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惠而浦步入“格兰仕时代”要做高端品牌

2021-11-09文|黄

企业文化 2021年25期
关键词:惠而浦格兰仕

文|黄 群

格兰仕收购惠而浦(中国)一案,成为今年国内家电企业收购外资品牌的经典案例。拥有百年历史的白色家电制造巨头美国惠而浦集团,当初收购合肥三洋的本意,就是看重了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但几年过后,这家明星企业并未在中国市场收获更多掌声。

惠而浦(中国)进入“格兰仕时代”,将迎来哪些积极变化?合作多年的双方,如何延续此前的“亲密关系”?

求变

“我是新合肥人!”梁惠强表示,“希望很快看到惠而浦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品牌的提升。”

此次收购前,格兰仕与惠而浦集团已经合作近20 年,彼此十分熟悉和信任。“格兰仕与惠而浦集团一直是合作伙伴。从最初格兰仕给惠而浦集团做供应商,到给惠而浦集团设计不同的产品,从拉美到欧洲再到美国,如果以体量来计算,格兰仕是惠而浦集团全球排名前三的成品供应商。”梁惠强介绍称,格兰仕与惠而浦的合作,并不是纯粹的供应商与客户的关系,而是多维度的。

“一方面,格兰仕利用OEM、ODM 模式给惠而浦集团做产品;另一方面,格兰仕租赁惠而浦品牌,面向国际市场进行更广泛的产品开发和渠道开发,比如,生产酒柜、小冰箱等。这种合作方式已经进行好几年了,惠而浦集团对格兰仕的制造能力,对公司品牌的运营能力,都有很强的信心。”梁惠强表示。

格兰仕的全产业链制造模式,在最短时间内赋予其行业最多的资源和技术优势,30多年来的成功已在国际家电行业占据重要位置。除了最出名的微波炉外,格兰仕旗下还拥有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生活电器、厨房电器、嵌入式产品、炊具等一系列产品。用梁惠强的话来说,格兰仕集团除了黑色家电不做外,主要的白色家电基本都做。

再看惠而浦,在2014 年收购合肥三洋后,惠而浦集团的中国区业务正式进入上市公司。但全新的惠而浦(中国)并未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净利润在2019 年和2020 年甚至连续出现亏损。“大概是在2019年10月份,格兰仕与惠而浦集团开始交流,怎样把中国市场做得更好。当时惠而浦的品牌影响力与最初进入中国时的预想是有差距的。”梁惠强表示。“惠而浦在中国的确走了一些弯路,也面临很多问题。一是合作伙伴与管理层变更比较频繁;二是品牌没有统一管理,甚至有一部分产品品类授权给渠道商,造成产品体验和售后维护不佳。”梁惠强介绍称。

求实

惠而浦集团早在1994 年就进入中国开展业务,经历了从合资、控股、独资到合作,其在中国的经营定位不断变化。“过去,惠而浦(中国)的很多政策和战略摇摆不定,有时候品牌定的很高端,有时候又想扩大规模就往中低端走,简单来说就是水土不服。对于现在的惠而浦来说品牌定位首先是高端品牌,但不会是一个国际品牌和外资品牌,而是一个能够服务好中国消费者需求接地气的高端品牌。因此,现在我们大部分精力和资源一定是放在产品与服务上,而不是放在市场营销上。”梁惠强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在他看来,美国家电市场是个成熟的市场体系,品牌竞争格局也很成熟。但中国市场有自己的一套玩法,惠而浦(中国)必须实事求是地面对中国市场,放下身段提升产品力和服务,主动与中国消费者打成一片。为此,格兰仕入主惠而浦(中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全面提高研发人员的薪资待遇。此外,公司还有很多基本工序要去“恶补”,比如,售后服务体验强化、营运效率提升等。

“一个全新的品牌到中国来,不能抱着在美国市场的那种‘优越感’,沿用过去的老方法在中国开展业务,更不能认为自己是世界白电巨头,是一个百年品牌消费者就要主动来购买。”梁惠强认为,格兰仕正好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企业,可以有效地帮助惠而浦(中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求真

改革开放之初,外资家电品牌蜂拥进入中国,与之截然相反的是,近年来外资家电巨头开始纷纷撤离中国。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份额的占比持续下降,源于中国品牌实力的不断提升。无论是工艺水平、产品功能还是产品类别,中国品牌都与外资品牌不相上下,部分品类、某些领域甚至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外资品牌市场份额的下滑,是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转变、中国制造水平全面提升的综合结果。”梁惠强认为,家电行业可能是国内竞争最充分的一个行业,同时也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一个行业。

未来数年间,格兰仕将多维赋能惠而浦,全力打造中国领先的高端品牌。梁惠强认为,格兰仕的三大优势将给惠而浦品牌带来更快的发展空间。首先是国际化。格兰仕尽管是一家国内崛起的本土企业,但其因代工模式早已成为一个国际化品牌,在海外OEM 业务中,既有自主品牌也与惠而浦集团等多个全球家电品牌进行合作。两个国际化品牌的合作叠加,双方都能借助中国制造的优势覆盖全球市场;其次是全品类。目前,格兰仕拥有除黑色家电外的全品类产品,这与惠而浦(中国)在白电领域的领先优势可以形成互补,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双方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做资源的整合与协同;最后是制度。格兰仕入主惠而浦(中国)后,将制定一系列更加符合中国企业发展的人性化制度。进入厂区,高高飘扬的中国国旗、焕然一新的办公区域,都印证了梁惠强所说的制度与观念的变化。

梁惠强表示,目前格兰仕与惠而浦(中国)的业务是独立运作的,未来格兰仕的整体业务仍会放在广东。今后,惠而浦(中国)在继续做好冰箱、洗衣机等传统白色家电的同时,也将着力打造厨房整体解决方案,从而形成从厨房电器到冰箱、洗衣机等产品的全品类优势。“这些目标能否实现,关键是靠制度,格兰仕的组织效率、企业文化是高效且包容的。”梁惠强坦言,惠而浦(中国)此前一直沿用外企制度,现在看来,其中一些制度并不太适合中国企业的特性。因此,可以做一些更大胆、更快速的投资,这也是格兰仕与惠而浦(中国)最主要的优势互补。“总而言之,格兰仕快速灵活的工作机制,能够有效赋能惠而浦(中国)大而全的组织架构。”梁惠强认为,这些机制更符合惠而浦(中国)的长远发展。在业内人士看来,格兰仕在小家电方面布局较为完善,惠而浦则在大家电方面处于领先。通过此次收购,两家公司将优势互补。格兰仕集团作为综合性家电巨头,也将实现更加多元化的突破。

猜你喜欢

惠而浦格兰仕
惠而浦艾小明:两年前定下的战略正在开花结果
格兰仕并购美日百年巨头
惠而浦中国:以全球消费观察驱动,持续为中国消费者打造悦享健康生活
格兰仕拟收购惠而浦中国
归来,格兰仕
世界级制造标准的惠而浦智能洗碗机工厂投产,用实际行动兑现“不退出中国市场”的承诺
梁昭贤:面向全球市场,做好“国民家电”
走出自己的品牌路
格兰仕被迫上市?
新领军格兰仕参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