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应对创伤性事件引发的心理问题的工作案例探析

2021-11-12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辅导员案例心理健康

■何 蕾/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1994年8月国家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并清晰的指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开始,无论是我们的党和各级相关部门、各级学校都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摆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无论是立德树人,还是围绕关照服务学生,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养成理性成熟向上的价值观,都至关重要。高校承担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任务,我们的时代新人心理上能不能承受在建设中的困难、压力、挫折,能否勇于担当、开拓进取,是否有“爱拼才会赢”的豪言壮志,是高校一项永恒的课题。

一、案例背景

17年9月的开学报到那天,一个躲在妈妈背后的男生格外引起了我的注意,身材瘦弱的他拽着妈妈的衣角,从背后探出半个头,眼睛瞪着我看。我对他说:“你来啦,我猜你肯定是我们班的学生,我是你们的辅导员老师,我姓何,你可以叫我何老师,也可以叫我何导。”只见他点了几下头,又缩回妈妈的背后。在填写基本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不会用手机,手机里更没有QQ、微信等大学生常用的基本社交软件,我当时心里有种他是来自外星球的想法,但我微笑着,马上邀请他坐在身边,一步步教他打开手机、帮助下载基本、常用的手机软件,并帮他申请了QQ号,教他加入班级群,完成了报到手续。可随后安排寝室的过程中又非常不顺利,他和家人领了公寓用品和钥匙来到宿舍后,当看到有几个陌生的室友在,他放下东西,对妈妈说:“我不住这里,要不然我就退学”,说完就冲了出去,我们找到他时,他一个劲的摇头。见到这种情况,我把妈妈拉到一边,商量的结果是妈妈校外陪读一阵子,根据具体情况再决定后续处理方式。

二、案例事件

在与小李以及他的家人进行沟通交流后,我才知道,小学的他还是比较阳光、开朗的,中学后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受过校园欺凌后就开始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流。每年新生入校后,学院都会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根据学生测试的结果各指标的得分,小李自然也成了我的重点关注对象。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发现他会来得很晚,坐在教室的最靠边边的角落里,低着头,也不说话、也不看黑板。慢慢地他选择性的进一些课堂,我在查看课堂的时候发现:上课的老师点名要他回答问题,布置作业,他不会回答、也不愿意老师点他回答问题,他感觉大家都望着他,他很不自在。通过QQ或者微信给他留言,鼓励他多走进我的办公室,开始的时候,他总拉着妈妈一起,并且在办公室外面徘徊好久,进办公室后也是妈妈和我交流,他就低着头只发出“嗯、啊”的回应。结合心理普查结果和他日常的学习表现,我在第一次一成功约谈他的过程中,请来了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并提前告知心理咨询老师只能悄悄地观察我和小李的交流过程,不能让他察觉,否则就无法进行。小李同学进来后,我招呼他坐在我旁边,我说:“我教你拍照吧,很有意思的!”他没有拒绝,我感觉他脸上带有一丝丝的微笑,于是我就教他使用手机照相、录视频,要他在办公室拍一张我的照片,回去后通过微信传给我,他表示出有兴趣,并且很快和我配合完成了人生的第一张手机照片,就这样,他慢慢开始张口说话,话不多,还吞吞吐吐,要很有耐心的听他表述完一句话,时间大约需要1-2分钟,而且他还会时不时的注意周围,皱着眉头,眼神就像第一次见我一样,眼珠会上翻,和普通学生很不一样。这次交谈他离开后,心理咨询师老师告诉我,他是典型的受创伤性事件引发的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这类人喜欢自我封闭,不喜欢人多的地方,不爱热闹,如果稍微有看到别人的脸色或言语上对他不欢迎,他马上逃避或回避。于是,我开始从网上查阅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相关知识,观看有关影片,单独和她的监护人,也就是他的陪读妈妈了解他的过去,近期家庭生活情况,通过家长表达我希望他多找我聊天的想法,并且安排两个可靠的学生干部多关心他,帮助他解决一些小问题,他似乎很乐意接受我和我的建议,也愿意让安排的两名同学教他基础电脑知识操作。从最开始不能离开妈妈的陪伴,接下来,他能主动来我门口瞧我在不在,在的话他就进来,不在的话他就离开了,而这之后妈妈来得次数越来越少,到后来,他能主动走进我的办公室,发现我不在,他就坐在我的办公桌旁边等我,发微信告诉我,他在我办公室;从最开始来办公室不说话,听我和妈妈交谈,到后来进来后告诉我他的书包丢了,为什么一天老是遇到同一个人等很多普通学生都不提出的问题,因为我的每次帮助、解答、支持,他都感觉我是理解他的,而不是他在无理取闹。这些变化都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感受到只要用心辅导,学生的点滴成长是越来越明显了。经过三年的相处,现在的小李由之前的胆小回避、到后来能大胆地走进老师的办公室寻求帮助,解决问题。而且,通过鼓励和同学的帮助,他选择经过毕业重修,弥补大学缺失的学分,并于今年6月顺利地拿到了大学专科毕业证,毕业后在一家造价公司做简单的文件收发工作。虽然他现在还会时不时用微信发来一些常人觉得小儿科的不是问题的问题,我只要耐心和他说出我的想法和建议,他就会乐于接受,并回复我说他会努力做到的。

三、案例分析

在高校中,凸显或隐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比例越来越高,来自高考的压力,甚至在学校受到的心理和身体的双重打击,又不与好友和亲人诉说,只是将自己掩埋在黑暗里,漠视甚至无视周围发生的一切。他们来到陌生的大学,当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老师不能一味劝说学生家长办理休学或退学,而是应该寻求专业帮助,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帮助他减轻压力,鼓起勇气,慢慢恢复生活和学习的自信,让他感受到,身边有人愿意和他交流,愿意和他做朋友,不是将他区别对待,增强他的信心和活力。同时应发挥朋辈效应,鼓励同学们平等的对待心理有问题的同学,不另眼相看,让他有信心融入班集体,这样一点点的关心、肯定和引导,最终让他沐浴在阳光下,自由的呼吸新鲜空气。

四、案例启示

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充分发挥辅导员助理、班级心理委员、团学干部的帮扶作用,不能忽视任何一位学生的异常举动。严格落实心理危机干预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安排、早预防、早控制的“五早”预警机制。遇到学生有心理问题,不能拒之千里或者麻痹大意,更不能让学生认为老师不理解、不包容他们,视他们为异类。

同时,辅导员老师应该俯下身,善于倾听、善于观察,并制定合理的干预解决方案,不能贪求迅速的解决问题,往往一个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情况有所改善,周期是很长的,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同情心才能帮学生慢慢地走出心理阴影,同时,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发挥朋辈效应,也是有效处理心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五、教育案例反思

(1)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先做朋友,再做老师。辅导员要把工作做到学生心坎里,首先必须先做学生心目中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得到学生心里的认同感,双方之间有信任的基础,辅导员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此次案例中,小李同学在报到的第一天就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老师,通过辅导员的亲切问候,教他使用手机、解决宿舍问题这一系列的举动,在他的心灵深处已经萌发了信任的种子,辅导员没有觉得他与其他学生不一样,并且通过后来的一些举动,如拍照、发微信,丢失书包后的指导这系列的行为认知治疗,他感受到了辅导员的赞美和肯定。

(2)要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心理学研究表明,观察者影响被观察者,当辅导员以欣赏和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学生时,收到关注的学生会越来越优秀,反之亦然。在这个案例中,辅导员从一开始就对这个学生表现出高度的关注和认可,这使他发现了自己的有点,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当他学会拍照,辅导员及时表扬了他;当他学会用微信发信息和图片,辅导员给他点了赞,他在这些肯定和赞誉中收获了自信和人生的奋斗目标。

(3)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与家长要充分的沟通,详细了解学生的过去,共同制定疏导方案,让家长全过程参与,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积极联系心理咨询老师,从专业角度进行或提供心理危机干预。

(4)要主动地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为准确做好心理辅导打下理论基础。此案例中,回避型人格障碍属于精神心理科的C类人格障碍,是比较难治疗的。一般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去治疗。作为辅导员的我能做的就是对其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同时鼓励他的家庭、他的同学和朋友多多理解和支持他,这些措施都能起到非常好的帮助作用。

(5)辅导员要善于倾听和交谈,尊重学生的隐私。对于心理有问题的学生,他们的内心敏感细腻,辅导员更要有充分的耐心倾听他的诉说,更要注意其谈话时的情绪变化,充分尊重学生的隐私,不能轻易的否定一个学生,更不能轻易放弃一个学生。

(6)辅导员要善于发动辅导员助理、学团干部以及普通学生参与到班级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来,发挥朋辈辅导的独特优势,让具有相近价值观念、经验和生活方式的学生实践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理念,就像“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一样”,有时收到的效果会更好。

猜你喜欢

辅导员案例心理健康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