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期与海拔对甜玉米浙甜10号农艺性状的影响

2021-11-05陈坚剑吴振兴李向楠郭国锦吕桂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播期甜玉米分枝

陈坚剑, 吴振兴, 李向楠, 郭国锦, 吕桂华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玉米与特色旱粮研究所,浙江 东阳 322100)

浙甜10号于2015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浙审玉2015002),为温带甜玉米×热带甜玉米杂交品种[1],具有高产稳产以及良好的适应性。经过多年推广,该品种在丽水、金华、台州等地成为主要的黄白粒类型甜玉米,受到种植户及消费者喜爱。高温对玉米叶片光合作用、花粉活力、雌穗吐丝及花丝活力均有负面影响[2],影响玉米结实性[3-4]。浙江每年7、8月有35 ℃以上的高温及干旱天气,多数甜玉米品种无法正常生长,形成甜玉米鲜穗本地供应真空期,导致价格上涨。为了解浙甜10号在7—8月的成熟表现和适应性,进行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浙中甜玉米生产区进行,分别种植于3个不同海拔高度的试验点:缙云县方溪乡(海拔570 m)、松阳县三都乡(海拔310 m)、东阳市城东街道(海拔67 m)。试验田块土壤肥沃、排灌方便。

参试的2个甜玉米品种均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与特色旱粮研究所育成:浙甜10号2012年育成,2015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种子系2017年冬季海南生产;超甜4号2003年育成,2006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是浙江省甜玉米区域试验对照种,种子系2017年秋在浙江东阳小面积生产。

1.2 处理设计

试验设海拔和播期2个因素,均3个水平。海拔:570、310 和67 m。播期:4月5日、4月25日和5月15日。各品种每个播期播种300 m2,行距70 cm,株距32 cm,667 m2密度3 000株。667 m2底肥施复合肥25 kg,苗期施复合肥10 kg加尿素5 kg,大喇叭口期施尿素10 kg,及时防治草地贪叶蛾等病虫草害。

1.3 测定项目

调查连续正常生长的玉米植株5株(非边行),记载开花期、吐丝期、收获期,测定株高、茎粗、穗上叶片数、雄穗分枝数等性状。

用Excel整理数据、制作图片,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试验结果表明,播期越晚,玉米开花、吐丝越快,花后到最佳采收期越短,全生育期缩短。浙甜10号在缙云方溪4月5日播种,开花期和吐丝期分别为6月15日和16日,最佳采收期是花后28 d,全生育期100 d;4月25日播种,开花期和吐丝期分别为6月23日和24日,最佳采收期是花后26 d,全生育期86 d;5月15日播种,开花期和吐丝期分别为7月10日和11日,最佳采收期是花后24 d,全生育期80 d。在松阳三都和东阳城东2个地点,浙甜10号和超甜4号均表现出同一规律(图1)。

图1 不同播期和试点甜玉米品种浙甜10号和超甜4号全生育期表现

图1表明,随着海拔高度降低(缙云方溪>松阳三都>东阳城东),玉米全生育期缩短。4月5日播种,浙甜10号在缙云方溪全生育期为100 d,在松阳三都为92 d,东阳城东为83 d。4月25日播种及5月15日播种,在不同的地点,浙甜10号和超甜4号均表现出同一规律。

2.2 农艺性状

2.2.1 株高

从图2可知,播期越晚,株高越矮,但播期对不同品种的株高降低的幅度并不一致。如图2所示:在缙云方溪试点,4月25日播种的较4月5日,浙甜10号株高降低了4.3 cm,而超甜4号降低了15.2 cm;5月15日播种的较4月25日,浙甜10号株高降了2.7 cm,而超甜4号只降低了1.7 cm。随着海拔高度降低,玉米株高也有所降低。浙甜10号株高低于超甜4号。

图2 不同播期和试点甜玉米浙甜10号和超甜4号株高表现

2.2.2 茎粗

从图3可知,随着播期推迟,茎粗有减小的趋势,但不同试点趋势不一致,不同品种变化的趋势也不一致。在东阳城东试点,4月25日播种的较4月5日,浙甜10号茎粗降低0.77 mm,超甜4号降低0.23 mm;5月15日播种的较4月25日,浙甜10号茎粗降低1.76 mm,超甜4号降低0.72 mm。海拔高度的变化,对玉米茎粗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浙甜10号4月5日播种,在缙云方溪、松阳三都、东阳城东的平均茎粗分别为22.54、22.63、22.81 mm,呈现低、中、高的变化规律;而5月15日播种,则分别为22.30、21.55、20.28 mm,呈现高、中、低的变化规律。超甜4号在不同时期播种或不同试点,变化的规律也不完全一致。浙甜10号茎粗大于超甜4号。

图3 不同播期和试点甜玉米浙甜10号和超甜4号茎粗表现

2.2.3 穗上叶片数

从图4可知,随着播期推迟,超甜4号穗上叶片数有减少的趋势,而浙甜10号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不同试点对穗上叶片数没有显著影响。且2个品种的变化幅度均极小,所有播期与所有试点浙甜10号与超甜4号的穗上叶片数平均值为6.8~7.2 叶。

图4 不同播期和试点玉米浙甜10号和超甜4号穗上叶片数表现

2.2.4 雄穗一级分枝数

从图5可知,随着播期变化,浙甜10号与超甜4号的雄穗一级分枝数的变化趋势均不明显;不同的试点对雄穗一级分枝数的影响也没有规律。但从图5可知,浙甜10号雄穗一级分枝数多于超甜4号。

图5 不同播期和试点甜玉米浙甜10号和超甜4号一级分枝数表现

2.2.5 播期间农艺性状的差异

播种时间对玉米农艺性状差异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在不同播期之间差异极显著(F值11.004,P<0.01),茎粗在不同播期之间差异极显著(F值18.177,P<0.01),穗上叶片数在不同播期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F值1.244,P=0.294),雄穗一级分枝数在不同播期之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F值1.876,P=0.161)。

2.2.6 品种间农艺性状的差异

浙甜10号平均株高209.4 cm,茎粗22.1 mm,穗上叶片数7.1叶,雄穗一级分枝数为20.2个;超甜4号平均株高219.8 cm,茎粗19.8 mm,穗上叶片数7.0叶,雄穗一级分枝数18.2个。经方差分析,2个品种间株高、茎粗的差异极显著,穗上叶片数和雄穗一级分枝数的差异不显著。

2.2.7 试点间农艺性状的差异

试验结果表明,2个品种株高、茎粗在不同种植地点之间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雄穗一级分枝数在不同种植地点的差异显著(P=0.034),而穗上叶片数在不同的种植地点间差异不显著(P=0.734)。

3 小结与讨论

3.1 播期和海拔对玉米生育期影响

刘月蛾[5]认为,影响玉米营养生长阶段长短的主要气象因素是温度。本试验中,播期越晚,玉米生长期温度越高,生育期越短;海拔越高,玉米生长期温度越低,生育期越长,与其较一致。4月5日是浙江低海拔春甜玉米生产最佳的播种窗口,该期播种开花前平均气温22~26 ℃,玉米营养生长期较长,植株强壮;开花时气温合适,花粉活力高,授粉结实佳,易获得高产且商品性较好。但4月5日播种对于较高海拔种植区而言,则会极大延长生育期,比如本试验中,浙甜10号在东阳城东生育期只有83 d,而在缙云方溪有100 d,相差17 d。5月15日播种,在浙江低海拔区玉米营养生长期平均温度28~32 ℃,有效积温高,营养生长期短,导致茎秆变细、根系变差,玉米开花时气温更高,花粉和花丝的活力下降,秃尖变长,产量降低,商品性变差;在高海拔区域,此时虽然白天气温也较高,但昼夜温差大,某些品种也具有较好的生产潜力。如在本试验中,浙甜10号能较好地适应5月15日在缙云方溪地区播种。但早期播种,则建议在低海拔地区,可缩短生育期,提早上市。

3.2 播期和海拔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本试验可知,播期和海拔对玉米的数量性状的影响较大,如株高、茎粗在不同播期或不同的种植地点间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但播期和海拔对质量性状的影响较小,如穗上叶片数和雄穗一级分枝数在不同播期和种植地点间的差异都不显著。由此是否可认为,播期和海拔通过影响多个数量性状基因改变了性状表型,而播期和海拔等环境因素对质量性状基因的影响较小,表型并不一定会改变。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播期甜玉米分枝
黄淮海北部地区夏玉米稳产高产的播期优选
甜玉米丰产 种植有技巧
一株吊兰
“艾玛土豆1号”在日喀则市的播期试验研究
短截和摘心对矮砧苹果幼树分枝特性的影响
略阳县冬播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
播期和包衣对“藏青2000”产量形成的影响
甜玉米常见病害的抗性鉴定及防治
红花群体自交结实及分枝性状探究
濒危物种灰叶胡杨不同发育阶段枝系构型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