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地区二人台牌子曲中的器乐合奏

2021-11-09赵燕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6期

【摘要】广泛流傳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二人台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牌子曲。二人台牌子曲传统乐曲有百余首,它是以陕西、山西、河北等地的汉族民间器乐曲牌为主,吸收了内蒙古西部地区蒙古族短调民歌的曲调,也吸收了少量的晋剧音乐曲牌和唢呐吹腔曲牌,在长期的演奏实践中,形成了统一的独特演奏形式与风格特色。本文选取几首有代表性的作品,对其乐器的使用及旋律节奏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总结其音乐形态特点与艺术风格特色。

【关键词】二人台;牌子曲;器乐合奏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6-051-03

【本文著录格式】赵燕.内蒙古地区二人台牌子曲中的器乐合奏[J].中国民族博览,2021,8(16):51-53.

基金项目:内蒙古社科规划项目(课题编号:2014B062)。

二人台牌子曲是二人台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独立于二人台唱腔曲牌之外的纯器乐曲。在传统演出活动中,牌子曲演奏是开场节目,既起着“开场锣鼓”吸引观众的作用,又是器乐合奏节目可供欣赏。因此,在内蒙古西部地区以及相邻的山西、陕西、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区,与二人台小戏一样。牌子曲也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并广泛流传。二人台牌子曲传统乐曲有百余首,它是以流传于陕西、山西、河北等地的汉族民间器乐曲牌为主,并吸收了内蒙古西部地区蒙古族短调民歌基础上,也吸收了少量的晋剧音乐曲牌和唢呐吹腔曲牌,另有一些寺庙音乐曲牌发展形成。在长期演奏实践中,使这些乐曲有了统一的独特演奏形式与风格特色。

一、内蒙古地区二人台牌子曲的历史信息

内蒙古由于汉族移民的迁入,不仅给当地蒙古族人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改变,也使草原音乐文化有了更多的变化与混溶样态。进入草原的移民不仅带来耕作技术、经验,也带来了他们的文化、习俗与民间艺术,如地方戏曲晋剧、秦腔、道情和民间歌舞、秧歌、高跷、小车、旱船、龙灯、狮子舞、竹马等,最易于演唱和流传的属民歌以及随之而来的民间器乐曲牌。可以说,“打坐腔”就是陕、晋等地流行的,以简单乐器,如笛子或扬琴作为伴奏的民歌演唱。内蒙古土默特旗、鄂尔多斯准格尔旗等地区流行的民间合奏,对丰富和发展二人台牌子曲的曲目起到重要作用。如二人台牌子曲常用曲目《森吉德玛》就是由流传于鄂尔多斯地区的蒙古族民歌《森吉德玛》短调民歌演化而来。另外,还有《四公主》《大青马》《巴音杭盖》等,都是由蒙古族民歌演化变成二人台牌子曲的代表曲目。作为构成蒙古族民间器乐曲的主要内容,兼具汉族与草原音乐风格的地方民间器乐曲,多是流传于内地各省的有着较长历史的曲牌,如《柳青娘》《西江月》《绣荷包》《丝罗带》等,此外,由于本地民众的文化生活习俗,汉族地区婚丧嫁娶中往往是和尚、道士、鼓吹艺人与二人台小班同时被邀请到仪式现场,因此一些佛曲,如《千声佛》《观音寺》等,以及吹腔《将军令》《狮子岭》,晋剧音乐曲牌《九连环》《小开门》《大救驾》《万年欢》等也被吸收变成二人台牌子曲。

二、内蒙古地区二人台牌子曲乐器的使用

内蒙古地区二人台牌子曲演奏中经常使用的乐器为“三大件”传统乐器,即笛子、四胡、扬琴,有的民间规模成型的小乐班,则会加上小三弦。外加打击乐器棒子以及四块石。随着乐器工业技术的发展与舞台表演的多样化,二人台乐班乐器逐渐增多,由原来的大三件变成六至七种乐器,如加入琵琶、锣鼓、皮质立鼓等,其乐器种类丰富多样,音色也变得丰富。

二人台乐班所使用的笛子(本地人称其为枚),是铜音为A的六孔均孔曲笛。其音色洪亮、厚实,又有丰富的民间演奏技法,因此,在民间乐班中其他乐器定弦都以笛子为准,整体演奏以笛子为主,被称为二人台乐班的“主骨乐器”。演奏者可以利用气、指、舌、唇等的控制和配合,吹出各种“花儿音”,“花儿音”主要指“装饰音”。四胡,民间也称“四弦”“四骨子”等,系木制、皮弦,音色清脆、缠绵,惯用一弓一字的技法,也善于加花演奏或变换把位提高八度演奏并与笛子形成互动,起到“填满腔”的作用。扬琴亦称“打琴”,值得注意的是,在鄂尔多斯民间也有一种弹拨乐器,称“打琴”,这种乐器由上海乐器制造厂制造,也是针对内蒙古地区专门制作,该乐器共有四弦,钢弦为主,右手用拨片演奏,左手则按标记着简谱音阶名的圆纽扣,可以奏出清脆的民歌旋律。

二人台乐班中,扬琴作为旋律乐器和节奏乐器,惯用八度和音演奏形式来演奏跳进音程,由于扬琴音域宽,节奏型强而起着乐班的调节和稳定作用。在民间二人台乐班中,棒子作为打击乐器经常使用。可以说,棒子起着掌握乐曲演奏速度变化的指挥作用。四块儿瓦则是二人台乐班中特有的打击乐器,它是由四块长约150毫米的竹板,演奏者分持于左右手,每手握两块,一张一合,击打出音,清脆响耳,可以打出或重或轻,或紧或疏的不同节奏音响,或两手捻击发出长长的碎音,在仪式中起着烘托气氛的作用。

在二人台小型乐班中,乐队定调以笛子为准,牌子曲和唱腔常用以下四种调,即F调、C调、降E调、降B调等。民间艺人称为“硬四眼、三眼、五眼和满六眼”。如果四胡定弦,外弦定为g1音,里弦定为c1音,按上述四种调,四胡里外弦分别为低音so(5)、2(F调);低音6和3(降E调);1和5(C调);2和6(降B调)。二人台牌子曲在旋律进行上常常出现四度、五度大跳,六度乃至八度以上的跳进也是常见的。大跳的频繁出现,无疑会使一首乐曲富于跳荡、活跃的律动感,这种跳进也正是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中经常见到的音乐风格特点。

三、内蒙古地区二人台牌子曲音乐形态分析——以《万年欢》《巴音杭盖》为例

二人台牌子曲音乐属于民间传统的器乐合奏,有着优雅清新的共性音乐特点,但由于采用了蒙古族民歌素材以及加入了蒙古族所特有的乐器,使其又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旋律形态、音乐结构、织体音色、节奏节拍等方面,渗透着民族音乐的特殊性,体现出多元文化的音乐风格特征。下面就两首典型流传的二人台牌子曲音乐形态做详细分析。

二人台牌子曲《万年欢》流行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以汉族曲牌万年欢为母体,进行改编。全曲182小节,由慢到快,运用多种变奏手法,旋律既有优美婉转的特质,又有奔放欢快的气氛,成为人们青睐的乐曲之一。

二人台牌子曲乐句落音有两种形式,民间常用“大底槌”和“小底槌”做称呼。“大底槌”“小底槌”主要指其音乐旋律的节奏形态,以及固定形成的节奏样式。从两个节奏型来分析,其差异在于节奏型的长短和音的构成方面。在民间,“底槌”的运用是灵活多样的,并非每一乐句的落音都必须使用,而视乐曲进行的需要由演奏者即兴方式运用,笛子的旋律结束部分和四胡、扬琴的结束部分相互之间形成呼应,达到乐曲的最佳旋律结构状态。从目前所做的田野考察中看到,内蒙古地区二人台牌子曲的演奏中经常出现一种规律性的节奏模式,即由慢到快,反复多遍,可分为慢板、流水板、快二流水板、捏子板等节奏模式,或者说看成一種演奏速度的结构模式。慢板为每分钟40拍,流水板为每分钟100拍,捏子板为每分钟120拍以上,捏子板的特征是:最后末尾结束句前“切住”,再放慢尾句演奏至末尾最后音延长结束。由于乐曲其慢板往往是旋律婉转,高低起伏变化较大,跳荡、悠扬,极为动听。在逐渐加快速度后则减少经过音并简化旋律为流水板直至保留骨干音,节奏性加强,在越来越热烈的气氛中结束。目前内蒙古地区相继成立了很多二人台剧团,如土默特右旗、土默特左旗等,二人台牌子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有的剧团演奏乐班人员增多,乐器种类变多,变现力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一些乐曲如《碰棒子》《八板》《巴音杭盖》等变成常用演奏曲目,得到群众喜爱。

二人台牌子曲《巴音杭盖》是由鄂尔多斯民歌《巴音杭盖》改编而成的。这首民歌共17小节,由abcd四个相互对比的乐句构成,属于非方整性乐段。调式调性为C徵,在第7小节出现了偏音变宫,旋律暂时离调到C商,第三句又回到C徵,最后以C徵结束全曲。这种同主音转调的手法在蒙古族民歌中经常出现。

根据对上面两首乐曲的音乐形态分析,可以看到,二人台牌子曲的演奏有约定俗成的固定板式规律,即慢板+流水板+捏字版的曲式结构,以旋律装饰音递减,节奏型逐渐简单、节拍减缩等旋律变奏手法,调式骨干音与偏音共存来丰富乐曲色彩,呈现一幅百花齐放的景象。二人台牌子曲在双重保护之下,沿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之路,继续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

参考文献:

[1]苗幼卿.[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3).

[2]何天明.政治文明——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的重要内涵[J].阴山学刊,2005(5).

[3]贺卫光.中国古代游牧文化的几种类型及其特征[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5).

[4]李宝珠,木兰,吕宏久.各族民间歌曲选[M].内蒙古: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赵燕(1974-),女,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