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伪满时期日系女作家牛岛春子笔下日本女性的主体身份建构探究

2021-11-03董海礁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15期

董海礁

摘要:《祝廉天》《张凤山》两部小说作品均出自于日系女性作家牛岛春子笔下,由于她是中国伪满时期日系女性作家,所以这两部作品也就成为了当时“满洲作品”的重要代表作。本文就以这两部作品为例,简单探讨日本女性主体身份的缺位与建构内容。

关键词:主体身份建构;日本女性;主体缺位;牛岛春子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5-0025-02

0引言

日本侵华时期是我国的至暗时期,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建了我們赖以维生的家园。日本侵华时期,大批日本左翼转为作家,其因个人或其他原由来到中国东北,在殖民地主义政权兴盛时,这些作家留下了众多殖民色彩的标志。其中,牛岛春子便是典型代表。牛岛春子的身份是满洲官太太,其亲眼目睹了满洲殖民地政权的失败,同时又以女性作家的独特笔触真实的描绘了统治民族的相关角度。其中很多作品与自己在满洲的经历有密切关联。牛岛春子在满洲时代创作的作品,既有描写日本人的,也有描写中国人的。可以反映出以牛岛春子的“外来人”视角,以另一种心态看待满洲世界。对牛岛春子的作品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完成对满洲国的全新认知,还可以管窥到牛岛春子通过文学作品对日本女性主体地位的构建过程中,无意却客观上对宣扬日本殖民主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有着不可推卸的战争责任。结合对牛岛春子战后随笔作品的解读,可以看到牛岛春子不同历史时期思想的转变以及她本人对侵略战争的反省和对中日友好的期盼。

1牛岛春子的个人简介

牛岛春子与满洲具有直接联系,牛岛春子于1913年出生在福冈县的杂品店。喜爱文学的牛岛春子在少年时,便展现出其自身的文学天赋。在老师的启发下,牛岛春子开始向杂志社投稿。牛岛春子个人对法国作家罗曼的长篇小说具备极高的热情,牛岛春子在久留米市高等女子学校学习时,特别热衷于神芥川龙之介的作品,这对于牛岛春子的后续创作起到了明显的引导作用。1932年2月,日本军国主义为了加快其侵华战争的步伐,在日本国内实行法西斯专制,逮捕大批的左倾人士。牛岛春子不幸被逮捕,被逮捕后,接近两个多月的牢狱生活导致牛岛春子在出狱后身患肋膜炎。但牛岛春子依然积极为九州地方日本共产党委员进行力所能及的宣传工作,并于1932年年底,牛岛春子正式加入日本共产党。

1993年年底,牛岛春子再次被逮捕。同年6月9日,牛岛春子的日本共产党领导人佐野学、郭山贞亲等迫于压力,发表了专向说明书。这对于日本共产党的形象造成了恶劣影响,也对牛岛春子的心里产生了猛烈的冲击。在狱中,为了逼牛岛春子说出九州地区共产党组织的秘密基地,牛岛春子被狱警利用竹刀反复击打,用脚反复踩踏。这对于牛岛春子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为了坚持自己的信念,牛岛春子在监狱中经常吟诵诗句,以激发自己的坚强意志。在牛岛春子出狱后,牛岛春子与其他文学文人前往满洲,散播文化精髓。牛岛春子在踏入已被军国主义践踏的满洲时,虽然背井离乡,但想到新生活即将开始,还是满怀期待。牛岛春子在后续文学作品中,不止一次地提到“新生活向她招手”。但为何牛岛春子在后来抛弃自己为之奋斗的真实信仰,以管太太的身份,走向一条与无产阶级主义精神背道而驰的殖民主义道路,这与牛岛春子在狱中的遭遇具有一定关联,是引导牛岛春子走向相反道路的导火索之一。

2日本女性主体地位的缺失——以《祝廉天》为例

对于牛岛春子而言,在其人生经历中,其之前献身于左翼运动,成为了左翼运动的斗士,后专心于文学创作。在1940年9月27日,牛岛春子开始连载中篇小说《祝廉天》。通过这篇小说,牛岛春子以“牛岛晴男”为模型,进行塑造。《祝廉天》作品指新上任的日本官吏“风间真吉”来到满洲国上任期间,在翻译官祝廉天帮助下,励精图治的故事。在小说中,翻译官祝廉天做事果断、雷厉风行,是明智的化身。同时,祝廉天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在发生相关问题时,祝廉天也有普通人的缺点,也会想到“自保”。在牛岛春子的眼中,祝廉天是一个精明、现实、不失本质、聪明、优秀的人,也是打破近代满洲人士“枷锁”的男人。这部作品虽然宣扬民族和谐,但在字里行间里,均透露出统治民族对被统治民族的垄断态度。牛岛春子着眼于这一领域,深刻感受到了作品的强大魅力。对于这部作品,相关的文学家评论该作品描写了满洲民族的核心问题,尖锐地反映了日本与其他民族的相处模式。

《祝廉天》是满洲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代表了牛岛春子创作男性化的典型特征。作家饭田祐子就从两个层面对《祝廉天》进行分析:首先第一层次,它显示了对殖民主义与民族问题的复杂反应;第二层,它反映了与民族问题或殖民问题所形成的另一次元叙事形态。就第二层次而言,《祝廉天》中专门通过“副县长夫人”视角叙述了日本女性在生活方面的表现经历。比如说,作者就从副县长妻子美知的视角对祝廉天进行了3处描写,例如其中就有一处描述了美知因为急事访问祝家,无意中看到了日常生活中祝的形象。尽管说3处描写都从女性视角出发,但是它们都未能改变男性化叙事模式,这也是作者牛岛春子的写作特征之一。而在作品中,祝廉天的面容始终冷酷,就像化石一般一动不动,其作品中所延续的男性化基本叙事方式贯穿始终。

总体来说,《祝廉天》的写作特点与作品取材都围绕男性化展开,其内容理智冷静,在民族问题上当仁不让,但其中却没有表现出女性的主体地位,整体看来作者的创作非常理性,但缺乏感性,这里的女性主体严重缺位。就后来学者看来,以男性视角描写“满洲”完全脱离了女性作家范畴,但作者认为自己在写作时并没有考虑男人亦或是女人,她认为作品中针对满洲的描写更能吸引读者眼球,所以其创作是追求性别中立的[1]。

3日本女性主体身份的被建构——以《张凤山》为例

在牛岛春子的另一部作品《张凤山》中,她就探讨了芳枝与张凤山之间的主从关系。在芳枝眼中,张凤山就像受过良好训练的狗一样忠诚于芳枝。在这里,芳枝直接将张凤山视作是自己的“人类同志”,这说明了她的女主人女性意识已经逐渐开始觉醒。这里必须谈到一点支配地位背景下的女性身份不安定性,这也是作者描述日本女性主体身份的被构建、被支配过程。在作品中,芳枝与张凤山之间的关系相当微妙,作者并未直接描写二者,而是通过两则满人社会故事来探讨芳枝口中所谓民族问题的敏感性,它专门对待满人当差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男性支配者的不同为人处世态度,尤其是对于女性的态度。

就《张凤山》作品而言,其中芳枝以主人自居,她亲切热情的性格,体现了日本国内处于支配地位女性的优越一面。在作品中,芳枝也就自己曾经的行为反省自己未能更好地帮助丈夫,不是一位合格的贤内助。从她的行为主体依存性看来,她就在构筑支配者等级与秩序过程中,也谈到了等级与秩序问题,结合被支配者顺从机制来分析等级秩序中可能存在的崩坏问题。就张凤山这一小说角色来说,他不苟言笑但却能够对芳枝流露出笑意,这说明了他对于芳枝是认可且十分尊敬的,这在日本男性、父权支配的社会中是非常罕见的。作品中,芳枝将张凤山始终视作值得尊重的男性,这说明她已经摆脱了殖民主义话语权限制,同时也让她深刻意识到应该从各个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解读存在于身边的各种感情。在该过程中,读者就能了解到日本支配地位女性身份的不安定性。当芳枝在读取老人感情时,她也真正走入了满人的社会内部,了解了什么是“支配者”与“殖民主义”,它们与民族等级、社会性别秩序息息相关。从侧面看来,芳枝面对殖民主义所作出的抵抗是相当微不足道的[2]。

4结论

《祝廉天》与《张凤山》是牛岛春子的两部重要小说作品,从对殖民主义时代背景下处于支配地位的日本女性主体到主体身份被建构,两部作品呈现出了写作视角上的重大变化。在作者看来,殖民主义背景下的日本女性主体身份在建构过程中本身就存在不安定性,这一点已经在文学中得以验证[3]。

无论是《祝廉天》亦或是《张凤山》,牛岛春子的两部小说作品在针对日本女性主体身份方面的描写是相当深刻的。在她笔下,日本女性的主体身份建构是主动也是被动的,所以它存在相当明显的不安定性。两部作品同样强调了女性意识,她从日本女性“她者”地位展开分析,思考了男性主导殖民主义背景下的主体身份确立过程,它其中也涵盖了被支配一方的认可顺从内容。一言以蔽之,就是在相对“友好”的男性利益冲突背景下,牛岛春子真正从客观侧面反映出了殖民主义大背景下处于支配地位的日本女性主体到主体身份被建构的过程,并阐述了其不安定性问题。

參考文献

[1]邓丽霞.牛岛春子笔下日本女性的主体身份建构:以《祝廉天》和《张凤山》为考察对象[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24-29.

[2]单援朝.中日女性作家笔下的中国日本遗孤的形象:以山崎丰子《大地之子》和严歌苓《小姨多鹤》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3-12.

[3]郑颖.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伪满洲国”日本女性:以牛岛春子为中心[J].大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