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州市竹类资源及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2021-11-09吕祎馨何兴华谢韵帆

绿色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永州市竹林全市

吕祎馨,刘 璐,邓 杰,何兴华, 谢韵帆

(1. 永州市林业局,湖南 永州 425000;2. 泰安市林业局,山东 泰安 271000;3. 永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湖南 永州 425000)

1 引言

竹林作为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其资源再生性较强,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在2017 年,湖南省竹产业生产产值达到 110 亿元,加工转化率达到 60%,加工销售收入 280 亿元,全产业链总产值 346 亿元。目前全省现有 4000 余家竹加工企业,加工产品有 20 种大类,其中,竹保健凉席在全国市场占有率约为 45%。由于近年来环境问题层出不穷,政府指导人民走向生态文明复兴之路,旨在通过绿水青山的生态发展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20 年湖南省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将毛竹产业列为重点工程,同时在2015 年提出百亿产业发展,旨在促进乡村经济全面发展,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在不断做优、做强粮食、畜禽、蔬菜千亿产业的同时,重点发展油料、茶叶、水果、水产、中药材、南竹等优势特色千亿产业[1]。大力发展建设竹产业不仅可以促进永州市的生态环境,还能带动区域经济,增进社会就业,带来一系列优势发展[2]。

永州市自然条件优越,境内竹资源丰富,有竹林面积达 10.955 万hm2,占全市有林地面积7.2%,占全省竹林面积10% 以上,其中有立竹2.26 亿株,是全省竹类资源分布中心区之一。在全市竹林中有95% 为毛竹,集中分布在东安、双牌、芝山、蓝山、祁阳、宁远等六县区,占地面积达到 8.919万hm2。然而,尽管永州市竹资源丰富,但全市竹产业发展仍面临基础设施落后、经营模式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本文基于2020 年永州市竹资源调查数据,从资源分布、利用途径和产业发展现状的角度,阐述永州市竹资源分布和利用现状,探讨所存在的问题和机遇,并以此对永州市未来竹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并为后期产业发展提供参考[3,4]。

2 竹类资源种类及分布

永州市位于中亚热带南缘,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竹类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于双牌、蓝山、零陵和东安四个县区,以上县区也被列入全省毛竹丰产林示范基地建设县。全市有竹林面积10.955 万hm2,占全市有林地面积 7.2%,占全省竹林面积 10% 以上,其中有立竹 2.26 亿株,是全省竹类资源分布中心区之一。在全市范围内有竹种10 属42 种,其中以毛竹、苦竹、淡竹、茶秆竹为主,根据 2020 年永州市竹资源统计数据(表1)可知,毛竹为该市最重要的竹类资源,分布面积最大,达到8.919 万hm2,基本覆盖所有县区,占全市竹类资源的81.4%,其次为苦竹,分布面积有1.005 万hm2,占全市竹类资源的9.2%。双牌和江华两县的竹类资源种类最为丰富,尤其双牌县的竹种达了 11 种以上。结合永州市行政区划可知,全市竹类资源面积和种类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于永州市南部县区,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丰富的竹类资源为永州市大力发展竹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来源。

表1 永州市竹资源种类及分布面积 hm2

3 竹类资源培育与产业发展现状

3.1 竹类资源培育现状

目前永州市竹类资源在分布上较为丰富,但培育品种较少,经营模式较为单一,同时受限于林区道路建设、加工技术等原因(表2),导致部分优良竹林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部分企业对竹产品的科技含量与加工利用率较低。近年来,竹类资源的利用逐渐受到重视,相关培育面积也逐年扩大,截至 2020年,永州市在竹林培育方面主要集中于对散生竹培育(图1),这也与毛竹的广泛利用密切相关。此外,混生竹(如:苦竹等)的培育面积也达到194 hm2,但丛生竹的利用相对较少,仅有54 hm2。从资源培育现状来看,永州市对丛生竹的开发利用亟待加强,以丰富全市的竹类资源种类,进一步提升资源优势。

图1 永州市竹资源培育类型

表2 截至2020年全市竹子资源培育基础情况统计

随着生产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永州市竹类资源的利用途径开始逐渐由传统的材用和笋用向多元化利用模式转变,发展出纸浆、纺织、景观等利用模式。从资源利用量可知(图2),尽管当前的资源利用模式趋于多样化,但竹类资源仍主要被用于材用和笋材两方面,纸浆、纺织、景观等较少,材用依旧是竹资源利用的主要模式,约占永州市竹类资源用途的 69%。

图2 永州市竹资源主要用途

3.2 竹类资源加工利用现状

永州市竹类资源加工利用的历史悠久,早期主要以手工编织为主,随着加工技术的提升,全市竹加工企业的竹产品主要为竹人造板、竹地板、竹家具、竹装饰材、竹制日用品、竹工艺品、竹炭、竹浆等20多种[5]。近年来,永州市竹保健凉席的产品产销量位居全国前列,约占全国市场的 45%。在全市竹藤加工企业中,共计有 131 家企业,其中省级龙头企业共有 10 家。2020 永州市竹产业总产值达 212983.1 万元,其中竹笋加工量为4.6 万t,竹人造板6.1 万m3,竹地板11.3 万m3,竹家具5.9 万件,竹装饰材21.3 万m3,竹制日用品61 万件,竹炭 1.2 万t。全市竹类产业共有 19 万名从业人员,解决了许多农民的收入问题,极大程度上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也成为了全市林业经济中的重要产业。

近年来,永州市竹类资源在加工利用方面发展迅速,竹产品加工比例飞速提升,大部分原竹不再直接销售,而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利用。同时,在激烈的林业市场竞争环境下,各企业对竹地板、竹保健凉席、竹炭等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提高加工工艺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产销率。此外,全市竹产品的种类开始逐年增多,许多企业制作的竹制家具造型新颖、结构独特,形成了不少富有地域特色、有影响力的当地品牌,不仅丰富了竹制产品市场,也展示出了林产品市场中的亮点。

4 政策支持现状

自 2000 年来,永州市将毛竹产业列为重点工程,并在2015 年提出百亿产业发展目标,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扶持竹产业发展中,政府积极争取国家、省项目资金投入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制定优惠政策,增加财政投入,于 2019 年8 月,永州市产业园一期工程完成,一批大型企业入驻投产,实现了产值大额提升。此外,2020 年永州市累计各级财政投入 3025.9 万元,同时扩大银行部门对竹产业建设的贷款规模,鼓励企业加大自主投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林业部门也投入大量资金,对低产、低效的竹林投入改造,对林区道路、基础设施进行改善(表3)。

表3 截至2020年全市竹产业资金投入统计 万元

5 存在的问题

5.1 基础设施薄弱,专业技术短缺

由于永州市林区道路建设不完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同时缺少林地的适度流转和产业的规模化经营,限制了先进技术推广,导致部分优良竹林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制约了粗加工企业的扩大生产。此外,人工竹林零星分布,缺少成规模的竹基地,缺乏相应的水、电、道路等产业配套设施,不利于采集、外运和加工厂布设,导致竹资源利用率低,资源优势未转化为经济优势,制约了竹产业发展[6]。同时,部分企业工厂设备陈旧,加工技术力量短缺,对竹产品的科技含量与加工利用率较低,对竹林的经营效益有一定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林农经营管理的积极性。

5.2 经营能力较弱,产品效益较少

全市竹林粗放经营,竹林管理管护低效,且近年来毛竹价格持续走低,导致群众经营竹林积极性不高,部分竹林处于自然生长状况,形成了部分低产低效林,造成了竹林经济效益的下滑。同时,全市缺乏大型竹生产加工企业(年产值 2亿元以上),且年生产量有限,品种较为单一,市场应变能力差。大多数企业主要以生产竹人造板、竹地板和竹制家具等产品为主,科技含量和加工利用率低,附加值不高。总之,永州市原竹加工利用率较低,高赋值的竹加工品有待开发,竹类产品在永州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5.3 产业缺乏规划,行业缺乏指导

过去一段时期,政府对产业政策的支持比较缺乏,对竹产业发展情况的实时追踪不够,缺少清晰的产业发展战略,导致竹林资源培育、市场发展的引导滞后,行业和产业没有形成合力,企业创新活力不足,对市场供求前沿信息掌握不灵敏,企业和竹农对自身发展战略缺乏清晰认识。此外,全市的竹产业发展缺乏系统性调查研究,竹产业行业管理缺乏指导,出现无序竞争、盲目发展的现象,导致竹产业链的发展落后,竹材利用率低,产品层次低。在 2020 年永州市竹笋加工企业中有 10 家省级龙头企业,没有国家级龙头企业,竹生产加工企业中没有大型企业,导致产业聚合效应较差。

5.4 竹产业链单一,竹旅融合较浅

全市竹加工企业大部分以竹地板、竹保健凉席为主,多数产品处于初级加工阶段。产品技术滞后,开拓市场能力弱,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制约了竹类培育基地的建设、竹类生产企业规模和竹类产品结构,进而影响下游物流运输能力建设,形成市场瓶颈,扼制了产品知名度和销量的提升。目前,尽管永州市的竹资源丰富,但对竹产业相关的文创产品和旅游产品的开发相对滞后,竹林生态旅游和人文旅游也有待进一步开发,竹林休闲、康养等生态旅游内容有待丰厚,对旅游业项目探索还比较少,理应对竹文化效益传播努力提高。

6 思考与建议

目前,我国竹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政府和人民在进行经济发展时都以生态文明的理念为准侧,而竹子兼具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其他树种不可比拟的优势[7,8]。同时自2017年起,我国全面停止了对天然林的商业性砍伐,对纳入保护重点区域的天然林禁止一切生产经营活动,这为竹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9~13]。

6.1 强化产业转型步伐

永州市应掌握竹类产业的研究前沿方向,在保证现有竹产业稳定发展的同时,引进竹加工新技术、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竹人造板、竹产品生产机械化等新业态,推动传统竹产业的技术更新,逐步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的任务,稳步推进竹产品升级[14]。

6.2 积极扶持企业建设

应当立足本市丰富的竹林资源,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加大对竹产业的财政投资,引进具体的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地方竹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全竹利用、循环利用等项目,同时引导和支持符合条件的竹产品加工企业申办自营出口权,扩大竹产品出口。同时,政府应当加强建设市场体系,推动线上线下同步发展,借助互联网不断拓宽竹产品市场,针对性研发和生产竹类产品,形成品牌效应,大力培育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当地品牌。

6.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引进竹产业相关高层次人才,与各地科研院所及农林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增强竹类资源产量和质量,提高竹产业科研创新能力,同时聘请竹产业领域专家学者,制定符合永州市实际的发展规划。培养本土技术人才,通过培训提高人才队伍水平,结合基层实际情况解决发展竹产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助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15~17]。

6.4 完善组织保障体系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竹产业,牢牢把握住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和扶持各县区建设竹产业基地综合体,整合创新、服务、平台等资源[18,19]。探索政策性保险对竹农的保障,增加金融扶持改善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20]。

7 结语

竹类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森林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通过合理开发利用竹类资源,提高竹类产品加工利用技术,依靠当地竹资源,能够打造一条很好的脱贫致富之路。永州市应充分发展、合理开发、创新技术,大力推动竹产业发展,让绿水青山长存,让农民脱贫致富。

猜你喜欢

永州市竹林全市
永州市大力推进青少年综合实践研学教育基地建设
为什么大熊猫生活在竹林里
初春农忙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竹林野炊
我的第一笔稿费等
情寄苍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