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不同手术入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中的疗效对比

2021-11-03孙坤

医学前沿 2021年15期
关键词:脊柱骨折疗效

孙坤

摘要:目的针对不同手术入路途径应用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手术治疗的94例脊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 经CT胸片检查患者均在胸腰段骨折, 据手术入路部位不同分两组, 各47例, 对照组行传统后正中入路, 实驗组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期间相关临床指标和术后恢复进展。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引流量、卧床时间、出血量和高度矫正率恢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 (P<0.05) ;实验组术后病灶Cobb凸角和va 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胸腰段处脊柱骨折经过椎旁肌群间隙入路相比较传统的后方正中入路治疗患者恢复情况好, 组织伤害小, 围手术期参数记录优, 具临床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手术入路;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

0 引言

胸腰椎骨折是常见脊柱损伤, 通常是因为间接或直接外力导致的胸腰椎骨质受到连续性破坏,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提升其临床疗效, 本研究主要针对不同手术入路途径应用于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手术治疗的94例脊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 经CT胸片检查均在胸腰段骨折, 据手术入路部位不同分两组, 各47例。对照组男23例, 女24例, 年龄范围在20-60岁, 平均年龄为 (36.92±6.42) 岁, 骨折原因:摔伤12例, 高空坠落10例, 重物压伤14例, 车祸11例;实验组男21例, 女26例, 年龄范围在23-65岁, 平均年龄为 (39.83±4.17) 岁, 骨折原因:摔伤15例, 高空坠落7例, 重物压伤13例, 车祸12例, 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 (P>0.05) 。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取俯卧位, 持续性全身麻醉, 对照组行传统后正中入路, 在胸腰段脊柱后方正中处切开, 经表层皮肤, 皮下组织与胸腰段筋膜, 顺棘突骨膜两侧剥开椎旁肌至椎板露出两侧突关节, 分离两侧肌群进行椎弓根钉植入, 闭合切口。实验组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以X线透视建影, 沿棘突两侧开约1-2cm纵向切口胸腰筋膜, 依据最长肌群间隙与多裂肌, 肌间隙存脂肪给予钝性分割乱组织, 关节处突结构显露, 采取横定位或人字嵴置入椎弓根钉, 打开复位进行内固定, 充分清洁创面, 闭合切口包扎。

1.3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指标,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经CT影像学重建评定, 病患处Cobb凸角;通过数字评分法 (VAS) 将疼痛程度按数字标准0-10判断疼痛指数, 0表无痛, 10表疼痛剧烈[1]。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用均数±标准差 ( ) 表计量资料, 组间比较用t检验, 当P<0.05, 表示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实验组手术时间、引流量、卧床时间、出血量和高度矫正率恢复程度比较对照组手术指标有明显提升, 有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恢复效果比较。

实验组病灶Cobb凸角和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经影像检测和数字判断实验组恢复效果更佳, 差异存在具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3 讨论

脊椎柱受到外力时, 因为多种外力相互作用损害, 外力可能是侧向压缩, 轴向压缩, 剪切, 过伸损伤和屈曲至旋转、分离[2]。患者局部损伤表现为患处剧烈疼痛伴随持续性牙痛, 神经损伤表现为躯干或下肢无力间歇性麻痹, 有刀割感, 泌尿功能发生障碍, 患者严重会丧失运动功能和感知能力[3]。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检验方式为CT胸片与X线片影像学检查, 临床采取手术干预治疗, 维护和协助脊椎柱的高度和曲线稳定, 避免活动性丢失, 内椎弓根钉固治疗为脊髓康复建立良好条件, 接触畸形脊椎体对神经的持续压迫[4-5]。实验组手术时间、引流量、卧床时间、出血量和高度矫正率恢复程度比较对照组手术指标都得到明显提升。实验组可以依据脊柱的肌群结构分离组织, 在无血管的环境组织实施手术, 减少手术出血量, 椎旁肌肉能够自行闭合腔隙, 避免术后血液引流[6]。记录显示, 实验组卧床时间 (6.72±1.12) d少于对照组 (11.06±1.43) d。椎旁肌群间隙入路显露病灶过程在肌群间隙之间完成, 根据脊柱旁肌肉起止位置, 保全患者背部肌肉能力, 保留完整的多裂肌, 减少患者卧床时间提前进入功能锻炼, 加快恢复进度[7]。实验组术后VAS评分 (2.36±0.48) 分低于对照组 (5.46±0.79) 分。分析评定结果可能是, 胸腰椎骨折致伤因素通常为高强度损伤, 由于实验组病灶创面较小, 肌间入路符合微创原理, 相比传统缓和了患者术后疼痛程度[8]。受到时间与外界环境的因素限制, 关于胸腰段脊柱骨折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方法治疗后脊柱体高度恢复进展, 有待临床实验深入探究和验证。

综上所述, 胸腰段处脊柱骨折经椎旁肌群间隙入路相比较传统的后方正中入路治疗患者康复好, 肌间隙侧入路的手术指标较优, 降低脊体组织损伤, 减小对背部肌群的伤害, 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徐海栋, 赵建宁, 刘刚, 等.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段骨折近期疗效观察[J].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5 (1) :45-48.

[2]孙栋, 陈政宇.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 32 (4) :52-53.

猜你喜欢

脊柱骨折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经皮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
不同方法治疗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观察
脊柱骨折应用放射平片与CT的临床诊断价值对照
后路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价值及效果初步研究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临床应用价值评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