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雾山自然地理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2021-11-09张清香汪美宏罗梦霞李雪芹陈鹏宇

绿色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教学

张清香,汪美宏,罗梦霞,李雪芹,陈鹏宇

(内江师范学院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 内江 641100)

1 引言

自然地理学以探讨地球表面自然环境的组成特征、结构功能和空间分布规律为研究目标,其研究对象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等各个地球表层系统[1],是一门具有区域性、地方性和实践性的学科。相较于课堂教学,地理野外实践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在自然环境中实地观察、系统探究,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而言,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和学生未来的发展。此外,“研学旅行”在初高中学校盛行,也要求地理专业的师范学生掌握在野外环境中引导学生学习探索的能力。目前,国内众多设有地理专业的高校陆续开展野外实践活动,主要有“任务驱动模式、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实习成绩考核的多元性方法”三种教学模式[2],“分支学科单独实习”和“综合性野外实习”两种资源组合形式。一些高校也开始构建野外联合实践教学机制、共享实践教学平台,究其根本,是由于我国高校众多、学生基数大,现有实践教学资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野外实践教学需要,教学资源的评估与开发迫在眉睫。目前已有许多关于自然地理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和建设的相关研究,例如樊光明等[3]从野外实践教学的角度对秭归实习区的基础地质、工程地质、地球化学、旅游等几个方面的教学资源以及野外实践教学的适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徐建树等[4]立足地方资源实际,深入挖掘地方野外实践教学资源,强化自然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区域性示范基地,构建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培养学生野外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内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将实践教学作为地理基础教学重要环节,构建了起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相结合,野外短途实习与综合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目前,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包括在峨眉山开展的地质、地貌、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实习,以及在都江堰渠首工程和乐山市三江口开展的水文地理学实习,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体系。但是,上述实习地相隔较远,自然要素较为分散,没有构成完整的区域自然系统;自野外实践教学方案确定以来,实践地点和教学资源长期未能更新,并且四川省大部分高校沿用以上三个自然地理实践基地,实践教学资源有限,有必要开发新的实践教学资源。

巴中市南江县光雾山与秦岭一脉相承,植被茂密、水系发达;因其海陆相沉积并存,喀斯特地貌发育。2020年,光雾山地质博物馆以及诺水河喀斯特溶洞群被列入《四川省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地学类)名单》中,说明光雾山具备地理类专业野外实践教学的潜在资源条件。为此,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光雾山地理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详细地论证分析,以客观评价光雾山地理资源的实践教学价值以及开发的可能性,并提出相应的开发策略。

2 光雾山地理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光雾山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北部边缘地区,是秦巴山系的分支,距内江师范学院460km,如图1所示。光雾山拥有石林峰丛,水潭丽峡,红叶林等多项景观,2020年光雾山风景区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图1 研究区位置

2.1 优势(Strengths)

2.1.1 地质构造明显,地质遗迹多样

光雾山属秦巴山系,地处扬子地块和华北板块结合部的秦岭造山带南缘[5]。光雾山景区拥有丰富的地质层,系统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多样的地质遗迹[6]。山地层状地貌结构明显,拥有完整而系统的镁质和钙质喀斯特地貌景观,地质遗迹类型多样、数量丰富、保存完整、规模宏大,有地貌景观大类、基础地质景观大类及地质灾害景观大类,是整个扬子地块的演化史的重要场所,是中国南北喀斯特地貌的分界线。

2.1.2 物种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完整

光雾山森林覆盖率达到97%,地带性土壤—植被主要为山地棕壤针阔叶混交林,拥有奇秀神秘的自然景观、丰富而珍贵的生物资源。该景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整,植被类型有原始的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针林与亚高山针叶林等,其中大小兰沟景点拥有世界范围内最集中、面积最大、原始森林保存最完好的一片冰川时期“活化石”——巴山水青冈[7~9]。

2.1.3 湖潭景观富集,水文现象显著

水体景观集中分布在以地下河为主的大坝景观区和以湖潭为主的十八月潭景观区。光雾山相对高差为1000 m,山区内河流水系众多,流水对岩体切割侵蚀作用较强;加之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该地区形成了众多的幽深峡谷、湖滩和地下暗河,水文现象显著,有利于开展水文实践教学。

2.1.4 资源分布集中,区域系统完整

光雾山是秦巴山系重要的分支,其自然景观有400处左右。区域内部光地质遗迹就分布有地质(体、层)剖面大类、地质构造大类、古生物大类、地貌景观大类、水体景观大类及环境地质遗迹景观大类6大类11类16亚类239处地质遗迹。光雾山因气候、海拔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具有自然资源高密集度和生态环境高原始度的特点[7~9],区域内部系统完整,资源适应面宽,野外实习在短时间内可以考察到大量教育内容,与地理科学类专业主要课程内容相契合,弥补了传统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以分科独立实习为主、易造成地理实践要素相对独立和课程实习内容孤立的缺陷,有利于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具有极高的教学开发潜力。

2.1.5 实践区域集中,节约实习成本

对比原有多个分散分布的自然地理实践区域,光雾山景区覆盖多个地理分支学科教学资源,此一个实习地可以满足教学需求。以此作为实践教学目的地,可有效降低时间及交通成本,减少经费投入,提高经费利用率。

依据当地平均物价,对光雾山以及现有实习基地的时间和交通成本进行估算对比。现有野外实习目的地包含都江堰、乐山以及峨眉山三个地区,三者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在交通方面的时间成本约为4 d,经济成本约为230元,而光雾山时间成本约2 d,经济成本约244元。光雾山经济成本与现有实习目的地相当,但时间成本仅为现有实习目的地的1/2。在餐饮、住宿方面,光雾山约为5 d,经济成本约为800元,就整个实习过程的时间、经济成本而言,光雾山实习成本约为原有实习目的地的1/2。以光雾山为实习目的地,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实习经费的要求,缩短时间和经济方面的成本,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

2.1.6 开发历史较短,破坏程度较低

光雾山景区于2012年正式加入国家地质公园行列,于2018年6月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其开发历史短、程度低,地质、地貌、植被以及水文等资源破坏少,保存完整,为野外实习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案例。

2.2 劣势(Weaknesses)

2.2.1 基础设施不完善,通达能力较弱

截至2020年,在巴中市两区三县的GDP排名中,南江县排名第四,经济水平低,当地资金投入力度小,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体制较为滞后,地区接待能力较弱。且光雾山距县城70 km,巴中市又位于“大秦岭”中心,距内江470 km,成都390 km,重庆370 km,汉中70 km。公路密度小,等级低,通达深度不够,均以客车运输为主,出行方式单一,交通便利化程度低,野外实习对学生管理难度加大。

2.2.2 教学资源开发欠缺,资源优势转化不足

光雾山的自然资源是经过长时间的演化而形成,是南北、东西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地带,具有古老性、特殊性、多样性以及复杂性等特点,具有极高的教育教学价值。目前,光雾山的资源开发较为局限,着重于旅游开发,教育教学开发不足;而且,目前光雾山景区教育科普设施较少,主要集中在地质博物馆内进行了部分科普展示[10],其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的转化利用。但是,伴随着研学旅行热潮兴起,2020年光雾山被列入《四川省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地学类)名单》中,这是光雾山旅游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的契机。

2.3 机会(Opportunities)

2.3.1 政策环境良好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规划指出在“十四五”时期,要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将从高速度规模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各级各类高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以及差异化发展的战略规划与路径选择[11]。对于师范类学校的师范专业而言,野外实践是培养素质人才最重要的环节,野外实践教学也是地理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野外实践教学的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的特色发展,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开发光雾山野外实践资源提供机会,学校与实习基地签订相应的合作协议,双方之间可以通过一定的项目或技术服务建立深层次合作关系,争取横向科研项目[12]。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地理现象,提出科研问题,并运用地理学研究方法加以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习惯,促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更好地对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诉求,进一步促进“产学研”联动。

2.3.2 原有实践基地培养地学人才作用减弱

峨眉山历年来被视为科学研究与教学实习的典范,随着投入使用的年限增长,其作为高校实习基地的使用率增大,资源承载能力逐渐下降。目前峨眉山实习基地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实习区域为狭长步行山路,只能点线结合布局实习点,实习工作开展难度大;学生后勤保障难度大,只能在洪椿坪和洗象池等几个寺庙点食宿,基础设施条件较差[13]。

实习教学路线数量不够,现有的实习路线数量及观察内容已不能满足自然地理实习的要求。如几个班学生同时在一条路线上实习,在某个观察点上几个班同时出现,一个班在观察,另外几个班只有等待[14]。故此,峨眉山实践基地教辅条件难以满足地理实习教学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作用减弱,需要开发新的实践教学资源。

2.3.3 四川省研学旅行实践基地

2020年,光雾山地质博物馆以及诺水河喀斯特溶洞群被列入了四川省文旅厅发布的《四川省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地学类)名单》中。省文旅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教育厅、省林草局将联合推出一批具有四川省特色的地学研学旅行实践示范基地及精品线。

光雾山因其明显的地质构造和多样的地质遗迹,以及物种资源丰富、水文现象显著、资源分布集中等一系列内部优势,按照地学主题鲜明、有基础条件的原则,经专家评审、专题研究,将光雾山作为实践教学基地,说明光雾山是适合进行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研学目的地。

2.4 威胁(Threats)

2.4.1 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

地理实践教学的开展是基于光雾山的自然资源与地理优势,生态环境良好,但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问题,如何在教学过程统筹兼顾,防止破坏生态环境尤为关键。

2.4.2 开发经验的缺乏

四川高校对于光雾山地理实践教学资源的研究较少、尚未成熟,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的开发经验较为不足。在光雾山开展自然地理实习,并没有以往成熟的案例以供借鉴参考。

2.4.3 同类实践教学资源的竞争

四川省大部分高校将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地定在都江堰、峨眉山和乐山,各个实习地均有自己的特色和实践价值,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都江堰于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具有泄洪、灌溉、清淤、分流的作用;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名山,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类别,峨眉山实习历来被视为科学研究与教学实习紧密结合的成功典范;地处乐山市的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构成三江交汇口,水文景观独特。三地的地质、地貌、水文、植被、土壤野外实践资源对地理高校产生巨大的吸引力,给光雾山教学资源开发带来阻力,如何扬长避短是光雾山地理实践教学开发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对教学实践要求的改变,峨眉山实习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不论从硬件条件还是教学手段都不能满足野外教学的需要,已影响到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实习基地的建设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14],光雾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还未进行教学开发,这是光雾山成为新的教学实践目的地的可能性。

3 光雾山自然地理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策略

本文对光雾山自然地理实践教学资源开发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现有的外部机会与威胁的客观分析。通过交叉分析,分别得出了SO、WO、ST、WT策略单元,并构造出了如表1所示的策略矩阵。根据各个策略单元的不同特质,以此提出了开发光雾山自然地理实践教学资源的策略组合。

表1 SWOT矩阵分析

3.1 立足教学需求,开发教学资源(SO1)

师资力量雄厚的高校可组建地理实践教学研究团队,以地理类专业学生为对象开展调研,深入了解学生对光雾山地理实践的看法和需求,及时反馈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与原有的实践资源进行对比,在确保地理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认真筹划、大胆尝试,取长补短地使光雾山的实践价值最大化发挥。

3.2 打造人才培养平台,加强“产学研”联合(SO2)

为响应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特色建设的要求,开发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体系,利用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手段,打造高校人才培养方向与地方建设相一致的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应用型人才,进一步促进“产学研”联动。

3.3 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开拓新型教学模式(ST1)

光雾山作为新生自然地理实践教学资源,与峨眉山自然地理实践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峨眉山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已有数年的时间,其实践教学的模式已经固定,而光雾山若作为新的实习目的地,可进行新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由此开拓了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3.4 规划合理实习路线,有效降低实习成本(ST2)

光雾山地处于巴中市南江县,野外实习人数众多,普通火车交通方式可行性欠缺,大部分采用集体公共汽车出行的方式。高校要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协作,积极争取各方支援,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合理规划光雾山的路线行程以及控制所需的费用,减少时间消耗,降低实习成本。

3.5 实现地理教学可持续,统筹资源开发与保护(WT1)

在光雾山进行野外实习时,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压力会相应增大,对当地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应协调好学生的行为关系,强调环境的保护意识,力求做到保护环境与开展教学统筹兼顾。

3.6 依托当地政府投入,推动教育与经济双向发展(WO1+WO2)

当地政府可积极开发光雾山自然资源,完善光雾山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使该地成为高质量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吸引众多高校师生到此进行实践学习,产生消费行为,必然会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同时,高校来此开展实践教学也能够促进教育革新与发展。

4 结论

本文以开发自然地理实践教学资源为目的,对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光雾山内部自然资源及外部条件进行分析评估,得出光雾山具备良好的资源条件,适宜建设为实践教学平台。通过构建SWOT矩阵,交叉分析光雾山教学资源开发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策略组合,可为光雾山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教学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