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21-11-10于程程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1期
关键词:名著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摘要: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中外名著,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语言水平和鉴赏能力有所提高,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思想上也得到了良好的熏陶。然而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名著阅读普遍存在着消极态度和功利心理,名著阅读教学并未收到应有的效果,从而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形成了制约。本文以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背景,对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意义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以此能够为改变当下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名著阅读教学;创新阅读方式

引言

在新课标将名著阅读纳入中学语文教学范畴之前,名著阅读就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了部分家长和教师的关注。教学实践表明,喜欢阅读文学名著的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普遍较高,在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语文思维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乃至于汉语阅读语感方面都要好于其他学生。然而在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大部分家长和教师仍然没有将名著阅读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出现了诸多问题。

1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名著阅读教学急功近利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育的意义不再只是教学生读书写字,具备基本的语文常识,而是以强化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为己任,围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展开教学。然而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对于名著阅读教学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应试的阶段,也就是常说的“考不考”。考试会考到的内容,就认真教,认真学;考试不考的内容,就是“拓展阅读”,甚至“看闲书”。尽管应新课标的要求,语文考试中普遍增加了与名著阅读相关的内容,但这并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对名著阅读的高度重视,反而在教师和学生中形成了各种应付试题的策略。如教师考前组织学生集中突击复习“押题”,对可能会考到的名著内容进行整理编辑,发到每个学生手中,这样学生即便没读过原著,也能应对考试。当急功近利的风气在名著阅读教学中蔓延开来,名著阅读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学生在考试中能够回答相关问题,也确实通过突击掌握了一些名著知识,但名著阅读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方面的作用,却完全没有发挥出来。

1.2学生阅读名著态度消极

由于学生阅读名著主要是出于应试的考量,为了考试,不得不学,这导致了学生在名著阅读教学中的态度往往是比较消极和被动的。教师照本宣科,将名著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机械学习,缺少思考过程。这样的名著阅读,完全停留在表面,学生面对名著,脑海中只有“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考试要点”,而对于作品字里行间流淌出的优美意境和真挚情感却无暇感受。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学生对名著阅读失去兴趣,甚至引起反感,这对于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和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极为不利的。

2名著阅读教学的意义所在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精神交流。文学名著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情感表达,浓厚的文化气息,高超的语言技巧,能够极大地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学生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学习保尔·柯察金坚韧不拔的意志,在《朝花夕拾》中感受鲁迅童年的生活,在《昆虫记》中漫步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文化情操也得到了陶冶。不仅如此,名著阅读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比如学生看到王羲之的事迹,从而对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看到达芬奇的生平,从而开始喜欢美术,阅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就萌生出了当一位昆虫学家的念头等等。

3名著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3.1引导学生独立阅读

名著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与其他语文教学内容一样,肩负着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任。而要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独立阅读。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在思维上还比较缺乏独立性,在阅读过程中对教师依赖较多。对于这一点,教师要敢于对学生放手,鼓励学生独立阅读名著,遇到看不懂的地方,不要急着问教师,而是自己先思考一下,这个人物为什么这么做,那种现象为什么会存在。在学生思考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要等学生说出自己思考的结论,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思维,进行相应的引导。这样做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独立阅读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对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错误观念予以纠正。并将中学开展阅读工程和整本书阅读等活动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条例全面表现出来,强化各项基础条例在学生名著阅读指导中的作用。

3.2改变传统阅读方式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快,“快餐阅读”在初中学生比较流行,从而养成了学生浮躁缺乏耐心的不良阅读习惯,也影响了名著阅读教学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打破传统阅读方式的束缚,通过阅读方式的创新,逐渐改变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能够沉下心来阅读名著,并逐渐喜欢上这样的阅读感觉。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阅读活动,给学生充分交流阅读体验的机会,以及展示阅读心得和阅读能力的舞台,把枯燥的阅读变得生动起来。还可以通过放映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组织学生观看并讨论,在讨论最热烈的时候引用原著内容,吸引学生去观看原著,与影视作品相比较,以印证自己的观点。为提升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还应对学生进行具体化指导,通过一系列读书交流会和读书报告会使得学生详细的了解自身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积极改善传统阅读方式对学生名著阅读思维的限制,借此具体化指导在学生名著阅读中的推动作用。

3.3加强师生教学互动

要带动学生阅读名著,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养成阅读经典名著的习惯,在语文教学中多引用文学名著中的名言,在课堂上营造阅读名著的良好气氛。教师对于学生阅读名著的引导要有针对性,结合语文教学需求、学生阅读偏好以及文学名著自身特点,为学生推荐与初中生阅读兴趣相适应的作品。教师也可以和学生共同阅读一部名著,在阅读过程中做好阅读笔记,并定期交流阅读感悟。在与学生的阅读交流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仅是引导者的角色,同时也是一个分享者和倾听者,是学生的“书友”。此外,教师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建立媒体账号,将学生的读书体会编辑成文章发布,相当于教师扮演了“编辑”的角色,开设了一个“阅读名著”的专栏,而学生们都是“投稿人”。这些方法都能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促进名著阅读教学的发展。由于不同学生的名著阅读思维存在一定差异,这就应根据学生阅读思想表现情况对其开展差异化指导,并结合学生对各类名著的实际阅读情况融入符合相关教学的批判性思维,在强化学生自身思辨阅读落实程度的条件下及时调整相应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还应强化教师对学生实际阅读的评价力度,保证最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严格按照最终评价结果对实际教学和学生名著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僵局进行有效调整。

结语

名著阅读教学作为新课改后加入语文教材的全新教学内容,至今仍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这就需要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积极探索名著阅读教学的实现途径,敢于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将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到经典名著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年忠.浅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10)

[2] 周小英.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研究[J].  中华少年. 2020(05)

[3] 李艳梅.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探究[J]. 求知导刊. 2020(37)

[4] 付仲玲.经典名著阅读对初中语文学习的作用分析[J].  求知导刊. 2020(27)

作者简介:姓名:于程程,出生年月:1993年5月,性别:女,籍贯:山东潍坊,民族:汉族,最高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单位:潍坊新紀元学校,邮编:261200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批注法在初中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智慧课堂环境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名著有效阅读教学的模式解读策略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及对策探究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