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起锚挂钩钢缆案例分析及启示

2021-11-08刘胜储凌剑谢涌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

珠江水运 2021年19期
关键词:锚机钢缆锚地

刘胜 储凌剑 谢涌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

1.起锚案例简介

1.1 案例一起锚过程

2020年10月31日,我船在某锚地抛锚,右锚,7节入水。

1500:开始起锚

1500-1540:起到一节标志刚出水面,起不动,倒车、进车均使用后,还是无法正常起锚

1540-1650:船舶反复倒车、进车,并进行转向,在此过程中,最大船速1节,船位移动3链,锚链方向始终为垂直或4点钟方向

1700:驾驶室进行分析,决定先抛锚,晚饭后再起锚

1825-1910:重新起锚,起到一节水面,明显吃力,继续慢慢起,发现右锚上挂了一根粗钢缆,目测直径8-10公分,停止起锚,随后抛左锚

1930-1950:召开碰头会,讨论办法(穿缆绳,用葫芦拉)

1950-2030:岗位人员现场准备工具,实施挂钢缆方案

2030-2050:缆绳成功穿过钢缆,收缆绳并用缆桩固定好,放右锚入水,先放一节,拉上发现没有脱缆;再快速放入2节入水,慢慢起,终于脱缆。晚上保持将钢缆挂在缆绳上

11月1日0850:港方派出拖轮将钢缆拖走,港方将钢缆拖至锚地西南浅水处,重新丢弃入海中。

1.2 案例二起锚过程

图1 案列一起锚示意图

2020 年12月2日,我船船因移泊需要,在某锚地抛锚,左锚,7节甲板。

12月3日0830:开始起锚(左锚,7节甲板)

0830-0845:正常起锚,并将锚起至2节水面

0845-0940:2节出水后,开始出现起不动的现象,在驾驶室车、舵、侧推配合下,艰难地将锚起至1节出水。期间,还将锚重新抛了一节入水,但仍在1节出水后严重吃力

0940-1000:重新慢慢起锚,锚出水后发现锚上又挂了一根与10月31日右锚相似的钢缆

1000-1040:通过代理协调港方拖轮,将钢缆取下

1040-1115:港方拖轮到场,开始计划烧断钢缆;后来在我方建议下,采用拖轮固定钢缆,我方下降锚的方式脱开。

图2 案列一处理方式示意图

2.应急起锚处置过程分析

2.1 起锚受力分析

我船锚机为φ62AM3单侧式电动组合锚机,功率为45KW,电机可持续工作最大连续工作时间30分钟,工作负载183kN,其最大过载拉力为275 kN,可承受过载拉力的时间≤2 min,破断负荷不小于300吨(大于此力可将锚链拉断)。我船锚为重6吨的斯贝克锚,一节锚链约重1吨,在正常起锚过程中,工作负载18.3吨,最大过载拉力为27.5吨,起锚到一节标志刚出水面,起不动,说明当时锚机起锚状态下工作负荷大于18.3吨,小于27.5吨,由此可以判断出,妨碍起锚的阻力不小于10吨。锚抓力F具体公式如下:

F=A+B+C

其中A为锚重,B为锚链重,C为链抓力起锚的阻力,由公式可知,锚的抓力与锚重、卧链长度以及起锚的阻力有关系。

图3 案列二起锚示意图

图4 案列二处理方式示意图

2.2 起锚锚爪状态分析

判断起锚时锚爪是否离底要基于对数据的分析,包括锚地水深、锚链每段的长度,综合分析得出是否锚已经离底。间接性地分析锚爪到底处于什么状态,大致可以判断悬挂物体的大小。我船锚机五星轮到甲板面4.5米,锚链筒长4.3米,锚穴到水面3.5米。红色链环至旋转链环2.8米,旋转链环至锚杆顶部1.6米,锚体高度为2.5米,当时测深仪水深显示28米,起锚到链长1节水面,无法缩短锚链,按照计算,锚已经离底,判断悬挂物体不是大物件。

2.3 起锚应急处置过程分析

①起锚节奏分析。通过这次钩挂事件,笔者觉得在锚链快离底的时候,不能一味地使用1档,虽然1档功率大,拉劲足,但是对于破土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方式,指挥人员和操作人员应该通过锚机的声响,准确在1-2档之间切换档位。这次起锚假如我们最后一直用一档起,有可能不足以把废弃钢丝拉出土。

②危险紧迫性分析。我船锚泊区附近灯桩、礁石、浅滩、岸线情况如图5所示,由图可看出,当船舶利用车、侧推配合前甲板进行起锚作业时,会出现横移行动,侯泊1号锚地附近有适淹礁、浅滩等碍航物,平均横移速度按V=2.2节,T=D/V≈11分,即若处置不当时,或11分钟内无采取任何措施,船舶将以2.5节左右的速度撞上礁石。

图5 电子海图显示我船附近碍航物情况

③处置有效性分析。稳妥的处置主要考虑人的安全(人员站位、操作安排)和设备的安全(锚机脱离的使用、功率载荷)。前甲板作业应该属于高危的工作,人员头脑一定要清醒,对前甲板的布局、缆绳的使用、安全风险点要了如指掌,这也要基于平时扎实的训练、深入的思考、全面的总结、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当船长到达驾驶台时,岗位人员已就位完毕,机舱快速反应保障紧急情况下车、舵、侧推有效发挥动力,这些都为船长决策和紧急操纵船舶提供了有力支持。

3.该案例的启示

(1)人永远都是决定船舶安全性的第一位要素,认真负责的岗位人员非常重要,能不能及时发现突发情况并正确处置是至关重要的。在发生锚爪挂钩废旧钢缆等突发情况后,前甲板人员应立即报告船长,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必要时紧急申请拖轮协助;同时要注意周围船舶,及时通过甚高频发布船舶动态,告知他船当前我船状态。

(2)配套工具要齐全。这次遇到两次挂锚情况,第一次我们处理情况时间比较充裕,第二次离港口较近,拖船支援比较及时,但假如是在紧急情况下,时间余量少,又或者在恶劣天气下遇到走锚,我们只能依靠自身力量及时处置突发情况,化险为夷,所以要求我们在配套工具的准备上要突出有效性、齐全性。靠码头后,我们要去调研采购足够硬度的长杆、人员高空作业装备、水下机器人等。

(3)在进出港口时,需要认真研读航海图书资料、掌握抛锚港口潮汐、气象等水文资料,对于所在港口的航道情况和助航标志,以及进出港口各转向点的距离、航向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制定应急预案,以便能从容应对突发情况。在进出港之前,与引航员沟通好操纵方案以及港口船舶动态,防止有影响航行安全的因素存在。

(4)思考总结要深入。之前也有船舶在福中锚地发生起锚挂锚链的事情,我们要多去了解他船案列过程,做到举一反三,研究出适合我船的处置措施,以便能够做到从容应对,心中有数。

4.结束语

近年来,由于锚在船舶作业中应用的相当频繁,加之外界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船舶锚泊作业中突发情况事故时有发生。本文根据笔者在成功处置一起锚地起锚应急处置案例,根据自已在船工作经验以及相关专业知识,论述大型船舶在抛起锚作业时出现突发情况中应关注的问题,希望能为相关航海人员提供一点参考。

猜你喜欢

锚机钢缆锚地
长江江苏段港口锚地现状及发展建议
天津港船舶定线制与优化锚地规划的思考
深水半潜式平台舷外锚机操维平台建造及锚机安装工艺研究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六、七、八号锚地启用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六、七、八号锚地启用
钢缆的启示
钢缆的启示
海上大型浮式结构系泊钢缆规范
单点系泊系统损伤钢缆剩余强度评估研究
煤矿用液压运锚机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