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制图技术在地质测量中应用的探讨

2021-11-02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矢量化输入法制图

冉 英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0六地质大队,贵州 遵义 563000)

目前工程施工中所用到的测绘技术普遍具有智能化和数字化的特点。数字化制图技术的应用为地质测量提供了信息资料依据,不但有利于提高地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还能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因传统的地质测量方法较复杂,工作效率低下,信息处理比较困难,自运用数字化制图技术后可有效弥补了传统地质测量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地质测量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在矿山地质测量的过程中应用数字化制图技术,根据收集的数据来反映具体的地质情况空间要素,明确测量点的坐标位置、属性调整、关系及图像,将多种信息结合在一起,确定实际的地质测量图像,并将信息、图像保存在存储介质中,为后续的工程施工提供基础依据。数字化制图技术方法可分为智能扫描矢量化输入法、数字化仪输入法、人工跟踪矢量化输入法这三种。

在数字化制图过程中,需依据地图原理,联合应用计算机技术、测绘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等。在数字化制图过程中,首先采集制图所需信息,然后进行变换处理,并在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制图。在地质测图中,通过应用数字化制图技术,采用电子制图方式,能够促进地质测量行业创新发展。因此,亟需对数字化制图技术在地质测量中的应用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1 数字化制图在地质测量中的重要性

在地质测量中,通过应用数字化制图技术,对于地质情况,可采用一定比例尺以及符号,将其转换至平面图形中,能够为工程项目建设、资源勘查开采提供可靠依据。在传统的地质测量中,设备技术水平比较差,需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并且无法保证地质图绘制精度,而通过应用数字化制图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地质测量工作效率,节约资源消耗量,同时制图精度较高。因此,在地质测量中,数字化制图技术应用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2 数字化制图技术的基本方法

2.1 人工跟踪矢量化输入法

制图技术人员通过应用图形编辑系统绘制栅格图像,可根据地质测量实际情况,在计算机软件中,对图像编辑模块进行修改,该方法对图像编辑较快,操作方式便捷。在地质工程测量中,人工跟踪矢量化输入法的应用比较常见,能够有效提高地质测量效率。

2.2 数字化仪输入法

数字化仪输入法指的是在人工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地质工程测绘,对于游标的跟踪以及所记录的图纸信息,可转换为数据信息,进而实现数据化。在数字化仪输入法的应用中,工作量大,并且操作方式复杂,设备应用成本较高,因此,在地质工程测量中,数字化仪输入法没有得到推广应用。

2.3 智能扫描矢量化输入法

智能扫描矢量化输入法是指利用扫描设备将所需的数据输入到系统中,由软件对其智能识别,在智能扫描矢量化输入法的应用中,关键设备为扫描仪,对于地质测量中所获得的原始资料,包括测量数据、图纸等,可利用扫描仪传输至计算机中,计算机技术具有智能识别功能,能够将所传递的原始资料进行矢量化处理,同时对于原始信息以及处理结果,还可进行误差调整,调成方法是对误差进行校正处理,该方法的凸出特点为测量效率高,还可保证资料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智能扫描矢量化输入法的实际应用中,扫描速度快,但是如果地质测量所得原始资料数据量庞大,则自动识别难度较大,并且地质工程测绘工作量较大。对图像要素识别错误率较高,后期还要对其进行修改。

3 地质测量中数字化制图技术的应用流程

3.1 采集原始数据

在地质测量中,数据采集过程为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广泛收集大量数据信息,能够为制图过程提供可靠依据。对于数据采集工作,可分为内业采集以及外业采集两种,为了保证能够为制图提供准确数据,需将内业以及外业进行有效结合,准确标注出地图实际情况,保证地物坐标以及空间位置的准确性,提高制图成果可靠性。在地质测量区域原始数据采集中,常用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经纬仪等,在广泛采集大量地质数据后,即可利用电子仪器将所采集的数据传输至计算机中,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2 数据处理

在数据处理环节,需对地质测量中所采集到的大量地质数据进行适当处理,再将数据转换为可出图格式,数据处理效果会对制图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数据处理控制。对于地质数据,可利用电子设备转化至计算机中,然后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编码处理,在对数据进行重新编码处理后,即可成为能够出图的格式,最后,对于转换完成的数据,还需做好合并处理以及分幅处理,确保能够将最终数据转换为图幅格式,为制图奠定基础。在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制图操作后,还需对图形做好调整优化,在地质工程测量中,很多区域地质地形条件复杂,在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制图时,可能会出现受到很多特殊因素的影响,无法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自动化处理,对此,专业制图人员应对制图情况进行分析,准确识别图形中的错误,并做好修改处理。

3.3 图形数据输入

在地质测量中应用数字化制图技术时,必须加强图形数据输入控制,具体包括文件输出以及输出。在文件输出中,需应用计算机栅格,对文件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并形成完整的工程文件,可根据地质工程测量要求对地形图格式进行优化调整,最后再利用扫描仪、绘图仪等,完成电子文档打印操作。在图形输出中,可选择适宜的图形设备调整格式,然后完成地图图形绘制,如下图所示,能够有效降低图形绘制成果误差,保证绘图成果可靠性。

图1 图形绘制最终效果图

3.4 建立数字化制图模型

在数字化制图技术中,GIS技术的应用比较常见,能够有效提升地质测量工作有效性以及准确性。在GIS技术的实际应用中,首先广泛采集大量空间数据,再将空间数据传入至计算机系统中,并对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管理,据此创建地质测量数字化模型,地质测量人员可以此为依据制定决策性策略方案。在GIS技术的应用中,可利用表面模型法,通过进行点测量方式获取数字化模型创建环节所需数据信息,包括各点坐标信息、属性以及特征等,再利用数字化制图软件对所有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最终即可创建地表模型。需要注意,在地表模型的创建过程中,在点结合方面,可利用抽象连线进行结合,据此形成网状面,全面反映出地质工程测量区域地质情况。因此,在利用GIS技术创建数字化模型时,要求广泛收集大量原始数据信息,并加强数据准确性控制,保证地质测量的高效性。

3.5 数字化制图注意事项

数字化制图技术功能要求比较高,并且使用条件严格。为了保证数字化制图效果,要求严格控制原始数据准确性,对原始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创建数字化模型。另外,在数字化制图技术的应用中,可采用表面模型法创建模型,因此,在数据采集中,应采用点测绘方式。在模型创建完成后,将两点连接为线,由两条线路确定一个面,据此逐渐显示出完整的地质表面。

图2 坐标信息处理图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数字化制图技术在地质测量中的应用方式进行了详细探究。与传统的地质测量方式相比,数字化制图技术的自动化水平较高,能够获得大量图形信息,测量精度高。如果地质测量区域环境复杂,可采用终端软件对地质信息进行数字化计算和处理,提高地质图形绘制的高效性。因此,在地质工程测量中,应积极推广应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并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地质工程测量效率。

猜你喜欢

矢量化输入法制图
要命的输入法
无声手枪如何消音?
习近平的战疫日志
找回微软拼音输入法设置
输入法顺序听我使唤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调查底图制作方法的探究
DEM的建立及其在林业上的应用
百度被诉侵犯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
交互式矢量化技术在水文站网分布图编绘中的应用
基于边缘检测的位图矢量化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