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沫若儿童教育思想对当前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启示

2021-11-12李昌云西华大学

长江丛刊 2021年18期
关键词:郭沫若儿童家长

■曾 英 李昌云 李 艳 吉 玲/西华大学

一、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家长忽视家庭教育

一个人的成长是离不开教育的。这里的教育包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这三种教育中,家庭教育处于基础地位,是做好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保障。因为家庭环境、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影响是一辈子的,是长久的。只有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在未来成长得健康和快乐。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每个孩子从一生下来,就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呆在一起,父辈祖辈哥姐等家人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语以及行为举止,都时时刻刻在感染和熏陶着孩子。但是,在我们所接触到的家长中,我们发现,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发展中的作用。虽然有的家长看到了教育的作用,但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学校教育而不是家庭教育。比如,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幼儿园、中学、小学等学校的事情,与家长似乎关系不大,家长只需要送孩子去学校、给足生活费学费就行了;有的家长借口自己工作忙、要出差、要摆摊、要打麻将等,没有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习;还有家长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些空洞无用的东西,在孩子的发展中不管用;甚至,还有家长认为,参与学校的工作是多管闲事或者帮倒忙。

(二)家庭教育忽视儿童的心理特点

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儿童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心理需求,这些心理需求是应该得到相应的满足的,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在成年以后可能会出现一些消极的个性心理特征。比如,有的家长不顾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发育情况,强迫孩子三个月学站、九个月学走路、一岁学写字等等,这些忽视儿童心理特点的做法会造成孩子身心发展的严重失衡,导致孩子出现脾气暴躁、情绪焦虑、性情冷淡、遇事退缩等现象,还可能会出现拒绝上学、厌恶学习、交际困难等问题。可见,家长了解并重视孩子的内心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而言,好的家庭教育是充分满足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当孩子遇到想不通的问题时,家长能给予充分的鼓励与恰当的关怀,提升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健康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当孩子期末考试失败时,有的父母在外面打工,不知道具体情况,不能给予足够的鼓励和及时的引导,孩子会逐渐产生挫败感和习得无助感;有的父母在孩子做错事情时,要么采取严厉的批评,要么忽略孩子,会让孩子产生不能胜任的自卑感;在教育孩子时,有的家长忽视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错误地认为树大自然直,于是对孩子放任自流,听之任之。

(三)家庭教育缺乏恰当的方式

今天的家长很多都不是专门的教育者,不仅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还缺乏恰当的教育方式。比如,有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就是书本知识学习的教育,书本知识学习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多读书、多做作业,上各种补习班、培优班;还有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就是让孩子课外上各种辅导班,于是晚上、周末给孩子安排大量的音乐、美术、钢琴等课程;还有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就是给孩子提要求,如要求孩子必须吃这样(自认为有营养)、要求孩子用某种方法学习(隔壁谁谁谁成绩好,就用的这种方法)。有的家长采用专制型的教育方式,忽视孩子的兴趣、爱好,粗暴地帮孩子做一切决定,不理会孩子的真实思想,有的还会经常高声规范孩子的举动、否定他的想法。这些做法会使孩子长期处于恐慌之中,无法表达自己,唯唯诺诺,失去自信,不会去尝试新事物。同时,为了发泄不满,这些孩子可能会转过身去欺负比自己小的孩子,把不满发泄到别的小孩子身上。有的家长采用放任自流的教育方式,只做自己的事情,不关心孩子,不与孩子沟通交流。溺爱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孩子有任何要求,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无论合理与否,有的家长都会没有底线地尽量满足。如果孩子总能得到满足,从来没有被拒绝过,他的抗挫折能力就无法得到锻炼,这样的孩子一旦遇到问题就容易产生强烈的挫败感,渐渐形成孤僻、任性、自私等性格缺点。有的家长会过度保护孩子,注重孩子表面的需要,忽略孩子内在的需求,使孩子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发展。比如,当孩子想跑、想玩时,有的父母会因为害怕孩子受伤或弄脏衣服而禁止他去跑去玩;当孩子想与小伙伴分享玩具时,有的父母会因为担心孩子弄坏玩具或没有时间而禁止他去分享;长此以往,孩子便会养成不愿意动的习惯、不会分享的技能,身体健康将会影响,社会行发展也必然受到阻碍,无法面对困难。这些过分的行为干预会妨碍孩子潜能的发展。

二、郭沫若儿童教育思想与家庭教育的契合

(一)重视儿童教育和家庭教育

郭沫若曾在一封家信中阐明了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到,人在幼年时代接受教育是最合适的时机,这就像建高楼大厦时打地基,地基越牢,高楼越稳;如果儿童时期接受了不良的教育,长大后就会一事无成。后来,郭沫若谈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培养儿童的工作并不只是幼儿园、中小学等的责任,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教育儿童,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个人,都有责任。儿童正处在求知欲最强的时期,凡是他们接触到的环境和人,都会对他们有影响。好环境出好儿童;儿童的坏习惯,都来自于周围的环境和成人。郭沫若认为,成年人都应该成为儿童学习的榜样;家里的父母有义务教育子女,哥哥姐姐有义务教育弟弟妹妹;家里的子女有权利接受父母的教育,家里的弟弟妹妹有权利接受哥哥姐姐的教育。他的家庭教育观是双向的。郭沫若谈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儿童的学前早期教育,可以启迪儿童的智力,能唤起儿童对未知领域进行了解、探求的欲望,这种欲望是促进儿童今后学习的动力。

(二)教育要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

儿童接受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儿童心理活动的过程。要使儿童主动接受教育、学习知识,教育就要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郭沫若认为,教育儿童的时候一定要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了解儿童的兴趣、爱好,引导儿童自主学习,尊重儿童的竞争心、好胜心和自负心。他曾经具体分析了儿童的年龄特点。他说,每一个儿童都有很大的可塑性,象一团粘土似的,要想塑成什么样就可塑成什么样。郭沫若还看到了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他发现,到了一定年龄,儿童的自觉性,有的未萌芽,有的正在萌芽,萌芽与未萌芽都需要成人的引导和启发,促进他们自觉成长。他认为,人们在自然天赋上是大致相同的,人的智慧是大致平等的,人的发展主要看后天的教育和培养,特别是与儿童时期的保教工作关系很大。他主张及时教育儿童,他认为,一个人的儿童时代就是他的春天,教育者应在春天抢着播种。

(三)注重启发和因材施教

郭沫若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不是强制与被强制的关系。他主张,在儿童家庭教育中要抓住儿童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启发诱导。启发教育可以激发儿童的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也易得到儿童的喜欢。郭沫若推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他重视对不同儿童的个性和特质进行开发;在儿童家庭教育中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的儿童,这不仅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

三、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建议

(一)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学校、社区等要引导家长认真学习《关于印发〈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的通知》,让家长从思想上认识到开展儿童家庭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同时,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平台等做好宣传工作。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的宣传活动。各级妇联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组织网络,把宣传工作深入到城乡广大家庭,做到家喻户晓,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使广大家长真正认识到开展家庭教育的意义。

(二)学校等教育机构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家庭教育指导,也叫家长教育,是以儿童家庭为主要对象的,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指导活动。学校等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总体来说是为了家庭教育指导人员更好地了解各年龄段的孩子并掌握家教指导策略,主动地、灵活地、创造性地、有效地开展指导活动,通过亲子关系沟通、儿童身心保健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家长掌握和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和质量,营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和谐家庭氛围。

为此,学校等教育机构可以通过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开设家长园地、开展教育开放活动等方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首先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人才观。家长的儿童观是指家长对儿童的看法、观念、态度,其内容自然也就涉及对儿童的权利与地位等问题的看法。同时,要帮助家长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儿童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儿童保护和教育法律法规的知识等,以增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

(三)搭建家长自我教育平台,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家庭教育是在儿童所在的家庭中进行的,进行教育活动的是以父母为主的家长,而不是其他人,家庭教育指导是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子女的教育,是为家长提供帮助和指导的教育。但再好的家庭教育指导都必须通过家长转化为家长的教育行为才能有益于孩子,任何指导者都不能替代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所以,搭建家长自我教育平台对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可以依托互联网,大力打造家庭教育咨询平台、教育平台等,让家长可以方便获取家庭教育资讯,解决家庭教育问题,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猜你喜欢

郭沫若儿童家长
印象·郭沫若纪念馆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二)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一)
家长错了
山茶花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
六一儿童
犯错误找家长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