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校合作视野下师范专业《构图学》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

2021-11-09王芳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

【摘要】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教职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与地区教育部门合作,促进高校与地方性中小学的衔接,提高人才培养的总体质量,实行以“校校互相监督、校校互利共赢,校校共同进步”为原则的校校合作。并以美术学专业《构图学》课程为例,在课程建设上,设立课程设计小组,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原则,坚持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等改革创新的原则,坚持培育“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未来青年教师。

【关键词】校校合作;构图学;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6-115-03

【本文著录格式】王芳.校校合作视野下师范专业《构图学》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J].中国民族博览,2021,08(16):115-117.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郴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为“普通高校美术学师范专业《构图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编号:CJK20XXHZ19。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对接地区中小学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教育实践,提高普通高校美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工作适应能力,适应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事业单位和特岗教师招考以及今后从事中学教学工作,对美术学专业《构图学》等基础课程增加与现行教育相衔接的内容,进而为普通高校师范专业课程改革创新提出了新的方向。

以《构图学》课程为例,紧抓师范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让对接现行中学课程落到实处。《构图学》是美术学专业基础课程中最重要课程之一,是为美术学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它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通过《构图学》课程教学,在美术教师德育培养上,抓住构图学教学实践中传统文化等有德育意义的主题设计,循序渐进的自然渗透德育;在审美功能上,从艺术的形式阐述构图形式美对精神表现的作用,由表及里,打破常规的审美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情感表达;在专业能力上,除了强化构图构思的能力,还要培养师范生如何将构图学知识从自身的专业认知转化到中小学美术表现中,实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的。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通过对《构图学》教学改革相关文献的搜索和整理,发现就《构图学》课程来看,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构图学的教学,我国大部分高校美术学专业都开设《构图学》这门课程,成果较丰富。2003年3月,中国美术学院蒋跃教授编著的《绘画构图学教程》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全国高校开设《构图学》采用最多的一本教材,阐述了构思与构图的关系,强调视觉心理到构图形式心理的联系规律,配合了大量典型的作品,图文并茂的剖析,从国内到国外、从理论到实践、讲究均衡变化和多样统一的关系。起到启发读者思路,提高繪画构图水平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本教材的少部分图例不够新潮和个别观点稍欠创新。因此,近几年周至禹教授又编著了《绘画构图与形式》这本教材,更新了部分图例,内容上将构图和形式结合的更为紧密,把形式语言作为技法范畴来充实构图,又把它与绘画观念及创新意识的开拓联系起来,既强调它的创意性,又引导大家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掌握和运用规律。

对普通高校美术学专业《构图学》教学与现行教育相衔接的研究成果比较少,如宗昱宏的《小学美术学科中构图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阐述了构图学对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重要作用,强调小学教师提升构图学教学实践的重要性。何静的《浅议高校中国画构图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则确立了构图学在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对做好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些学术成果对普通高校美术学专业《构图学》课程教学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研究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研究和改革,建立以绘画构图教学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目标的《构图学》课程教学体系,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明确绘画构图的“学”与“教”,以对接中小学绘画构图基础教学,提高美术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改善毕业生“心理焦虑”“自我评估不准确”“实力欠缺不自信”等不利现象,削弱毕业就业恐惧症,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推进自身就业能力,完善实习基地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力求师范生教育实习综合指标稳步提升。

四、构图学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小组

一方面,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课程小组的成立直接影响着学生培育的质量。另一方面,构图学课程作为培养美术学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课程,结合教学实际中面临的问题,在教学设计中从校校合作发展的角度,把握构图学课程的基本内涵,结合学生在教育实习中实际所需,有针对性的提高课程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帮助学生夯实专业基础,提升艺术素养,加强综合能力,实现个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成立课程小组是形势所趋,并且在成立课程小组时,应严谨按照校校合作的要求,结合专业的特点,成立以高校专业教师、中学专业教师以及教务管理教师多方位教师结合的课程设计小组。

(二)教学中加强德育培养

德育是促进学生品格发展的教育,品格的培育既不是简单的说教,也不是笼统的灌输,教师培养师范生德育,从情感上,要站在大学生的角度,了解大学生的普遍心理需求,在其接受范围内输入,激发学生正向、积极的心态。在专业上,一定要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进程,在最适宜的知识点自然融入德育,让学生在教师构建的艺术之旅中,汲取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而激起他们尊重传统文化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根据对本课题的研究,在《构图学》课程中加强其德育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展开主题性构图练习;二是在欣赏名家构图和评述时渗透德育;三是在将“造型表现”运用在构图练习中的渗透德育。

(三)《构图学》课程内容设计

为确保《构图学》课程建设质量,内容符合师范生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校校各自课程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相关项目主持人与参与人及时召开了课程建设小组筹备会议,确立了本课程改革小组成员由我校3名教师和其他中学8名教师共同组成,并根据专业建设规划和要求制定了课程建设方案和进度,就课程建设内容及建设过程中的相关事项达成了一致意见。课程建设内容除了围绕坚持以美育美,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明确《构图学》在审美意味和专业能力培养中的定位等内容,还要新增和加强以下内容。

1.强化《构图学》在对接现行中学课程教学

课程设计以中学实际用人需求为出发和落脚点,吸取大量中学美术优秀教师的上课特点,培养师范生运用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结合中小学教材内容,设计命题构图训练,分析总结中学生和大学生学习构图知识不同的侧重点,合理安排师范生研究构图学内容对接中学课程的参与性,提升师范生掌握构图学基本知识的牢固性和深刻性,为后期校校合作的教育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构图学”课程作业展引进中学校园

一方面,对大学生来说,通过课程展览,可以使学生收获更多成就感和幸福感,在公开展览中给教师和学生反馈更多信息,同学之间更容易直视差距,激励同学们向优秀的同学学习,努力调整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教师也可以通过展览效果反思教学,最終起到多角度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课程展览进中学的流动模式,通过大学生作品对中学生的熏陶,丰富了中学生的“第二课堂”,加深了中学生对构图知识及艺术审美的认识和了解,激起了中学生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也促进了中学生对未来“小老师”的了解,进一步为后期的教育实习做好铺垫。

(四)《构图学》课程教学方式设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方法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在校校合作的背景下,传统陈旧单一的讲授示范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构图学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充分契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美术学专业构图学课程的教学特点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对比以往的《构图学》教学模式,本次在拓展《构图学》课程教学方法上要明确绘画构图的“学”与“教”双向能力,要指导构图学思维在中小学绘画教学中的运用。

1.师生角色互换

师生角色互换,要求学生结合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运用构图学知识开展实践教学体验课,学习氛围变被动为主动、变枯燥为生动。“小老师”们在课前,根据讲课选题提前主动地钻研教材和查阅资料,搜集和整理课前笔记,通过“备课”整体学习构图学的知识点,学会自主的抓住重难点;在“讲课”或者“说课”的过程中,锻炼台上胆量,改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注重表情和形象管理,巩固构图学专业理论知识;教师课后针对性点评,指出不足,挖掘有点,帮助“小老师”认识自我,同时其他同学有所参考和对比,自我寻找差距,加强学习,形成良性竞争机制。

由于每一位同学学习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有的是理论知识强于表达能力,有的是语言组织能力强于专业能力,因此教师在角色变化中看似工作轻松简易了,实际上在辅助学生说课的过程中,既要在课前监督他们钻研教材、编写教案,又要在课中积极旁观,发现和解决其说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还要在课后根据每一为同学的优缺点和可挖掘点,认真思考给出建设性意见,这些极大的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无形中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

2.分组讨论 团结共赢

《构图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二者皆有重难点,因此可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为主题进行两次分组研究,第一次理论部分分组讨论主要以“构图原理结合中学生美术构图构思能力”培养为主,第一次的分组使基础知识、生活经验和家庭环境存在差异的同学们,在相互交流、不断磨擦中逐渐了解相互之间的优缺点,达到互教互学、互相渗透、共同发展的效果,促进审美融合有助于进一步的协作。第二次分组,可以根据第一次分组的情况,适当调整组员结构,让有共同兴趣爱好和审美倾向或者能互补不足的同学成为一组,共同尝试合作创作的小实验,建立自评、互评、投票、教师评分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小组与小组之间创先争优,组员之间强带弱、弱学强,提高作业的整体水平和专业的整体素质。

总体来说,通过两次的分组学习,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有效交流和学习氛围,还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提前为教育实习和顶岗实习做好铺垫工作,使其真正体验知识收集、消化、吸收和释放的全过程。

五、校校合作《构图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培养学生对艺术持续保持兴趣的同时加强艺术技艺,根据学生的性格及对艺术风格的偏好,加强单独引导,坚持因材施教,完善校校合作“学生中心 产出导向”理念。

由于学生的基本功扎实,专业技能较好,在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过程中表现突出,特别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方面,用人单位给予了很高评价。

校校合作视野下普通高校美术学专业《构图学》课程建设和改革,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更够为接下来的教育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项目针对普通高校美术师范生绘画构图学教学能力的培养而设立,其特色是在师范认证背景下,紧密结合普通高校的实际情况,在研究吸收高等教育绘画构图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以绘画构图教学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目标的《构图学》课程教学体系,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学生毕业后与岗位的对接能力。

六、结语

本文在师范认证背景下针对目前普通高校美术学专业《构图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实践改革的理论反思和总结,积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加强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推进素质教育和师范专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保障。加强高校人才培养产出与中小学教师输入的契合性,对校校合作“学生中心 产出导向”理念的实施提供保障。加强《构图学》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创新,对地方性美术发展与时俱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高芳,实践取向视域下的职前教师培养[J].教育评论,2018(10).

[2]吴宗劲,饶从满.教育实践类课程对职前教师从教准备度的贡献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8(6).

[3]蒋跃.绘画构图与形式[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4]于伟.小学美术教学中构图的应用及教学设计[J].新课程(中),2016(04).

[5]宗昱宏.小学美术学科中构图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M].美术教育研究,2018(12).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Z].2017-10-26.

[7]赵湘学,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教育实践课程观初探——以教育实习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42):92-93.

作者简介:王芳(1991-),女,湖南郴州,助教,研究方向为美育与绘画创作。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课程的MOOC课程设计
“千里画廊,魅力北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基于学科竞赛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多元化的课程设计主体研究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设计教学的调查研究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
在交往实践观视阈中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课程设计观的重构
分阶段进行楼盖课程设计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