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茶组植物新记录
——光萼厚轴茶

2021-11-05杨世雄余香琴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无毛柔毛长约

杨世雄,方 伟,余香琴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 650201)

茶组植物(Camelliasect.Thea)是茶叶的原料来源,依据最新的茶组植物分类系统[1],全球共有12种茶组植物,其中11 种分布在中国,广西和云南分别拥有7种,是世界上茶树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近期,在广西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外调查中,发现一种子房5室、被毛的茶组植物,经鉴定为光萼厚轴茶(Camellia crassicolumnavar.multiplex),是广西新记录,现予以报道。凭证标本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

光萼厚轴茶(云南植物研究)多瓣茶(中山大学学报)图1

图1 光萼厚轴茶Fig.1 Camellia crassicolumna var.multiplex

Camellia crassicolumna Hung T.Chang var.multiplex (Hung T.Chang & Y.J.Tang) T.L.Ming in Acta Bot.Yunn.14(2):121,1992;云南植物志8:270,1997;T.L.Ming,l.c.21(2):152,1999 et Monog.Gen.Camellia 121, 2000;Ming et Bartholomew in Fl.China 12:375,2007.——C.multiplexHung T.Chang&Y.J.Tang,Acta Sci.Nat.Univ.Sunyatseni 23(1):7,1984.

乔木或小乔木,高3~10 m;当年生枝绿色,无毛;顶芽密被白色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长圆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8-)10~13(-17)cm,宽(2-)4~6 cm,先端急尖或短尾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边缘具粗锯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无毛,背面浅绿色,幼时沿中脉疏毛,侧脉8~10 对,纤细,中脉和侧脉两面稍突;叶柄长5~10 mm,无毛或近无毛。花腋生,单花,偶2~3 花成簇,花梗长5~10 mm,无毛;小苞片2,早落;萼片5,宿存,卵圆形,长5~8 mm,外侧无毛,里面密被白色绢毛;花瓣9~12,白色,外轮花瓣萼片状,卵圆形,长约1.5 cm;内轮花瓣倒卵形,长2~2.5 cm,外面或两面被粉状微柔毛,基部略连生;雄蕊长约1.5 cm,无毛,外轮花丝基部约5 mm合生;子房被白色绒毛,(3-)5室;花柱长约2 cm,密被白色短柔毛,顶部(3-)5 裂。蒴果近球形,直径5~6 cm,(3-)4 或5 室,每室具1 或2 粒种子,果皮5~8 mm 厚。种子棕色,半球形或球形。花期11—12月,果期9—10月。

凭证标本: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1 200 m,山谷,2012-12-26,杨世雄、方伟4288(KUN);同地,海拔1 080 米,2014-7-21,余香琴125(KUN)。

分布:云南、贵州和广西,广西为首次记录。

该植物曾以Camellia multiplex(多瓣茶)之名作为新种被谭永济等[2]和张宏达[3]几乎同时发表,都是基于采自云南文山的同号标本描述的。但谭永济等[2]没有指定新种的模式,不符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4],因此,该文中描述的Camellia multiplexHung T.Chang,Y.J.Tang et P.S.Wang 为不合格发表,张宏达[3]描述的Camellia multiplexHung T.Chang et Y.J.Tang 符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4]的要求,为合格发表。闵天禄[5]将该种降级处理为厚轴茶(C.crassico⁃lumna)的变种,以幼枝、花梗和萼片外面无毛而区别于原变种。闵天禄[6]增加了该植物在贵州西南部的分布。此次发现的广西新分布点是目前该植物分布区的东界。

致谢:衷心感谢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张琼博士在图版拼制时提供的帮助。

猜你喜欢

无毛柔毛长约
贵州苦苣苔科植物新种资料(7)*
基因编辑帮助无毛小鼠长出头发
系4. 心叶翠雀花系 Ser. Calthifolia
系2. 文采新翠雀花系 Ser. Flavidilimboida
贵州杜鹃花科植物黔中杜鹃的补充描述
边走边看
树枝变虫虫
厘米和米的争吵
柔毛水杨梅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成管能力的影响
Uncv无毛小鼠无毛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