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2021-11-03张菲菲张靖翁友飞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人性化病情血糖

张菲菲,张靖,翁友飞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干部病房,福建 厦门 361003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与持续的高血糖状态造成的代谢异常和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密切相关,患者除了慢性高血糖症状外,还存在蛋白尿等症状[1-2]。伴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的症状会逐渐加重,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干预,对延缓DN病情发展有重要意义[3-4]。但鉴于该疾病的治疗周期较长,患者极易因治疗过程中的不适症状和经济压力而陷入焦虑、抑郁甚至是自责的负面情绪中,于患者的远期效果而言并无助益,故而在患者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对维系其身心健康,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5-6]。对此,该研究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86例DN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实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DN患者开展研究,共计纳入患者数86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3)和干预组(n=43)。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48~75岁,平均(64.29±5.17)岁;糖尿病病程2~27年,平均(13.69±2.45)年。干预组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49~73岁,平均(64.22±4.89)岁;糖尿病病程3~29年,平均(13.64±2.5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肾病多学科诊治与管理专家共识》[7]中关于DN的诊断标准,并经相关实验室检查证实;②患者具备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日常沟通无障碍;③患者均在知情的前提下参与该项研究,已签署相关知情文书;④患者具有较高的依从性和配合度;⑤患者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8]:①患者患有原发性的肾脏或肝脏病变者;②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或血液、免疫系统疾病者;③患者存在精神障碍、认知障碍或意识障碍者;④患者同时并发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者;⑤中途退出该项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向患者发放健康宣教手册,普及DN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治疗期间合理、规范用药,加强患者的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密切监测患者治疗期间的各项指标等。

干预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加强对患者的病情监视,在患者日常护理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若患者出现头晕、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需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对于并发低血糖的患者需保证其卧床休息,及时给予糖水补充;并且日常每项护理操作均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严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对于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在选择药物时应确保对肾脏无毒或者是低毒性,避免加重患者的肾脏损伤;对于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更应扩大其注射面积,不宜在同一区域反复注射,注射完毕后观察患者的反应,以免发生低血糖的现象;对于同时存在高血压病变的患者更应及时给予降压治疗,避免加重患者的肾脏受损程度。②DN患者因疾病、生活和工作等多方面压力的影响,极易陷入烦躁、焦虑和抑郁的负面情绪中,因此需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在患者治疗期间需积极地与患者进行沟通治疗,评估患者现阶段的心理状态,根据个体心理状况的差异进行针对性的疏导,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可邀请治疗情况较好地同疾病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彼此分享经验来增加患者治疗的自信心;另外可加强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让患者可以充分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与关怀。③指导DN患者开展运动锻炼,根据患者的病情多以步行、慢跑或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为主,在患者运动期间需安排一名护理人员、护工或家属陪同,严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同时关注患者的运动情况,若患者出现不适症状需立即停止。④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饮食控制对改善其预后情况有重要意义,因此急需加强患者的饮食管理。在患者每日摄入的食物过程中需确保定时定量,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评估患者每餐所需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等物质的需求量,避免营养物质摄入过多加重患者的肾脏负担,尤其是蛋白质的摄入量更需严格控制;在肉食方面可改猪肉等红肉为鱼肉,以此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而在脂肪摄入方面更多的因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注意微量元素的补充,限制每日食盐的摄入量。⑤加强患者对糖尿病的健康教育,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的方式向患者普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同时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其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住院次数的不同对其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增强患者控制血糖的意识,并且结合患者血糖测定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方案;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告知患者在用药期间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护理前和护理3个月后参考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DSCS)[9]评定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共计26条细则,具体包括饮食控制(6条)、遵医嘱服药(3条)、定期血糖监测(4条)、规律锻炼(4条)、足部护理(5条)和高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4条)6个方面,每条细则均采用1~5分5级评分法,评分范围在26~13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好,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评分差异。同时检测患者上述阶段空腹血糖水平,对比两组间的差异。另外选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10]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问卷包含8个维度,共计36条细则,每个维度最终得分范围均在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对比两组间的评分差异。选用该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问卷总评分在0~100分,其中85分及以上表示非常满意,70~84分表示一般满意,55~69分表示满意,54分及以下表示不满意,以前3者相加的百分比表示护理总满意度,对比两组间的差异。同时记录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具体可包括出血、感染、血压异常升高、血压异常降低等,对比两组发生率[11]。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自我管理能力各项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s),分]

注:与护理前相比,*P<0.05

组别饮食控制遵医嘱服药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n=43)干预组(n=43)t值P值15.51±3.67 15.55±3.72 0.050 0.960(20.51±2.39)*(25.13±2.74)*8.332 0.001 6.02±1.55 6.05±1.49 0.091 0.927(10.12±1.68)*(13.58±1.25)*10.835 0.001定期血糖监测护理前 护理后10.11±2.47 10.12±2.21 0.020 0.984(13.99±1.57)*(17.02±1.58)*8.920 0.00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对比

对照组护理前空腹血糖(7.39±1.43)mmol/L,干预组护理前空腹血糖(7.43±1.52)mmol/L,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6,P=0.900);护理后;对照组空腹血糖(6.55±1.25)mmol/L、干预组(5.23±1.1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6,P=0.001)。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分]

注:与护理前相比,*P<0.05

组别生理机能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n=43)干预组(n=43)t值P值65.97±5.89 66.13±6.02 0.125 0.901(78.15±5.52)*(90.04±4.33)*11.113 0.001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62.85±8.44 62.91±7.98 0.034 0.973(75.66±5.13)*(87.02±5.44)*9.962 0.001 64.22±5.02 64.33±5.17 0.100 0.921(79.25±7.64)*(88.33±6.25)*6.032 0.001一般健康状况护理前 护理后66.34±5.97 66.41±6.02 0.054 0.957(78.28±5.64)*(90.01±5.41)*9.842 0.001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两组患者总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2.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较高的发生率[12]。据相关数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已有超过2亿人患有糖尿病,并且该人数还在呈逐年上升的现象[13]。目前,临床对于此疾病尚彻底根治的方法,只能依靠稳定患者的血糖,延缓病情的发展,但若病情控制不佳则易诱发诸多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DN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容易引发终末期肾衰竭,增加患者的病死风险,因此早期的治疗干预是控制患者病情发展、降低其病死风险的首要前提,而在治疗的过程中,有效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14-16]。

续表1

续表2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主要的护理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给予患者多方面的优质护理服务,在保障患者舒心、安心和放心的同时为患者争取利益的最大化[17]。该研究中发现,干预组护理后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人性化护理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稳定患者的病情。究其原因可以发现,人性化护理在实施的过程中相较于常规性的护理措施而言,对患者的病情更具有针对性,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实施系统化、全面化的护理,在满足患者合理需求的同时,能够保证患者身心均处于健康状态,从而有效稳定患者的病情发展[18-19]。除此以外,该研究发现,干预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推测其原因可能是人性化护理理念以“患者为中心”作为核心指导准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为其提供个性化、优质的护理理疗方案,从而促进患者康复奠定基础[20-21]。与此同时,该研究还发现,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20.93%(P<0.05),该研究结果与梁雪爱等[22]研究中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低于对照组26%结果一致,进一步证实人性化护理实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在DN患者的护理中有助于稳定患者的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人性化病情血糖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