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四史”教育资源,助力思政课程建设

2021-11-09张鹏路赵银祥朱新华

公关世界 2021年19期
关键词:融入路径四史思政课程

张鹏路 赵银祥 朱新华

摘要:新时代对思政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在思政课程建设过程中要与时俱进,对“四史”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充分认识到“四史”教育资源在坚定青年理想信念中的作用和价值。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四史”教育话语权体系,建设“四史”教育协同机制,推进其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将“四史”教育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四史”教育,思政课程,融入路径

新时代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四史”学习教育的核心地位,要将其作为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当前,我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就更需要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对中华民族的信心。将“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既有助于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更好地满足青年学生对于“四史”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能够引导广大青年正确的认识世情、国情和党情,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年的情感共鸣和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进而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一批爱国爱党的热血青年[1]。

一、整合“四史”教育教学资源,坚定青年理想信念

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需要积极的引导,“四史”教育的开展有助于为青年认识和理解国家发展的“过去”提供鲜活的素材。整合“四史”教育教学资源,有助于厚植家国情怀,坚定广大青年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一方面,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从“四史”教育中吸取精神之钙,学习中国共产党员的英雄事迹,进一步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探索和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实质,矢志不渝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四史”教育,向青年学生展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历史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网络课程等多种形式呈现给青年学生,在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想法,同时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的呈现形式,以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当然,青年理想信念的树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思想政治课程可以作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而要发挥好这一载体的重要作用,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以青年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讲,则需要灵活选用优质教育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系统设计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四史”内容,在走进历史的同时领悟其中蕴含的时代内涵和精神特质。进而将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力求做到知行合一。

二、构建“四史”教育话语体系,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高校人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培养接班人,社会主义接班人既需要广博的知识,也需要对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有全面地了解,因此有必要构建“四史”教育话语体系,宣讲中国故事,让广大青年对中国革命、中国建设、中国改革的历史有全面的把握[2]。在“四史”教育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要以历史叙事的话语模式呈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构建起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年对国家的认同,对民族的认同,进而有力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一方面,以“四史”内容作为史实,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高校在思想政治开展过程中要注重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将个人融入与时代发展相契合,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相统一。从集体层面看,引领广大青年充分认识到时代发展的历史背景,要心怀感恩,主动地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从社会层面看,要引导广大青年充分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要放大人生格局,放弃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年的意志品质,增强广大青年的抗挫、抗压能力。另一方面,结合社会热点和难点话题,以党建项目和科研项目作为引领,引导广大青年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通过与企业合作和社区合作,广泛地征求热点话题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运用专业知识形成调研报告或科研论文,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同时要构建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以深厚的理论功底作为基础,坚定对党和国家的政治信仰[3]。系统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新中国史、党史和改革开放史,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和本质特征,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遗留下来的优良传统,始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夯实广大青年的政治理论基础,通过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概言之,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一要关注青年政治素养和品德素养的提升,二要关注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建设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与各类学科的结合日益紧密,这也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提供了有利契机。而“四史”话语体系的建构则能够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优势互补,共同为培育更多的建设者助力。

三、建设“四史”教育协同机制,推进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要构建多元育人模式,主动将“四史”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在学习方式上,既要注重纵向延伸,也要注重横向拓展,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4]。首先,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要通过探讨式教学、合作式教学、小组式教学、引导学生对核心问题进行讨论,将“四史”教育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问题讨论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更好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在讨论过程中也有益于培養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其次,要创新思想政治教学网络模式,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党史教育的优势互补,要打破时空限制。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全员参与,全员讨论的良性局面,将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四史”教育学习过程中,要紧跟当前工作实际,运用“四史”教育指导学生实践,引导学生善于从历史经验中吸取教训,集聚力量。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内容转化成为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

构建“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首先,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各学科的融合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课程在育人目的层面具有本质的一致性。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将“四史”教育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课程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重要基础,充分发挥其思想引领作用和价值指导作用。其次,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育人机制。“四史”教育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遇到的各种问题。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积极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协作,确保“四史”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向同行,进而形成更广泛合力。

总之,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四史”教育鲜明的政治性、人民性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将“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对“四史”教育内容有全面了解,在课堂上就要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知识,梳理好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脉络。同时也要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和难点话题,以“四史”教育作为引领,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立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有用人才,进而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 PR

基金项目:华北理工大学2021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课题(项目编号:ZD2021-01)

参考文献:

[1]宋俭,廖玉洁.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 2020(7):24-29.

[2]唐俊,张劲松.“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9):74-76.

[3]常素芳.党史融入概论课章节教学的认识与应用理路——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36):43-45.

[4]王嵩涛.应把党史教育列为研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关于“四史”学习与研学课程融合的思考之三[J].教育艺术,2021(09):5-7.

猜你喜欢

融入路径四史思政课程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在“四史”教育中培育新时代学生
让“四史”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
开展“四史”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开展“四史”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关于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高职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路径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