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技能大赛成果的汽修微课程资源开发

2021-11-03温岭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金妙祥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1年20期
关键词:测试卷大赛技能

温岭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金妙祥

1 汽修课程资源使用现状

1.1 课程资源适用性差

课程资源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支撑,缺乏对应的、适用的课程资源不利于有效教学的实施。现有的教学资源一般通过学校采购、网络检索等方式呈现在教学课堂上,这些资源与教材内容、实训设备对接性差,无法高效地调用,拖累了教师的备课与教学,阻碍学生的二次学习。

1.2 课程开发能力弱

在教师的各类教学比赛中,重点在于课堂教学、论文撰写、创新创业等方面,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处于弱项。开发的资源仅限于教学课件、简陋的手机视频,这些都无法满足汽修专业的教学需求。因此,实施团队协作、优势互补的方式,利用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提升教师的课改意识,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2 技能大赛成果转换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教育部举办的针对学生技能竞赛的最高赛事,技能大赛成果与教学改革相融合,通过深入研究如何使用微课程资源的形式呈现技能大赛成果,一直是大赛成果转换的目的。

2.1 大赛文化氛围转换

技能大赛是一项全国竞争异常激烈的赛事,选手精神饱满是比赛获奖的必要条件,是企业工作者应有的工作状态。其一,微视频拍摄上,负责操作演示的“主角”语言铿锵有力,是工作者应有的职业精神。其二,在操作过程中,“主角”必须动作流畅,不拖沓,对安全隐患应有足够的防护。

2.2 大赛技术成果的转换

(1)作业项目的转换。技能大赛汽车维护项目提供了明确的作业项目,对不同车型适用性强,对企业作业任务融合度高,对中职教学内容导向性强。微课程知识(技能)点设置依据技能大赛的技术项目和要求设置,贴近企业生产实际,更易被推广应用。

(2)作业要点的转换。大赛技术标准是基于国家标准,结合企业维修手册,融合维修行业专家的技术经验,作业要点权威性高、技术性强,微视频可有效呈现作业要点。微视频可以呈现技术要点的细微处、难点,充分发挥微视频的特点,是转换的核心技术成果,推广价值高。

(3)作业流程的转换。作业项目依据大赛对作业流程合理性的要求,编制合理的作业流程,对提高作业效率与质量至关重要。微视频中呈现的每一操作步骤有效结合了大赛关于项目的作业流程要求,对学生的作业位置、作业走位、作业步骤都有详细的展示,引导学生形成高效率、高质量的职业素养。

3 汽修微课程资源特点

3.1 情景式资源

汽修专业课程具有操作性强、技术点多的特点,开发情景式的课程资源才能更好地适用课程教学。汽修专业情景式课程资源开发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创建情景式的工作场景,如改造实训室形成汽车整车维护、汽车板件修复、汽车涂装等真实工作场景,促使学生观看微视频时产生“以景入境”;二是开发内容源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的选取来源于企业的一线调研与产教融合企业大师的合力制订,促使教学内容与岗位任务的对接;三是强调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资源开发中充分融入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如实训场所7S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意识、团结协作的意识等,具体融合点既考虑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的多样性,又考虑职业标准与价值观的融合度。

3.2 “草根式”开发

课程开发团队没有外援的专业拍摄团队、没有高大上的取景环境,硬件条件是实训室的现成设备、学校现有的拍摄相机。软件的“高大上”却保障了优质资源的开发条件,组成了集名师、大师、青年教师的梯队式的课程开发团队,对课程资源的开发问诊把脉,形成了“各显其才,各尽其能”的优势局面。“草根式”的开发模式更有其特色:首先,开发对象贴合学校的教学设备,开发内容贴合企业生产。开发环节的实施过程更便于团队成员的交流、研讨与实施,充分提高了教学资源的适用性;其次,开发资源更便于充分论证,开发过程设计合理,编制拍摄脚本、角色定位准确、任务清晰的开发团队。

3.3 大赛式成果

我校的资源开发团队集合本校的优质师资,深入分析技能大赛成果,组建开发团队、优化实训空间、融入大赛文化、提炼大赛技术,形成了特色的课程资源,可用价值高、推广意义大。首先,用视频的形式呈现技能大赛的各个技术点,对操作手法、操作要点、操作流程等技术要点逐一呈现,形成了可视化的优质数字资源,提高了师生的专业技能。其次,在立体化教材的呈现中,融入了参赛学生艰苦训练、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超越极限的工匠精神,为教师教学提供可行、可亲的课程思政元素,对实施以赛促教、传承大赛精神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4 汽修微课程开发架构

微课程形式的教学资源,以建构主义思想为基础,构建汽修专业微课程资源开发模式,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微课程的开发,形成了以微视频、微练习、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测试卷等整套课程资源体系,给学生提供可视化、在线化、碎片化的教程。

4.1 设计微课程框架

根据汽车专业课程作业项目的工艺特点,结合微课程的资源要素图(图1),设计微课程的开发思路和框架,明确了以微课程开发为主线、教学资源建设为基础、教学成效为目标的研究策略。

图1 微课程资源要素图

4.2 论证课程选题

微课程选题应接轨企业生产实际,面向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且基于课程标准,将技能大赛内容融入微课程的开发,实现以赛促教。通过系统规划分析,结合课程、大赛、行业三者,确定选题的价值、意义及可行性,分析微课内容、类型及前后的关系(独立与衔接),聚焦一套相对固定的知识(技能)点进行开发。

4.3 开发微课脚本

脚本是开发团队思想与艺术的结晶,是一切开发活动的根本出发点。脚本中应对微课中出现的场景画面要求、语言组织、文字呈现、取景角度等有详细的描述。脚本模板的呈现可以使团队成员统一开发路径,明确出镜人物的行动、摄像人员的取景方式。合理的呈现方式,是学生突破学习技术的关键,同时丰富教学内容呈现的灵活化。

4.4 设计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由学习指南、学习任务、资源链接、困惑与建议四大部分组成。首先,学习任务有学习咨询、器材准备、制定计划、任务实施等组成,使学生借助微课程资源有针对性的学习,先计划后实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逻辑思维的建立;其次,资源链接提供二维码,学生实时扫码学习,查找知识,丰富学习咨询,拓展知识面;最后,困惑与建议为师生互动、资源的改进提供交互的平台,以便后续更好地开展教学。

4.5 编制微练习及测试卷

微练习与测试卷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过程与结果的双重测验,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与教师的教学效果。

(1)微练习的设计。微练习使学生在学习微视频后起到及时巩固知识点,使理论学习更具量化,反馈学习薄弱处。微练习知识点根据微视频主体内容,以客观题为主,适当辅以拓展性思考的主观题。客观题结合微视频教学重难点,题目难度呈阶梯式,分步检验学习成果,实现分层学习的目的,便于学生逐步掌握,并配有答案及分析,降低学习难度。

(2)测试卷。测试卷根据车辆维护的工艺特点,结合微课程知识结构图,分单元测试卷、期中与期末测试卷、技能操作测试卷。重点检测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突出本课程实践操作过程中步骤、要点及规范的测验,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参考答案中设置知识点学习链接,便于学生查漏后及时补缺,对前述知识再次学习,实现微课程教学的优势。

5 汽修微课程开发的价值

(1)提供资源参考价值。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对汽修学科研究领域具有好的内容价值,还能推动学科建设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微课程及配套的资源学习载体,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性和创新能力,还能促进教育信息化,增强理实融合有效性。教师深入到课程的研究和建设,开发微课程建设、立体化教材建设,熟悉工作过程中的方法、资源,共建共享,教师课程开发的水平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水平的提高,为推动学校、地区课程系统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2)提升教师职业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课改意识的再深入。通过团队协作形式的课程开发过程,经过学习、研讨、实践、总结这一系列过程,思维的激烈碰撞、真理的实践检验,形成了更深入、更具体,操作性强的课改实施思路,在实践中不断凝练,教师的信息化课程改革意识、课程开发意识已在不断的发展与深入,具体表现在各项研究成果、论文、信息化比赛成绩的获得,带动了更多教师的参与,影响了一定区域的教师发展意识,形成了较好的课改氛围。

2)信息技术的再提升。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多元素材得以支撑,如微视频的处理过程中,需要用到专业的视频编辑工具camtasia studio、图片素材处理软件、思维导图软件等,教师对数字资源的处理能力不断提升与熟练。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再应用,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再提升,通过实践摸索,对微课的切入点、资源的调用点、信息手段的适用点作出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信息化说课、信息化教学能力不断提升,使信息化教学改革逐步推行。

猜你喜欢

测试卷大赛技能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
一年级期末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