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寺庙庭院树木多样性分析

2021-11-10刘大伟谢春平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1年10期
关键词:寺庙庭院相似性

刘大伟,严 威,2,梁 成,谢春平

(1.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23;2.扬州市公安局江都分局塘头派出所,江苏扬州,211400;3.云南省公安厅环食药侦总队,云南昆明,650224;4.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广东湛江,524088)

寺庙等宗教文化场所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宗教场所营建和保护的人工或自然植物群落是生物文化景观的主要实例,而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文化实践得以维持[1]。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将宗教文化场所拥有的植物群落景观定义为“对人民和社区具有特殊精神意义的土地或水域”[2]。众多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合理利用植根于传统制度和信仰[3],这在东亚和非洲的部分地区尤其明显[4]。因此,探讨特定区域寺庙庭院植物多样性对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继承传统植物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古典园林,寺庙园林不仅拥有传播宗教的特殊功能,而且通过植物的栽植营造出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氛围[5]。这种宗教植物文化是由植物文化与宗教文化理念相结合而形成的,它丰富了我国传统植物文化内涵,并为寺庙增添了无限的韵味[6]。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宗教文化场所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7-9],表明宗教场所在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方面扮演者重要角色。扬州宗教历史悠久[10],丰富的寺庙资源为研究寺庙园林及城市植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但是,目前对扬州寺庙植物多样性的研究仍鲜见报道[11]。本文拟通过对扬州7个寺庙庭院群落结构的调查,回答以下2个问题:①扬州市寺庙园林树木多样性的格局;②不同寺庙园林之间树木多样性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扬州寺庙庭院景观质量的提升与优化提供依据,并为区域内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扬州位于江苏省中部地区,拥有2500年的建城历史,获得联合国宜居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一系列荣誉。扬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区域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变化。扬州城区年均温约为15.8℃,极端高温(7月)和低温(1月)分别约为38.2℃和-7.2℃。本区域年降水量在900~1 000 mm,年日照时数在1 700 h以上。地带性植被类型属亚热带含常绿阔叶树的落叶阔叶林。

1.2 研究方法

(1)样地选择与调查。选取了7个较有代表性的寺庙进行调查,包括大明寺、高旻寺、仙鹤寺、天宁寺、旌忠寺、墩头寺、文峰寺。根据寺庙内部的实际情况,共设置了37个10 m×10 m的标准样地和8个100 m2的非标准样地。记录各样地内所有树木的种名、胸径、树高;同时了解所调查寺庙园林的区域位置、建成年代、性质等基本信息。

(2)分析方法:①以各寺庙庭院内出现树木的个体数和频率计算的累计多度与频度[12]。②利用相对多度(RA)和相对显著度(RD)的平均值表示树种的重要性,即IV=(RA+RD)/2[13]。③利用Jaccard相似性系数计算不同寺庙庭院植物群落的相似性,即Cj=j/(a+b-j),其中:j为各寺庙庭院中共同拥有的的树种,a、b分别为各寺庙园林所包含的树种[14]。④利用Margalef指数(R)、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计算各寺庙庭院树木的多样性[15]。⑤寺庙庭院植物群落的优势度指数为其中:ni为某个种的重要值,N为全部种的重要值[16]。

2 结果和分析

2.1 物种组成

2.1.1 科属种组成

寺庙园林的群落物种组成虽然带有强烈的人为干预行为,但仍是认识人工群落的基础,也可反映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人对物种喜好的选择。表1所示,扬州7个寺庙中共有木本植物34科50属56种,其中被子植物27科37属42种,裸子植物7科13属14种;常绿树种36种,落叶树种20种。含有树种最多的是蔷薇科(Rosaceae)(5属5种)和榆科(Ul⁃maceae)(4属5种)。其次树种大于3的有黄杨科(Buxaceae)(1属3种)、木兰科(Magnoliaceae)(1属3种)、木犀科(Oleaceae)(3属3种)、松科(Pinaceae)(3属4种),上述6科共有23种树木,占所有树种数量的41%。其余科含有的树种在1~2之间,其中单属单种的科有27个,占所有科的79.4%。因此,扬州寺庙庭院植物组成在分类单位上并没有在数量上明显集中的科属,呈现出较为分散的特点。

表1 扬州市寺庙园林树种组成Table 1 Tre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temple courtyard in Yang⁃zhou

2.1.2 多度累计与频度

从图1(a)的多度累计分布图可知,木犀的个体数最多,占整体个数的22.66%,其余树种个数占比均在15%以下。物种个体数占比在5%~15%之间的有4种,有圆柏(J.chinensis)(12.59%)、樟(C.camphora)(7.55%)、银杏(7.19%)和日本五针松(Pinusparviflora)(5.40%)。随着物种数的增加,累计百分比数值不断增大,具体表现为16个物种累计多度达到80%,25个物种累计多度达到90%。由此可知,虽然7个寺庙中有56种树木,但在整个寺庙庭院中以少数几个物种组成了群落的主体结构。

将物种在各样地内出现的频率以每20%划分,共分为5段,如图1(b)所示。银杏和石楠(Photinia serratifolia)出现的频率最高,在7个寺庙园林中均有出现。出现次数在60.1%~80%有两种,分别为桂花和樟。出现次数频率在40.1%~60%的有11种,有圆柏、玉兰、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罗汉松(Podocarpusmacrophyllus)、棕榈(Trachycarpusfor⁃tunei)等。出现频率在20.1%~40%的有18种,如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黄杨(Buxus sinica)、紫薇、冬青卫矛(Euonymusjaponicus)、槐树(Sophora japon⁃ica)、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和蜡梅等。只出现1次的树种有23种,占所有树种比例的41.07%,如日本晚樱、榆树(Ulmuspumila)、琼花、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和桃等。这部分树种在寺庙园林中分布较分散,主要作用是提升寺庙园林的树木多样性。

图1 多度累计(a)及频度分布(b)Fig.1 Abundant accumulation(a)and frequency pattern(b)

2.2 重要值

从重要值的整体分布来看,各寺庙前10个优势物种的重要值之和分别为77.99%、98.05%、93.81%、82.47%、100%、94.33%和100%,均大于70%(表2)。这说明了所调查的树种能够代表各寺庙庭院群落的结构特征。在面积最大的大明寺,以圆柏(27.01%)、木犀(17.04%)和雪松(6.30%)的重要值位列前3。其次,各寺庙树种重要值的排序不尽相同,但银杏的重要值在所有寺庙中均位列前10,分别 为4.04%、20.54%、13.85%、21.17%、60.36%、11.57%和36.86%;此外,木犀除了在仙鹤寺没有出现外,其他寺庙也具有较高的重要值值,分别为17.04%、21.66%、28.59%、9.93%、6.46%和23.27%。这说明银杏和木犀在该区域寺庙中作为庭院植物的重要性。从优势度指数的排序可知,仙鹤寺(0.56)>旌忠寺(0.21)>墩头寺(0.19)>0.18(高旻寺)>文峰寺(0.12)>大明寺(0.11)>天宁寺(0.08),说明仙鹤寺的物种呈现出优势度集中和多样性低的特点。

表2 扬州7所寺庙主要乔木重要值Table 2 Importance value of dominant tree species in seven temples in Yangzhou

2.3 物种相似性

Jaccard相似指数反映出扬州7个寺庙庭院物种之间的相似性普遍较低(表3),均不超过0.44。较低的相似性系数表明各寺庙庭院相同的植物种类少,而差异大。各样地间相似性系数在0.44~0.08之间。相似性系数最高的是高旻寺和墩头寺,两个寺庙同为佛教寺庙,建成规模相似,虽然两座寺庙不在同一个地方,但两个寺庙均处在扬州市的郊区。相似性最低的是大明寺和仙鹤寺,前者属于佛教寺庙,后者属于伊斯兰教寺庙,植物配置有明显的不同。另外,大明寺属于规模较大的寺庙,为风景区并对外开放,树木偏观赏性;而仙鹤寺占地面积很小,且不对外开放,树木比较少。寺庙类型的不同,加之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均是寺庙庭院树木相似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表3 扬州市寺庙园林树木相似性Table 3 Tree species similarity among the temples in Yangzhou

2.4 树木多样性

表4所示为扬州7个寺庙庭院树木的多样性指数。从树种数和个体数量的平均值来看,平均各个寺庙庭院约有12个树种。从各寺庙的情况来看,物种最少的是仙鹤寺(E),仅有2种个物种,其原因可能是宗教性质的不同导致的。大明寺(A)在物种数(24)和个体数量都要超过其他寺庙,这可能是大明寺的规模较大,在园林规划建设上的投入较大。此外,大明寺的各项指数均为最高,其中Margalef指数为5.07、Shannon-Wiener指数为2.62、Simpson指数为0.88;而仙鹤寺的各项指数均为最低,指数依次为0.91、0.64和0.44。从Pielou均匀度来看,天宁寺(D)的结果最好(0.97);除墩头寺的Pielou均匀度为0.76以外,其他寺庙庭院的Pielou指数均较高。因此,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大明寺的物种多样性要优于其他寺庙。

表4 扬州寺庙庭院树木多样性Table 4 Tree species diversity of temple courtyard in Yangzhou

3 讨论

(1)丰富寺庙庭院树木组成,提升物种多样性。从所调查数据显示(表1、4),7个寺庙庭院共有乔木和灌木分别为42种和14种,对于区域总体而言还是相对比较丰富的。但具体到各寺庙,大明寺、高旻寺、墩头寺的种类数量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其他寺庙的种类数量偏低。Simpson多样性指数在扬州7个寺庙庭院的平均值为0.79,与其他城市寺庙相比较,要优于南京(0.62)[9]、洛阳(0.59)[17]、镇江(0.64)[5],但是要比成都(0.81)[18]低。由此可见,扬州寺庙园林的树木多样性处于较好的水平。但仍存在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桂花、银杏、圆柏的个体数占比较大(图1),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其他物种进入本区域寺庙庭院的机会。并且,当前的多样性指数与天然群落相比仍属较低的水平,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同时,在寺庙庭院树木栽植的漫长的过程中,有些树木的长势变差,已经趋于死亡。而树种选择过于单一的结果就是均匀度提升的同时降低了多样性(表4)。因此为了保持各寺庙庭院植物群落结构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应做有序更新,通过必要的人为干预庭院群落的演替过程。同时,应注意引进乡土树种和宗教树种资源,继续提升本区域寺庙庭院的树木多样性,改变部分寺庙庭院树木组成及多样性不合理的局面。

(2)优势树种突出。从各寺庙庭院树木的重要值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表2),各寺庙园林排名前10的树种重要值之和均在75%以上,由此可见这10个树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数据可以看出,重要值之和最小的是大明寺为77.99%,重要值之和最大的是仙鹤寺和旌忠寺,达到了100%。从共有的树种来看,所有的寺庙均有银杏的出现,这是因为菩提树(Ficusreligiosa)作为佛教的“神圣之树”在除热带地区以外很难生长,于是在我国其他地区则选用银杏代替菩提树[19]。重要值分布的情况也反映出不同宗教对类似对植物的喜好;因为,除仙鹤寺(伊斯兰教),其他寺庙庭院均种植了桂花树。最后,个别寺庙乔木树种过于单一,导致其优势度指数十分明显,如仙鹤寺和旌忠寺。

(3)合理构建寺庙庭院群落。构建科学合理的寺庙庭院群落,不仅使得寺庙庭院显得生机盎然,而且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管护成本,实现“生态-人文-经济”的和谐发展。从所调查的7个寺庙来看,诸如大明寺之类较大规模的寺庙其乔木种类和数量均比较丰富,但是灌木的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少,甚至缺失灌木层。这不仅在整体景观上受到较大影响,同时树木多样性也有所降低。这可能与寺庙庭院在最初空间构建有直接的关系。大部分寺庙庭院的地面都是以硬质铺装材料为主,可用裸地面积不足;再加上为了增加视觉通透性,大部分寺庙庭院减少了灌木的运用。因此,适当的增加灌木物种,不仅可以提升寺庙庭院的园林景观,还可以形成稳定的中下层植物群落,从而实现健康稳定的人工群落。

(4)丰富宗教性树种。神秘的宗教氛围和幽深静谧的禅林环境无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植物的营造[20],增加宗教性树种来使寺庙园林能够保持独特的宗教文化特色。但寺庙文化植物多数起源于热带[21],因此利用替代性植物丰富寺庙庭院的宗教性树种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可选择一些具有相似文化内涵的本土植物进行更换,扬州地区可考虑玉兰、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朴树(Celtis sinen⁃sis)、蜡梅、梅(Armeniaca mume)、龙柏(Sabina chi⁃nensis‘Kaizuc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竹子等植物进行替代[22]。

(5)加强寺庙庭院古树的保护。多数寺庙庭院中均存在胸径大于45cm的古树,如墩头寺超过300 a的银杏、高旻寺高大的圆柏、大明寺内粗壮的槐树以及文峰寺大殿门外的荷花玉兰均是历经沧桑的古树,它们是寺庙兴衰与发展的见证者,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寺庙的文化与历史,因此保护这些古树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的保护措施有:①对于根系老化、树体机能下降的的古树应及时进行复壮处理;②对于生长衰退的古树进行适当修剪以促进更新;③对于遭受虫害的古树要及时填补树洞,设置与树体高度相近的支撑物,防止树木因外力而倒塌,④对于容易被雷劈的树木附近要安装避雷针,防止二次伤害。

4 结论

扬州寺庙庭院内共有树木34科50属56种,其中以榆科、柏科、木犀科、松科等物种较多,而多度累计显示桂花、圆柏、樟、银杏等在数量上的占比较大;银杏是所有寺庙园林中共同出现的树种,其他只出现1次的树种的占比为41.46%。通过相似性指数比较,各个寺庙园庭院树种的相似性偏低,指数值在0.08~0.44之间,这一结果表明各寺庙庭院所选的植物侧重点不同。各个寺庙庭院均普遍存在的少数几个树种占优的现象,如桂花、银杏和石楠等占据了重要值的前10位。多样性指数表明,大明寺的树木多样性要优于扬州其他寺庙。因此,维持现有的树木多样性,加大对树木的的保护以及优化树种组成结构是今后扬州市寺庙园林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猜你喜欢

寺庙庭院相似性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回到庭院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庭院
庭院中的童年
从管理寺庙到监督寺庙*——民国时期宗教立法观念的转变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思考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
当代佛教寺庙规划设计初探
斑鸠飞落的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