各项人等一体知悉,尔等如有未出天花之幼孩预先赴局挂号按期,接种局中分文不取,如有藉端索钱,准其指名喊控,立予究办,不稍宽贷,各宜遵照勿违特示”。由此可见,在晚清时期,接种牛痘更倾向于是一种清政府组织的公益医疗卫生事业。在施种牛痘防治天花这件事上,清政府抛开了旗民人的森严的等级区分,旗民人等均免费接种,这一政策使得珲春牛痘局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珲春牛痘局的类型

关于牛痘局的类型,既有地方官主导的官办,也有乡绅、医生等民办。从早期的牛痘局建立情况看,是以官方为主导的。珲春牛痘局最早就是在官府主导,副都统衙门筹集资金的基础上建立的,主要依靠本署帮办副都统复率各军捐集公费以资运营。每年由牛痘局司事程德香分春秋两季呈领衙署津贴四十两整,从兵饷中摊扣。随着官府财政入不敷出,除官府拨款外,后期也出现面向社会集资、官民合办的趋向。在官府、民间合力的作用下,珲春牛痘局虽然面临资金不足种种问题,但是基本上得以正常运营。

(三)珲春牛痘局的特点

珲春牛痘局的建立、发展及衰亡,受制于政治经济状况。珲春牛痘局最初是由政府拨款兴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其主要资金来源就是政府的拨款。而随着清政府的腐败和列强的入侵,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立即着手裁撤牛痘局津贴。“宪台札尾内开查前设施牛痘局司事,津贴每年均按四十金核发,向由兵饷摊扣,等因办理在案,惟查八旗兵丁素称苦累,节一分之虚靡得一分之时用,况且各旗并无引种牛痘幼童,请将此项司事津贴即行裁撤等因当奉。”津贴裁撤,严重影响了牛痘局施引牛痘的积极性,也使其陷入经费不足、无力施引的困境。政府甚至为裁撤津贴寻找借口而质疑牛痘局所取得的成效,“引种牛痘是否得医家真传,而于调护之法能否妥善。”在这种情况下,珲春牛痘局难以维持正常运营,直至最终消失。

珲春牛痘局施引牛痘,有明显的区域性。珲春牛痘局施引牛痘,主要通过发告示吸引旗民人主动来种痘。受思想观念、道路交通的影响,牛痘局并未在乡村地区进行广泛宣传,在偏僻的乡村地区,很难见到牛痘局和种过牛痘的幼童,甚至有些地区并未听说过种牛痘防治天花,对种牛痘有很强的排斥心理。这就导致了牛痘受众本就不多的情况下还分布不均匀、不平衡,出现接种牛痘幼童城市多乡村少的状况。关内地区,特别是江南地区,种牛痘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痘师及其学徒会定期下乡点种牛痘,施引牛痘的范围更加广泛。相比较而言,珲春牛痘局并未形成定期下乡种痘的体系,其区域局限性也就更加明显。

珲春牛痘局是由副都统衙门筹资建立的非营利性抚民机构,其具有一定的慈善色彩。“无论旗民贫富概免给钱施引”,作为牛痘局最主要的政策被贯彻至津贴被裁撤、牛痘局停办。虽然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经费有限,出现了种痘只针对富裕群体的现象,但是总体而言,牛痘局免费为旗民幼童接种牛痘,是具有一定的慈善性质的。

三、珲春牛痘局与区域近代化

珲春地区地处中、俄、朝三国之交,汉人、满人、日人、俄人及朝鲜垦民在此杂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融汇,形成了多民族共融的格局。珲春牛痘局的设立,使当地普通民众第一次受惠于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其带来的先进科学卫生观念和平等观,促使当地民众思想观念发生转变,而这种转变正是珲春区域近代化的开始。

(一)旗民杂居下的多民族共融

清代,珲春 “旧境面积,东至荒岛 ( 现属俄罗斯),南至沿海,西至图们江,北至平顶山、英额岭、窝集岭、哈尔巴岭、老松岭、绥芬河流域左岸及锡赫山之南麓”。康熙元年属宁古塔将军,康熙五十三年设珲春协领,雍正七年属宁古塔副都统衙门,同治九年属吉林将军,光绪七年设副都统衙门。

珲春地区多民族、多国人杂居,除满族、汉族、回族人以外,中朝通婚之鲜族及日人、俄人也世居于此。“珲春汉族自有清中叶渐有山左山右直隶人民来此营商或赴东海从事渔采,除农商等常年住居外其沿海渔采人民大率春来冬日回,光绪六年设招垦总局,招徕山东直隶等省流民领荒开垦,汉族始享有不动产之权利。”此后,汉族人在珲春地区聚居。“满族大多数为金代遗民,与北朝鲜人亦有血统混合之关系,大率以所居部落或部落山川等名为其氏族。”清朝末年,朝鲜垦民在逐渐取得中国 “国民”待遇 的同时,进而发展成为珲春地区第一大民族。“珲春之有日人,自清光绪二十七年始,有小商两家,至三十二年东三省中日善后条约成立,本邑为开放区域,划定商埠,日本人来是邦者渐繁现已达六七百名云。”“珲邑紧接俄疆,俄人来境贸易者旅行通过甚多,居留者绝罕向驻有副领事以保之。”综上所述,晚清时期,珲春地区旗民杂居、汉朝杂处,且有日人、俄人居于此,民众的组成成分十分复杂。

(二)牛痘局的设立促进了思想近代化

牛痘局建立伊始,就催化了传统与外来的矛盾与冲突。种牛痘作为一种西方传入的先进医疗技术,一开始并未得到旗民人的普遍理解和支持。民众对种人痘已有一定了解,种牛痘的安全性并未得到验证,半信半疑甚至全然不信种牛痘之术也是情理之中。这就导致了珲春牛痘局建立之初,每年只有百余口幼童接种。对种牛痘的排斥到接受和认可这个转变,是在种牛痘地有用性得到验证和政府的宣传下发生的,但绝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当地旗民人的主动选择。洋务运动中后期,旧思想的藩篱出现了缺口,当地旗民人长期以来与外来人士、普通民众直接接触,其思想观念受到了西方思想文化的直接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容易接受这种西来的技术。在看到了牛痘技术的有效性以后,他们开始主动配合接种牛痘。珲春旗民人由排斥反抗到接受认可种牛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该地区普通民众自主选择了近代化的过程,而珲春牛痘局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平等观念。珲春牛痘局实行旗民人平等接种的原则,这打破了清朝建立以来实行的旗人地位高于汉人的政策,是平等观念输入珲春地区的开始。它在防治天花的同时,给了当地人们平等接种的待遇,传递了民主平等的思想,他们不再只是被禁锢于封闭的清王朝里的百姓,开始接触并认识到西方的民主平等思想观念。这个突破口一旦打开,近代化进程就成了自上而下,从副都统衙门到各基层机构,从民众到各行各业的双向互动过程。基于这个层面,可以说珲春牛痘局是推动珲春民众近代化及至整个区域近代化的重要动力。

2.破除迷信。在西方科学的细菌说传入之前,传统中国对传染病的理解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人格化的鬼神的作为,简称“鬼神致疫”;一是阴阳失序,邪气致疫,亦称“疫气说”。为应对天花,从官府到民众多采取烧钱化纸、求神拜佛、请僧道诵经、贴驱鬼符咒、举办迎神赛会等方法来进行防疫。

通过驱鬼祭神来进行防疫,是传统中国很早就有并一直延续到晚清的手段。《后汉书》记载:“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在大量的神话故事、志怪笔记、民间传说中,疫鬼也常常出现。在传统中国,生病而求神赐予健康十分常见,遇到危害甚烈的传染病就更是如此。微生物致疫的理论,同接种牛痘技术一同传入中国。“微生物致疫的知识,伴随着显微镜等实验器材的魔力,为国人提供了一套非常具有说服力的疾疫解释。”微生物致疫的解释,对中国传统疾疫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这一科学理论逐渐被装进了传统中国医学的框架之内。微生物“终日与人相争战,血轮强则微虫败,血轮弱则微虫胜,微虫败则身安,微虫胜则人死”逐渐为更多的医者、儒士乃至普通人所接受。这一理论的传入对于鬼神致疫和疫气说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虽然很大一部分民众仍然保持着驱鬼祭神以防疫的做法,但确实对于破除迷信起到了一定作用。

3.科学卫生观念。珲春科学卫生观念的近代化,是伴随着珲春牛痘局施种牛痘而开始的。随着西方细菌学说及公共卫生观念的传入,清政府改变了以往公共卫生由地方官府及社会力量自办的方式,开始由政府直接介入以建立较为完备的近代公共卫生体系,牛痘局的广泛设立就是其重要举措之一。从种人痘到种牛痘,并不单纯是天花防疫方式的改变,更是中医汲取西医有益成分,自主走向近代化的过程。牛痘术的顺利传入并非偶然,人痘法的发展传播为其铺了路。“牛痘施种在平民眼里并非纯粹西洋巧技,也同时是传统人痘的改良技术”。牛痘局建立促进了近代公共卫生理念在基层的传播,这是西医第一次在偏僻的边疆地区展示其独特魅力,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当地人对西医的偏见,直接促进了从官府到民众科学卫生观念的进步。

(三)思想近代化是珲春近代化的开端

江南地区的近代化是从通商口岸开始的,在地处边疆且多民族杂居的背景下,珲春地区的近代化不是从政治经济领域开始的,而是从内外冲突引起的民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开始的。与其他地区的民众不同,珲春地区的旗民人长期以来都在和俄人、朝人杂居交流。在《珲春副都统衙门档》中,就记录了许多起当地旗民人与俄人、朝人发生冲突的事件,可见当地民众与俄、朝联系之紧密。珲春旗民受制于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文化,又直接受到来自俄国和朝鲜的文化影响。清政府在关内地区如火如荼地推进洋务运动,兴办军用、民用工业时,珲春地区仍然处于半封闭的状态,直到光绪十四年(1888),珲春地区才设立了电报局,而近代工业则出现得更晚。牛痘可以说是首先传入珲春地区的先进西方科技,并且是民众真正能够接触到的,切实造福民众的先进技术。在接受种牛痘这一先进医疗技术的同时,当地民众的思想观念逐步走向近代化,思想近代化成为珲春地区近代化的开端和直接动力。

旗民杂居、汉朝杂处下的多民族共融格局,使得珲春地区的民众思想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开放性,使其接受西方思想观念成为可能。珲春牛痘局的设立,第一次将西方的先进技术带入珲春,当地民众受惠,且受到西方平等、卫生、科学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思想观念开始转变,在此基础上,珲春开始了区域近代化。

(四)珲春牛痘局的反思

珲春牛痘局的建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种时每年孩童百余口后渐多至三百余口,天花传染病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相对有效地控制,并引起了当地民众思想观念的转变,这是民众思想趋向近代化的重要表现,进而开始了珲春的区域近代化。但是,珲春牛痘局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种人痘和种牛痘受众均以上层群体和城市人口为主,广大乡村地区的人口未能广泛得到接种。相比起江南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下乡点痘体系,珲春地区牛痘局在运行过程中并没有有意识地深入乡村点种牛痘,致使牛痘局只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种影响是极其有限的。在牛痘局的实际运营过程中,出现了官员、痘师藉端索钱的情况,后期因经费拮据,出现了向种痘民众索要部分钱财的现象,这严重打击了民众主动接种牛痘的积极性。再者,珲春牛痘局一直存在资金不足的财政问题,特别是后期因为兵力需要,珲春牛痘局的津贴被迫裁撤,主要依靠本地自行筹款,所以它所取得的成果是极其有限的。

重大疫情的防治,绝不单单是医学、医术的问题,更是需要关注的社会思想文化问题。牛痘局作为防疫天花的重要机构,是天花防疫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而其本身又是西方先进科技传入中国的产物,携带着西方文化的因素,引起了中国传统社会思想文化的反思和转变,这对于疾疫问题的研究是有重大意义的。

猜你喜欢

珲春天花民众
韩美联合军演遭民众抗议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浅谈软膜天花
可怕天花如何感染人类?
圣诞礼物
天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