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山人为山水而歌,为生命而鼓

2021-11-10郑友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红水河马山建业

郑友

山水相依,生命不息。红水河孕育了壮乡丰富多彩的文化,文化又反哺了这些山水之民,塑造出壮乡子弟与自然相处之道。通过那一首首歌、那一道道鼓声,马山人看着他们的家园,亦是在关照他们的生命。红水河南岸,在马山人心中的山水与生命似乎早已有了方向。

山一程水一程,故园有此声

“盘古开天地,欢喜是唱歌。富人与穷伙,认定个快乐。”山峦起伏、万物有差,造物者似乎把人与他的一切用无形或有形的符号刻在了大地上,世界因此而丰富。流传千年的壮族三声部民歌亦是在抑扬顿挫的歌声中,表达出生活的丰富内容和情感。

从唐末开始,红水河流域的壮族民歌从一声部发展到二声部。而到了明代,二声部升华为三声部,在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的古零镇、加方乡等地区传唱,后在红水河流域其他地区盛行,有明确记载的壮族三声部民歌传承人到如今已有五代人。

第四代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传承人温建业早已接下了他父亲温桂元的衣钵。但回想起小时候对壮族三声部民歌的感受,温建业只觉得很烦。

7岁独自一人离家到县城读书的温建业,由于和父亲接触很少,对壮族三声部民歌一无所知。“每年放假回来,发现家中总是站满了前来找父亲对歌的人。他们一落脚,就能在家里唱上几天几夜不停歇,父亲的兴头也很足,不眠不休地和大家对歌。”他说道,“无论我走到哪,都有歌声跟随在身后,没有片刻安静,所以当时的我根本就没法静下心来欣赏这些山歌。”

1997年,温建业回到了家乡教学,并与父亲一起生活。慢慢地,温建业在父亲的歌声里,听出了喜怒哀乐。他说,“父亲他老人家一辈子的述说,似乎都是用山歌来表达的,听起来特别的情真意切。”

壮族三声部民歌将壮乡人的日常生活全都装进了歌声中,劳动耕作、欢朋迎友、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等,在壮族三声部的歌词中记载着,悲欢离合在此起彼伏的歌声中变得鲜活。这吸引了温建业对壮族三声部民歌的兴趣,而后开始向父亲温桂元学习。

在父亲温桂元的指导下,温建业克服了习得古壮字的困难,同时也将壮族三声部民歌的曲目进行整理编谱。温建业说道:“在2000年前后,我动员安善村的每个屯的歌队聚在一起比赛,很多人积极参加,取得很大的成功。从那之后,我就带着我的父亲母亲和其他歌手,将壮族三声部民歌带到舞台上,壮族三声部民歌才真正地开始被世人了解。”

2008年6月7日,多声部民歌(壮族三声部民歌)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次年6月,温桂元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声部民歌(壮族三声部民歌)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只有小学文化的温桂元健在时已整理和创作了上千首壮族三声部民歌。在那之前,人们唱的壮族三声部民歌主要是一些红白喜事的礼数歌。温桂元则是把这些民歌加入一些现代元素,还给民歌划分了种类,如婚宴歌、爱情歌、公益歌等。

温桂元为了让壮族三声部民歌能流传下去,把大儿子和大儿媳妇培养成了他的得力弟子,并且把三声部民歌的歌唱技艺传给孙女温百灵。

在多方的支持下,安善壮族三声部民歌传承基地在温桂元家挂牌成立,每年免费举办壮族三声部民歌培训班,同时温建业在附近的两所小学开设壮族三声部民歌课程。目前在安善村,会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人年龄最小6岁,最大的超过80岁。

斯人已去,文化传承的脉络依旧不变,源远流长。2003年,温建业的农家乐开张。在农家乐的院子里有一处舞台,几张简单的木凳,一块长方形黑板,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那里。农忙时节并没有人来学习,却听得见依稀歌声在耳边环绕,分辨不清是歌声还是那山间的风声。

在舞台旁边展示馆中,收藏着温桂元创作的《勉妮学山歌》。在壮语里“勉”是男孩的意思,“妮”就是指女孩。温桂元“孩子都会唱山歌”的希望,兴许已经在红水河畔悄悄地生长,等待着绽放。山一程,水一程,走过无数的地方,看过许多风景,但每当我回头看去,那片山水之间的故园,仍有着属于我们的声音。

会人生之鼓,敲响生命之音

天地之间,万物繁衍生息,看似纷繁复杂,却在冥冥之中有着属于他们的风格,既有如壮族三声部民歌之温婉,亦有如壮族会鼓的阳刚。

壮族会鼓习俗始于宋末元初,盛行于清代,最初的功能是驱鬼镇妖、外袭警报、祈求吉祥。壮族会鼓演奏发展到现在少了鼓点的爆裂感,多了变化。每逢新年或重大节日,壮族会鼓赛鼓是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形成了“无人不知鼓,无庆不敲鼓”的局面。在许多奋击会鼓的鼓手中,神采飞扬的韦建廷总是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小时候就对会鼓产生了兴趣,9岁就开始学打会鼓了。” 逢年过节或是喜庆丰收的时候,马山县白山镇大同村的人们便敲起锣打起鼓。韦建廷学得非常认真,回到家没有鼓练手,就用筷子在桌上学习击鼓的姿势和动作。在前辈的指引下,韦建廷很快掌握了混打鼓、狂欢鼓、舞龙鼓、扁担鼓、花灯鼓等多种打法,并在壮族会鼓中不断创新击打套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同时,木匠出身的韦建廷也是优秀的壮族会鼓制作工匠。他发现会鼓制作方法不同、材料不同,鼓声则千差万别。只有原生态的壮族会鼓,才能敲击出震撼天地的声音。

制作好的壮族会鼓,原材料需选取生长时间长、木质较坚硬、粗大的樟树、枫树和木棉树等原木,将其凿空成鼓仓,在鼓仓两头盖蒙上牛皮并钉稳,用竹篾或铁丝从四周拉紧定型。

“会鼓与其他牛皮鼓的不同之处首先就是用的黄牛皮是不去毛的,同時鼓仓并非由木板拼接而成。”韦建廷指着他的大大小小的会鼓跟我们介绍道,“以前的会鼓是用树干已经中空的老树来制作鼓仓,发出声音更加纯粹、洪亮,震撼人心。”

音质好的鼓在会鼓比赛中能让鼓队更有获胜的机会,然而比赛更加考验鼓队的默契配合。会鼓比赛中,会鼓是主角,多人协作,节奏整齐,鼓声传遍四面八方。锣和镲是配角,声音清脆响亮,点缀鼓点。哪个队的鼓点变化多、鼓声最浑厚、击鼓时间长,便是会鼓比赛中佼佼者。

韦建廷16岁时就已经是村里的实力鼓手,跟随大人们到各村屯巡游表演。后来因为时代原因而停止了打鼓。如今他已将近古稀之年,依旧坚持着壮族会鼓的制作与培训。“我在做的是小的会鼓,做好之后放到村里的壮族会鼓传习基地。”当我们来到韦建廷的家中时,韦建廷和他的爱人正在一起给会鼓蒙皮、打钉固定。

“像现在人比较少啦,一个人也做不来会鼓,小的两个人可以,大的甚至像推着走的长鼓需要5个人以上一起才能制作。”韦建廷指着放在客厅里的鼓说道,“这些都是我做的会鼓,大鼓和小鼓分别有26面,大部分放在传习基地和学校里了。”

为方便到学校教授壮族会鼓习俗,韦建廷将许多小鼓放在了几所学校中。与体育课结合在一起,每周每所学校一节课,壮族会鼓习俗已成为了马山县学生特有的体育项目。

“现在的孩子并不是像网上所说那样叛逆、难以沟通,他们只是需要不同以往的、另一种的情感表达方式。”当年的热血青年如今已成为传道授业的长者,韦建廷说道,“我想,壮族会鼓习俗的传承,在他们这一代是有很大希望的。他们有活力与激情,而这正是能敲响会鼓的原因,壮族会鼓讲求团结合作的精诚之力与强大的生命活力。会鼓教会我这些,我也想把这些传下去。”

告别马山,车子在路上飞驰,我的心里却又再一次浮起那祖祖辈辈一直在追寻的问题。“我是谁?”亘古不变的追问驱使着我们前行,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理解永远在刷新。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薪火相传是唯一的方法,而我们要选择的是,将什么传承下去?是那一首首歌?还是那一面面鼓?或许马山人早已有了答案。

猜你喜欢

红水河马山建业
红水河之百里画廊
精神的落实与远游
再见情敌,十年烟云爱也悠悠恨也悠悠
命悬一念
红水河有三十三道湾
摘葡萄
青海湖游记
苍马山之韵
侥幸心理让他锒铛入狱
季建业贪腐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