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航新时代国际传播新征程

2021-11-11

传媒 2021年20期
关键词:话语总书记

中央宣传部副秘书长 郭义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传播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传播工作,做出战略擘画、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做好国际传播工作,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从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进展成效中深化规律性认识,从认清形势任务中增强做好国际传播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从深化国际传播实践中探索研究外宣理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树立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中国外文局局长 杜占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反复强调并亲自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作,特别是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以大思维大战略鲜明指出了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任务与方向,将我们党对新形势下开展国际传播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是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一要聚焦首要任务,增强国际传播工作的思想性;二要完善战略布局,增强国际传播工作的系统性;三要推动话语建设,增强国际传播工作的融通性;四要创新传播策略,增强国际传播工作的实效性;五要深化理论研究,增强国际传播工作的前瞻性。

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金湘军: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起始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为做好城市对外传播指明了方向。天津将主动融入国际传播大格局,深入挖掘城市外宣资源,把天津的发展成果、营商环境、社会民生、文化底蕴、生态建设等有机融入一个个鲜活的中国故事、天津故事中,让世界更加近距离地了解开放的中国、现代的天津。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 高岸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不仅极具中国智慧,也极具世界意义。要充分认识传播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殊重要性,加强基础性、战略性研究,深刻把握总书记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积极构建总书记思想的对外话语和叙事体系,全面加强总书记思想的生动传播和文明互鉴。外文局愿进一步加强与各高校、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共同做好总书记思想的国际传播研究,为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國形象、塑造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国大党领袖形象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撑。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党委书记 杨平: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就要构建中国特色话语,做好话语体系顶层设计;着眼融通中外原则,增强话语体系传播效能;重视翻译能力建设,提高中国话语对外翻译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保障话语体系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可持续发展。

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陈法春:提高国际话语权,在党的十八大以来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已经进入了创造性构建的新阶段,要加快创新对外话语体系,着力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积极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构建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 向波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已经提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大学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主体。如何塑造和传播大学良好形象,向世人展示一个大学的传统与现实、文化和精神、发展与贡献,是一个大学增强软实力、形成强大综合实力的需要,也是一个大学获得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大学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文化资源、高层次人才资源、国际伙伴网络资源等,这些为中国大学讲好自己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媒体新技术呈现裂变式发展,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使得世界形势更为复杂。在这一背景下,以人才培养、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大学在国际传播中能够以不同于政府机构、官方媒体的角色广泛参与到全球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当中,承担起沟通中外、连接世界的重要责任。

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院长、少将 徐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传播要高度重视翻译问题,需要准确把握总书记重要思想,推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概念的权威翻译,用好外文缩写和翻译,并通过多元创新的方式方法多角度宣介阐释总书记的重要理念,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胡百精:高校要承担起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重任。构建国际传播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培养以文化为导向,基于学科交叉、具有实际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这是高校和主管部门的工作重心所在。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在新闻、外语、国际政治、法律等专业着力培养国际传播人才,过去10年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天津市外办党组书记、主任 栾建章: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际传播旨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要从中国的需要和国际社会的需求出发,树立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效果导向,面向“身边的国际社会”,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共”理念,充分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和世界意义。

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 陈实:舆论引导是国际传播领域的重大课题,做好这项工作在当前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舆论环境,一线媒体人员和国际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要兼具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度与前沿相结合、中观与微观相结合、数据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总结新形势下提高国际舆论引导能力的方法与路径,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中国外文局将在各方支持下,努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周庆安:高等教育的国际传播是一个全球身份认同的构建过程。高等教育国际传播理念源于故事,这涉及高校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知识生产能力,关系生产能力和行动生产能力。高等教育国际传播理念也源于问题,高校国际传播应回应全球问题、时代焦虑、社会矛盾、国家主张、个人命运、学科前沿,要重视国际传播的理念塑造点以及理念的传播方略。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 杨蓉蓉:对外国留学生的中国文学传播要肩负起“诠释中国”的职责,让外国留学生在生动的语境中更好感受中国文化,更加了解中国人。我们可以借助文学作品来搭建一个让外国留学生了解中国的桥梁,选择一些兼容东西方审美、更易于留学生接受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为他们进行剖析解读,通过不同人物与不同作品风格构建的群体景观来展现中国文学的整体风貌,以动人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为主线,在更为广阔的文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的跨学科视野中呈现文学世界中的中国社会与中国人。

(本期微观点摘自第七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嘉宾演讲内容)

猜你喜欢

话语总书记
画与理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时局图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话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