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营:护航“优生态” 引得群鸟来

2021-11-12

山东人大工作 2021年5期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东营东营市

2020年6月,东营市观鸟协会志愿者例行巡护时,在市图书馆附近的高压线塔架上发现了一巢东方白鹳,巢内至少有三只幼鸟。“这是我市首次在城区发现东方白鹳‘安家产子’,候鸟变留鸟,说明我们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市观鸟协会会长郭建三激动地说。

5年5部法,用法治力量守护碧水蓝天

东营湿地资源丰富,总面积45.6万多公顷,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湿地率高达41.58%。但由于种种原因,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东营湿地面积萎缩问题比较突出,湿地保护与农业生产、水产养殖、石油开发、城镇建设等矛盾凸显,守护好黄河三角洲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肾”迫在眉睫。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关注到湿地保护问题,积极为守护地方生态环境履职尽责。

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立法计划,2017年出台全省首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为保护和管理好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维护好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法治保障。2018年围绕“湿地保护”这一专题,常委会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制定出台了《东营市湿地保护条例》,全面加强东营的湿地保护与管理,促进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安排部署后,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制定出台《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条例》,探索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新路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东营智慧。

此外,围绕广大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环境问题,常委会还制定出台了《东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东营市海岸带保护条例》,用法治力量守护好碧水蓝天,维护好人民福祉。

持续监督重点突破,贯彻落实不打折扣

“仍有部分工业企业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或污染治理设施未正常运行,存在废气直接排放等违法排污现象,一定要严查严办。”

“群众对畜禽养殖异味问题反映强烈,要想办法尽快解决,给群众满意答复。”

现场直击问题,当面反馈意见。近年来,这样的生态环境现场督察,市人大常委会已经组织过多次。同时,常委会还通过组织代表专题调研、听取专项工作汇报、开展满意度测评等综合监督方式,多管齐下、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全市生态环境改善。

水是城市的灵魂。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的目标定位,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助力东营打造优质水环境、水生态。重点围绕“湿地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每季度开展督查调研,深入查找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督导推进问题整改。自2020年以来,常委会共开展“湿地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专项督查调研5次,形成调研报告5篇,附问题清单及整改方案5份,共提出问题43个、意见建议27个,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高质高效推进实施。

效果初显脚步不停,守护生态环境永远在路上

环境好不好,鸟儿最有发言权。近年来,东营市仅在城区就发现了200多种鸟类。东营市境内、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之外,东方白鹳营巢总数由2017年的36巢增至目前的60巢。“湿地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东营已贯通水系11条,修复和新增湿地3774公顷,提升改造公园游园18个,新增绿地面积151公顷,中心城绿化覆盖率达到42.3%。

2020年,《2019年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名单公布,东营市荣膺“2019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称号。

2020年12月5日,《人民日报》刊文《候鸟恋上入海口》,为东营扛牢入海口责任、加强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的实践点赞。

2021年,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发力,开展多项重点工作助推东营打造“优生态”。立法方面,计划制定《东营市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修复条例》,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完善、更有力的法治保障。监督方面,将继续围绕“湿地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每季度督察调研,同时,听取审议市政府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并深化“油城环保世纪行”系列活动,聚力推进生态环保状况持续改善。

猜你喜欢

黄河三角洲东营东营市
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C919大型客机106架机转场东营试飞
AN EVALUATION OF GREEN MANAGEMENT INNOVATION SYSTEM BASED ON FUZZY COMPREHENSIVE METHOD
The 18th century of America in the Autobiography
分类讨论思想
黄河三角洲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氮的差异研究
尚小勇作品选
生态视阈下的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发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