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挖掘的大枣现代研究分析

2021-11-03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年9期
关键词:成份大枣药效

汪 晶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郑州 450003)

大枣是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jujuba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是著名的药食两用品,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被誉为“群方之祖”的桂枝汤便以大枣入药,行健运脾胃,调和营卫之效[1]。《金匮要略》有云“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数欠伸,象如神灵所作,甘麦大枣汤主之”,可见大枣用药历史有近两千年之久[2]。本文收集了2000~2020年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关于大枣的文献,并进行归纳分类整理和统计分析,旨在分析大枣的研究热点和临床应用现状,为大枣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收集方法

在CNKI数据库,以“大枣”为主题词,检索“医药卫生科技”类别下2000年1月1日~2020年4月3日期间收录的期刊文献。最终共检索到文献1853篇,包括中文文献1413篇,英文文献440篇。

1.2 纳入标准

满足“1.1”项下要求的全部文献。

1.3 研究方法

将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依据文献主要内容进行分类,并统计出各类文献所占频次,分析大枣的研究热点和应用方向。

2 结果

2.1 大枣相关文献的分类

对大枣文献进行统计归纳分析,根据主要内容可将其分为以下8类:临床研究类文献(471篇,25.42%)、成份研究与含量测定类文献(354篇,19.10%)、理论探讨类文献(381篇,20.56%)、观点辨析类文献(231篇,12.47%)、动物实验类文献(151篇,8.15%)、综述类文献(123篇,6.64%)、数据挖掘类文献(34篇,1.83%)及其他(108篇,5.83%)。各类文献所占比例如图1。

图1 中国知网2000~2020年收录的大枣文献分类统计图

由图1可知,近20年来大枣临床研究类文献数量最多。作为药食两用品,大枣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促使学者对大枣的临床功效进行拓展研究;与临床研究相对应,对大枣的理论探讨也有约五分之一的文献支持,说明对大枣的认识和研究越来越倾向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大枣成份和含量测定类研究的文献数量排第三,借助现代技术和方法对大枣化学成份进行探索和含量测定,是对大枣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和探索;观点辨析类文献可反映出研究者对新事物的开拓和新思考;动物实验类文献较少,可能是由于大枣用药历史悠久,有大量临床研究数据可以用来分析,且与临床应用关联紧密。作为现代药效学验证的主要方法,动物实验是认识大枣药理作用和药效机制的有效手段,未来可能会加大相关研究的力度。

2.2 临床研究类文献

临床研究类文献主要是基于临床医生、临床研究员等在临床实践中获得的数据资料。数据统计发现,大枣可干预、治疗的疾病包括抑郁(140篇,29.72%)、胸腔积液(75篇,15.92%)、心血管疾病(72篇,15.29%)、更年期综合征(60篇,12.74%)、失眠(32篇,6.79%)、免疫调节(29篇,6.16%)、精神性疾病(22篇,4.67%)、消化道疾病(10篇,2.12%)、衰老(7篇,1.49%)、哮喘(5篇,1.06%)、疲劳(3篇,0.64%)和其他(16篇,3.40%)。统计结果见图2。

图2 大枣临床研究主题内容分布统计图

由图2可得,大枣临床应用广泛,文献数量可观。大枣可干预、治疗的疾病涉及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精神系统、胃肠道系统、呼吸系统等,主要集中在抑郁、胸腔积液、心血管疾病、更年期综合征和失眠等方面,这与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能主治相对应。

2.3 成份研究与含量测定类文献

大枣的化学成份研究主要包括成份提取和含量测定两类内容。大枣提取物主要包括大枣多糖(140篇,38.36%)、水提物(30篇,8.22%)、总黄酮(29篇,7.95%)、齐墩果酸(21篇,5.75%)、环磷酸腺苷(18篇,4.93%)、芦丁(17篇,4.66%)、葡萄糖(12篇,3.29%)、总皂苷(7篇,1.92%)、熊果酸(7篇,1.92%)、醇提物(5篇,1.37%)、桦木醇(2篇,0.55%)、其他(77篇,21.10%)。大枣成份的提取方法主要为水提法(49篇,38.58%)、超声法(26篇,20.47%)、醇提法(23篇,18.11%)、萃取法(15篇,11.81%)、酸解法(9篇,7.09%)、酶解法(5篇,3.94%)。

由统计结果可知,所研究的大枣化学成份主要是大枣多糖、总黄酮类、齐墩果酸等,其中对大枣多糖的研究最多,大枣水提物的研究次之。随着对大枣化学成份研究的深入,其提取方法也趋于成熟,应用水提法、超声法、醇提法等可以得到大枣的不同成份并进行研究。综合文献分析发现,对大枣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理作用探究方面,其具体研究内容及频次见表1。

表1 大枣多糖药理研究情况

2.4 动物实验类文献

动物实验类文献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大鼠和小鼠,研究内容是在临床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大枣药理、药效、作用机制等,包括药理药效研究(91篇,60.26%)、作用机制研究(25篇,16.56%)及其他(35篇,23.18%)。该结果体现了近代以来对大枣药理药效方面进行的探索以及得到的新认识。相对于药理药效研究,大枣作用机制的研究内容较少,说明现在对大枣作用机制的深层认识依然较为缺乏。

2.5 理论探讨和观点辨析类文献

在大枣文献中,理论探讨和观点辨析类文献占33.03%,具有较高的比重。这些文献主要从中医最朴素的认识论角度认识大枣。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心经,甘味“能补能和能缓”,温则散寒。大枣皮色红、外形与心相类,归心经以养血安神,疗妇人脏躁;大枣肉色黄而居内,归脾胃经而补中益气,疗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另外,大枣味甘能补益脾胃、缓和药性。常用方剂为甘麦大枣汤和葶苈大枣泻肺汤,在甘麦大枣汤中发挥其养血安神之功以除妇人脏躁,而在葶苈大枣泻肺汤中,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性峻猛,配伍大枣以缓和药性。

3 讨论

近20年来,关于大枣的研究涵盖临床、化学成份提取与含量测定、动物实验、理论探讨、观点辨析、数据挖掘等多个方面。从统计数据来看,相关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临床研究、大枣活性成份研究以及基于动物实验的药理研究三个方面。

目前大枣的临床应用主要是基于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从古方中获得治疗经验,在临床上对症治疗。临床配伍以甘麦大枣汤和葶苈大枣泻肺汤为代表;动物实验研究多以行为学观测、表征改善为主。甘麦大枣汤在抑郁症治疗中可以使临床相关指标上调,如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白蛋白(albumin,ALB)、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和尿酸(uric acid,UA)等,使抑郁症状得以改善[3]。在分子层面,动物实验探究了甘麦大枣汤对BDNF-TrkB信号通路[4]、NMDA/NO/cGMP信号通路[5]、PKA-CREB-BDNF信号通路[6]、AKT/mTOR信号通路[7-8]的影响。此外,甘麦大枣汤干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试验也较多,研究侧重对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9]。以葶苈大枣泻肺汤为代表的方剂在癌症晚期并发胸腔积液的辅助治疗中研究较多,有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葶苈大枣泻肺汤可以使患者CD3+、CD4+升高,CD8+降低[10]。动物实验发现以葶苈大枣泻肺汤为主的温阳消饮法能降低λ-角叉菜胶所致胸腔积液模型大鼠血清与胸液中增高的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11],并且可以降低胸腔积液模型大鼠纤维蛋白原和白介素-8的含量,促进胸腔积液的吸收[12]。此外,葶苈大枣泻肺汤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也较多,包括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功能不全、肺心病等。葶苈大枣泻肺汤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降低患者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可溶性生长刺激基因2蛋白(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T2)的表达[13],对于肺心病模型兔子,葶苈大枣泻肺汤可以改善其血流动力学[14]。基于文献分析发现,大枣在抑郁症、胸水、心血管疾病、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均具有改善症状的功效,这提示未来可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动物实验,进一步加深大枣在相关疾病治疗中的机制研究,为大枣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后续提高大枣临床疗效提供研究基础。

大枣的成份研究类文献在总的发表文献数量中占比偏低,内容以大枣多糖为主,其他成份研究较少,总体来讲对大枣提取成份认识不足。大枣多糖是大枣研究中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其药理作用包括保肝、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个方面。有研究表明,大枣多糖能够降低小鼠及大鼠肝损伤模型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升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SOD)水平,改善肝脏病理改变[15-16]。在大枣多糖抗肿瘤的研究中,大枣多糖可以通过积极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所表现出的益生元样活性,干预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进程[17]。大枣多糖可以使环磷酰胺致气血双虚大鼠模型的血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增加,使红细胞Na+-K+-ATP酶、Mg2+-ATP酶、Ca2+-Mg2+-ATP酶活力增强,表明大枣多糖在免疫调节方面具有良好功效[17]。此外,大枣在抗氧化[18]、镇静催眠[19]、抗精神病[20]、调血糖[21]、抗疲劳[22]等方面亦有文献报道。这提示未来应加深对大枣提取物的成份和药理作用研究,进一步明确大枣的药效物质基础。

大枣作为药食同源之品,不论在医疗方面,还是在食品方面均应用广泛,近年来在保健品、即食食品等方面也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通过整理近20年来CNKI数据库收录的大枣相关文献发现,针对大枣的研究范围广泛,从成份提取到含量测定,从动物实验到临床观察,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对大枣有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对大枣的化学成份、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也有许多新的发现,加深了对大枣的认识和了解,但未来仍需对大枣药效物质基础和药理作用机制开展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成份大枣药效
若要皮肤好 粥里加大枣
大枣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
分析半夏的炮制方法及其对药效的影响
绩优指数成份变更与一周表现
两市主要成份指数中期成份股调整
药效
大枣橘皮汤助消化
大枣
抗感冒药的药学分析与合理选用
本是同根生 药效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