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患者足部坏疽截肢术的术中护理分析

2021-11-03潘美琼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坏疽截肢循证

潘美琼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5

从实际上来看,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中,且始终以老年患者为主。当前糖尿病已经发展成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属于严重的分泌代谢性疾病,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当前不仅不可治愈,且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血管病变以及感染等多方面的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患者发生糖尿病后,其发生并发症的概率相对较高,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糖尿病足部坏疽。这一现象属于糖尿病患者的后期血管并发症,能导致患者的致残率大幅度增加,甚至增加患者发生病死的概率,所以给予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1-2]。一般来说,针对糖尿病足坏疽患者可以实施截肢术,但是该措施会使患者的外在形象受到严重影响,同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提高患者的手术风险。所以,为帮助患者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心态的良好,有必要强化患者的术中护理工作,以促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3-4]。于该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80例行足部坏疽截肢术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行足部坏疽截肢术的糖尿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措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0例行足部坏疽截肢术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结果进行分组,每组40例。研究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2~77岁,平均年龄(65.7±6.7)岁;病程4~24年,平均病程(12.3±3.5)年。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65.9±6.6)岁;病程5~23年,平均病程(12.1±1.9)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次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或家属同意开展。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包括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对其皮肤表面以及患肢残端等部位进行细致检查、叮嘱患者勿将双腿交叉、于手术床上采用平卧体位、将患肢抬高以避免血管神经受到。

给予研究组患者循证护理措施。首先对循证护理小组进行构建,采用观察病情及查房等方式,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①忽略了患者糖尿病足部坏疽发生的原因、患者当前的病情以及二者与患者全身性疾病之间存在的关联性;②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病情的观察能力以及判断能力仍处于较为缺乏的状态之中,同时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足;③心理护理过程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基于以上3个问题,通过在学术网站(知网、万方网等)搜索糖尿病足部坏疽与护理干预等关键词,查询到约573篇相关参考文献,逐个分析总结与以上3个问题相对应的循证护理措施与方案,具体可实施的护理措施如下。

1.2.1 术前评估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首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尽量掌握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同时了解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糖尿病足部坏疽的诱发因素、注意事项、治疗及护理措施等。还应关注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身体整体状态以及睡眠质量等,以能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1.2.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以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充分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采用温和、亲切的态度对待患者,给予患者及时的关心、安慰和鼓励,同时增加对患者家属的关注,以获取其支持和配合,引导患者家属采用科学合理地方式对患者表示关心和鼓励,以能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对于患者及家属的提问,护理人员应耐心详细地进行解答,并将行截肢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使患者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树立起对于治疗和护理的信心,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2.3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以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术后8 h内,每小时为患者测量血压及脉搏一次,注意对患者的引流管通畅情况进行观察,避免引流管出现弯折、受压等情况,并需定时记录其中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同时对患者的创口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保持创口的清洁和干燥,定时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若出现局部感染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同时注意完善病房环境,增加对病房的巡视,定时为病房通风和消毒,并注意帮助患者翻身和拍背,以避免患者出现压疮情况,同时提升患者的舒适度。

1.2.4 出院指导 一般来说,术后2周后即可为患者拆线,至患者创口完全愈合即可开始进行功能训练,使患者的残端负重能力得到强化,同时提升关节的自主屈伸水平。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方式对残端进行拍打及按摩,15 min/次,1次/d,并以自身实际恢复情况为依据,逐渐增加锻炼时间及强度。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将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着重强调对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提醒患者定期来院进行复诊,同时强化功能锻炼,以提升患者的预后水平。

1.2.5 糖尿病护理 针对患者的糖尿病症状开展护理工作,需对其血糖变化情况实施严密的监测,给予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同时结合其个人的饮食偏好,科学合理的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以保障患者的膳食搭配处于低糖且合理的状态,进而可以促使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分别持续处于6.5 mmol/L以下和7.8 mmol/L以下。

1.3 观察指标

①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向患者发放该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由患者本人或家属根据自身主观感受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评分在85~100分为很满意;评分在70~84分为一般;评分在84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很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00%;②组间生活质量对比:向患者发放该院自制生活质量调查问卷,满分为100分,分为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家庭生活、社会生活4个部分,患者生活质量越高,即评分越高;③组间血糖水平对比: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2.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为(87.66±10.45)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23±10.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研究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身体状况22.44±3.56 18.28±3.47心理状况家庭生活21.37±3.81 17.38±2.48 20.25±3.46 16.60±2.37社会生活 总分22.10±3.58 17.16±2.33 87.66±10.45 69.23±10.84 7.741<0.05

2.3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分别为(6.4±1.6)、(6.4±1.8)mmol/L,低于对照组患者的(7.6±1.4)、(7.7±1.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s),mmol/L]

表3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s),mmol/L]

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9.3±1.5 9.2±1.4 0.308>0.05 6.4±1.6 7.6±1.4 3.570<0.05护理前8.9±1.1 9.0±1.5 0.340>0.05护理后6.4±1.8 7.7±1.1 3.898<0.05

3 讨论

糖尿病足部坏疽为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属于慢性的微血管特殊病变,能导致患者出现肢体末端的感染、疼痛等情况,且因为供血不足,患者的肢体末端出现缺血性的溃疡,且局部神经发生病变。糖尿病已经发展成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属于严重的分泌代谢性疾病,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当前不仅不可完全治愈,且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血管病变以及感染等多方面的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患者发生糖尿病之后,并发症的概率相对较高,其中最为常见的为糖尿病足部坏疽。这一现象属于糖尿病患者的后期血管并发症,增加患者的致残率,甚至增加患者发生病死率,所以给予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一般来说,针对糖尿病足坏疽患者可以实施截肢术,但该措施严重影响患者的外在形象,同时降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便捷性,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增加患者的手术风险。一般情况下,临床上给予患者进行治疗的措施为行截肢术。这一治疗措施虽然能对患者的疾病发展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使患者的病死率大幅度降低,但同时能导致患者的外在形象发生巨大变化。所以面对治疗,患者通常存在极大的心理压力,也就易出现治疗依从性不佳的情况,且患者的预后水平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所以,为帮助患者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心态的良好,有必要强化患者的术中护理工作[5-15]。

循证护理为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护理措施,改善了传统上根据临床经验给予患者实施护理的模式,而是将临床上的各方面情况作为“证据”,分析患者出现各项情况的原因,并给予患者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患者的手术治疗之中,护理人员需根据科室及患者的各方面实际情况,制定最为适宜的护理措施,使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在该次研究中,循证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术前评估、心理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目的在于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掌握患者的身体情况,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到提升,同时提升护理质量和改善治疗效果。与此同时,患者的血糖情况也能对手术效果产生影响,所以需给予患者完善糖尿病相关的护理工作,于围术期重视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地食谱,并按时遵医嘱应用胰岛素,以保障患者的身体状态适合进行手术,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尽可能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6-22]。同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充分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采用温和、亲切的态度对待患者,给予患者及时的关心、安慰和鼓励,同时增加对于患者家属的关注,以获取其支持和配合,引导患者家属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患者表示关心和鼓励,能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出院前护理人员应将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着重强调对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提醒患者定期来院进行复诊,同时强化功能锻炼,以提升患者的预后水平[23-36]。

该次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2.50%,生活质量总分为(87.66±10.45)分,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分别为(6.4±1.6)、(6.4±1.8)mmol/L,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足部坏疽截肢术中使用循证护理,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可见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足部坏疽截肢术中,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并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坏疽截肢循证
How to ensure leftovers are safe to eat
《循证护理》稿约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肉瘤手术:截肢并不是唯一选项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老人崴脚后缘何要截肢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坏疽性脓皮病一例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