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抢跑式学前教育看学龄前教育应该培养的关键能力

2021-11-12绵阳师范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学前班能力孩子

■邹 青/绵阳师范学院

从成立之初,幼小衔接班就精准地捕捉到大部分家长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在普通的公立幼儿园里“学不到东西”,自己孩子就成了输在起跑线上的那拨人了。而应运而生的,以教授学龄前儿童各种学科知识的幼小衔接班就成了香馍馍。众所周知,小学是义务教育的起点。但是,在目前的社交网络上,随处可见许多学龄前儿童,在小学一年级入学之前,就已掌握1000-2000个汉字、100以内加减法、500个以上英文单词,赢得了许多的赞赏与掌声,父母往往以此为傲。于是,在整个学前教育特别是幼升小阶段,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未到起点就开始“抢跑”,一种“恐慌式抢跑”心态正在家长中间蔓延。

学龄前儿童到底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准备到什么程度呢?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中心,学前教育评价工作就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开展,人们以更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展开了各种研究。1967年,美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大卫·韦卡特想要知道提前教育行为是否会对孩子有更长期的影响,于是他和同事们开始了一项严谨的研究。他们选择的研究对象是美国密歇根州伊普西兰蒂地区68个极度贫困的3-4岁孩子。这68个儿童被分配到三种类型的学前班:传统型:反对任何提前授课,以游戏为导向(形式与国内大部分公立幼儿园很接近);高瞻课程型:高瞻课程模式源自美国,其核心在于主动参与式学习,与前述传统型类似,但是成人介入较多,孩子会在课堂中使用作业纸;直接教导型:老师介入很多,有很多的作业,注重阅读、写作和数学方面的教导,并使用习题纸,有测验和考试。最终结果表明,直接教导型一组的确在早期展现出一定的学习优势,但是这种优势会逐渐消失。更重要的是,专家们还持续进行了对研究对象15岁时、23岁时的追踪调查。到这两个年纪时,三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已无明显差异,但在社交和情感方面却呈现出显著差别。参与直接教导型学前教育的孩子,比其他两组的孩子有更加明显的叛逆行为,更容易受挫和受到情感的伤害。这类研究充分体现了学术界对学前教育效益评价的标准在逐渐转变。之前一度是看重儿童智力测试成绩的评价,片面追求智商分数而不顾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然而人们渐渐意识到,这样的学前教育评价方式,并不利于培养真正的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在这以后,不少国家甚至明令禁止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超前教育。

2019年,常年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周轶君走访了日本、芬兰、印度、英国、以色列等国家的部分学校和家庭,推出了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这其中最令人羡慕的、讨论度最广的,当属芬兰的教育。芬兰教育的秘密是什么?纪录片揭示了几个关键词:平等,自由,积极教育。这其中让人印象尤为深刻的是,直到小学四年级了,孩子们都没有应试考试,避免任何形式的竞争;教师更加注重挖掘和培养孩子自身的特质,比如富有同情心、有创造力、有好奇心,或者很善感。然而,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人均资源相当有限,很难做到像芬兰那样,无论一个孩子学习怎么样,哪怕未来无业,财政都可以保证他相对自由的生活。对于中国孩子来说,最公平的资源分配方式,就是公平竞争、多劳多得、鼓励人人创造资源。因此,一个国家的教育,必须要结合本国经验和实际,不断探索,才能找寻到既适合自身又利国利民的教育模式。

早在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应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这其中包括:培养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过集体生活;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那么,我们的学龄前教育应该培养的关键能力到底是什么呢?应该如何去培养呢?幼儿园是孩子们第一个接受正规教育的地方。他们需要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

笔者认为,首先是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是孩子们和外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婴儿时期,孩子们就开始牙牙学语,而3-6岁的孩子正处于语言能力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握住这个关键时期对孩子进行母语和英语的启蒙学习,能让孩子受益终生。根据语言习得规律,习得语言的顺序一般是听、说、读、写。在幼儿园,老师们可以通过教孩子们唱儿歌,给孩子们讲故事或者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这些看起来“整天都在玩儿”的方式让孩子们不断地吸收新词汇,在真实环境中感知词汇的意义,感受语言的韵律并尝试自己开口表达。孩子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新鲜词汇,而随着孩子们在幼儿园和老师以及小朋友们不断地尝试交流与沟通,他们可以很容易地学会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些词汇。在这个充满互动的环境中,孩子们的语言能力能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升。尤其是学龄前对孩子们的英语启蒙,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可以让他们轻轻松松地成为双语型学习者,在以后漫长的学习生涯中事半功倍。

其次是《意见》中提到的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概指人的大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涉及范围非常广泛。美国心理学家加涅(R.M.Gagne)曾提出5种认知能力:言语信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的能力);智慧技能(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的能力);认知策略(有意识地调节与监控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能力);态度(情绪和情感的反应);动作技能(有组织、协调统一的肌肉动作构成的活动)。孩子们在3-6岁时离开以家为主要学习环境的生活,进入学前班这样的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他们开始尝试着以个体的身份生活在集体环境之中,随时会遇到各种的困难与挑战,诸如如何照顾好自己的吃喝拉撒睡,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如何和小朋友们相处等。种种问题的出现可以有效促进孩子们去观察研究周边环境,不断地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这样的体验过程无疑能促进孩子们认知能力的快速提高。

学前班的环境是孩子们进入的第一个小社会。在学前班,孩子们首先需要学习如何与自己的同龄小伙伴们一起学习和游戏,并尝试与他们交朋友。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学会一定程度上处理自己的情绪。学龄前儿童的大脑还处于一个发育的过程,神经系统成熟度并未达到成人的水平,因此从生理上在情绪控制方面能力就较弱;另一方面,情绪也不仅仅与当下发生的事情相关,而是与生活经验和生活记忆密切相关。学前教育给孩子们搭建了一个社交平台,孩子们在这个特定的社交环境中开始认识自己,学习去解决与同伴之间的冲突,也尝试着与他人合作并构建自己的社交小圈子等。老师作为这个小社会的领导者,能否耐心地观察孩子们的行为和反应,安抚孩子们的情绪,引导孩子学会解决问题并处理自己的情绪,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然后是运动能力。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一概念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学龄前教育中,我们并没有特别重视去培养孩子们的运动能力。换句话说,孩子们的运动时间极有可能让位给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时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们早早地戴上了眼镜,而眼科专家们的建议往往会提及让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保证足够的运动时间。事实上,从小让孩子养成运动的习惯,学会一两门运动技能,以此爱上运动,无疑是为他一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龄前教育中应该广泛地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使孩子们真正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习者。

最后,保护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新能力,是学龄前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学前班的老师们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询问并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和想法。在面对孩子们的“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能富有耐心地启发孩子,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甚至能批判性地去看待问题,这无疑是对孩子们最好的教育。

因此,学龄前教育的主要任务绝不是极力增加孩子们知识的储备,更重要的是对孩子们关键能力的培养。很多商业教育机构将幼小衔接教育的功用无限夸大,引发家长的恐慌心理而对此趋之若鹜。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时常敲响在许多父母耳边的警钟。其实,父母和老师的教育理念才是学龄前孩子真正的起跑线。始终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充分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发展过程。作为父母,不急于看到学习的所谓量化成果;做为老师,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和潜能,并加以引导和培养,才是帮助孩子为起跑做好长足的准备。如果过分追求孩子在学前教育阶段获得的成绩,这样的教育难免目光短浅,缺乏后劲。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学前教育的抢跑问题,还需教育主管部门对抢跑式教育和部分学校教师私自加快教学进度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管,以保证学龄前教育真正注重培养孩子的关键能力,为以后的教育阶段做好充分而长远的准备。

猜你喜欢

学前班能力孩子
幽默故事
工资收入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取缔学前班,利耶?弊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