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轧碳钢中C元素活动特性及其应用

2021-11-02田建岭张志强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铁素体晶界冲压

田建岭,杨 韬,张志强

(河钢集团邯郸分公司,河北 邯郸 056000)

冷成型用钢HRLC是一种低碳热连轧钢带,多用于通过冲压、折弯等方式制造电器零部件,是典型以热带冷板材产品,对于节能降耗有着显著的意义。相较于传统冷轧板材,HRLC等以热代冷钢材主要利用轧后加速冷却方式,提高钢铁材料性能和冲压性能[1]。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中低碳钢在热轧后的连续冷却过程中,由于成分、冷却速率、奥氏体变形等因素影响,可能获得渗碳体、珠光体和贝氏体等不同类型的组织,这些组织的类型、数量、分布等对钢材的最终性能有重要的影响[2]。渗碳体是钢中较为常见的第二相组织,对热轧低碳钢产品冲压性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对其析出行为的控制是提高热轧低碳钢冲压性能的重要手段[3]。

本文根据当前对渗碳体析出规律的研究,通过研究低碳钢中C元素在高温(500℃~700℃)下的活动规律,达到控制渗碳体析出的目的。

1 实验方案

将成分为(质量分数,%)C:0.04;Si:0.06;Mn:0.20;P:0.022;S:0.008的热轧低碳钢HRLC作为代表试样,其轧制工艺为890℃终轧后,通过前段常规层流冷却至610℃后进行卷取。从邯钢CSP产线切取800×1250mm钢板作为样板,对钢板进行1/4位置对称取16根纵向拉伸试样,拉伸试样采用5号标准试样,同时在同一板宽位置取8块金相试样,金相试样为20mm×20mm方块试样,做不同温度保温热处理实验,实验共分8组,每组2根拉伸试样、1块金相试样,8组实验温度分别为550℃、570℃、590℃、610℃、630℃、650℃、670℃。

将试样分批次放入同一加热炉进行处理,并将加热炉升温至550℃后,打开加热炉门快速放入第一组试样,待加热炉温度恒定到550℃后开始计时,保温10~15min后,取出试样空冷至室温。之后按照570℃、590℃、610℃、630℃、650℃、670℃实验温度顺序将第2~7组试样依次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第8组试样作为对比样本,不做处理。

热处理完成后,分别进行拉伸实验检测和金相组织观察,其中拉伸实验采用Z250电子拉力试验机,金相组织试样经过镶嵌、打磨、抛光后置于4%硝酸酒精溶液中3-5秒,待试样表面呈一层灰白后置于DMI 5000M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2 实验结果

2.1 热处理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对不同热处理温度下试样拉伸性能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各组试样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热处理温度下试样拉伸性能

2.2 热处理温度对金相组织的影响

对未处理试样和不同温度热处理后试样进行编号、镶嵌、打磨、抛光后,用4%浓度硝酸酒精进行3-5秒浅腐蚀,表面呈浅灰色后置于DMI 5000M光学显微镜下进行金相组织观察,所得不同试样金相组织。

金属组织主要为准多边形铁素体,晶界处分布着少量渗碳体组织,该部分渗碳体主要是在610℃下卷取过程,铁素体中过饱和C元素在晶界析出形成。试样在550℃和570℃下保温10~15分钟后空冷试样金相组织照片,可以看出两个温度下试样金相组织与未处理试样金相组织相近,铁素体和渗碳体大小、分布、比例等均较为接近。试样在590和610℃下保温10~15分钟后空冷试样金相组织照片,与未处理试样金相组织相比,两个温度下金相组织铁素体晶粒略有增大,渗碳体数量相对减少,判断为在590℃~610℃下,C元素和Fe元素逐渐开始活动和转化。试样在630℃、650℃和670℃下保温10-15分钟后空冷试样金相组织照片,可以看出,随着保温温度由630℃提升至670℃,铁素体晶粒呈现明显增大趋势,且渗碳体数量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说明在630℃及以上温度下,钢种C元素和Fe元素活性增加,逐渐开始活动,且该温度下铁素体中固溶C含量上限提升,促使晶界处渗碳体开始回溶进入晶粒之中。

2.3 C元素在不同温度下活动规律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对于CSP产线热轧低碳钢HRLC,当C元素质量分数为0.04%、卷取温度为610℃时,成品金相组织主要为准多边形铁素体+少量在结晶分布的渗碳体,且该组织在610℃及以下温度时,组织构成变化较小;当温度升高至630℃及以上时,钢中C元素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由此可以判断:当卷取温度高于610℃时,由于钢C元素活性较高,在后续冷却过程,铁素体中过饱和C元素将有足够热动力在晶界处以二次渗碳体形式析出,甚至形成网状渗碳体组织;当卷取温度低于610℃时,由于钢中C元素活性较低,在后续冷却过程中,金相组织将保持原有组成不变,铁素体中过饱和C元素也不会再以二次渗碳体形式在晶界析出。因此,为减少热轧低碳钢中晶界渗碳体析出,提高钢板塑性和冲压性能,可以通过减低冷却过程渗碳体析出,同时将卷取温度至610℃以下,减少卷取后渗碳体再次析出,即调整轧后冷却工艺为后段冷却模式,卷取温度设定为不大于610℃。

3 生产验证

在邯钢CSP产线上,选定3炉不同C元素含量炉次进行验证实验,每炉选择2块铸坯,分别进行590℃和610℃,各炉次C元素质量分数、过程控制及力学性检验情况见表2。

表2 锅炉内不同C元素含量验证

对上述钢卷分析进行金相组织取样,试样经切割、镶嵌、打磨、抛光后,用4%浓度硝酸酒精进行3-5秒浅腐蚀,表面呈浅灰色后置于DMI 5000M光学显微镜下进行金相组织观察。

对比3炉次金相组织可以看到,当C含量为0.028%时,钢板金相组织主要为准多边形铁素体,几乎无渗碳体存在;随着C含量增加,组织中渗碳体含量随着增加,但相同C含量时,卷取温度为590℃时组织中渗碳体数量相对较少;当C含量达到0.042%时,采用590℃和610℃卷取温度钢卷均存在较多渗碳体,但相较前段冷却,采用后段冷却模式二次渗碳体析出数量略少,且成细小颗粒状均匀分布,无明显聚集情况,产品塑性和冲压性能将对较好。

上述情况发生主要原因是:当热轧低碳钢HRLC以890℃终轧温度进入冷却阶段时,由于采用后段冷却模式,带钢经过前段30m左右空冷,温度降低至820℃左右,此时组织仍为奥氏体,之后进入层流冷却水中进行快速冷却至610℃及以下温度,钢中组织以过冷奥氏体进行进入卷取机,在卷取后相对较慢冷速下,过冷奥氏体组织快速向铁素体转变,转变过程少量过饱和C元素在晶界处析出,较多过饱和C元素随铁素体快速生成未能及时析出,以固溶形式存在与铁素体晶粒内部,同时由于卷取温度偏低,已析出的少量渗碳体无法进行聚集长大,最终以颗粒状渗碳体均匀分布在组织中。

4 结论

(1)对于热轧低碳钢,当C元素含量大于0.028%,卷取温度大于610℃时,铁素体中过饱和C元素会在冷却过程以二次渗碳体形式在晶界处析出,从而恶化带钢冲压性能。

(2)对于热轧低碳钢,钢中C元素活性和在铁素体中溶解度主要受温度影响,当温度大于等于630℃时,C元素出现回溶现象,670℃时铁素体中C元素溶解度可达到0.04%。

(3)通过采用后段冷却+低温卷取工艺,可抑制冷却过程渗碳体析出和卷取过程渗碳体聚集长大,得到较为理想的均匀分布颗粒状渗碳体。

猜你喜欢

铁素体晶界冲压
10Ni5CrMoV钢焊缝针状铁素体相变热力学分析
基于截断球状模型的Fe扭转晶界的能量计算
运动晶界与调幅分解相互作用过程的相场法研究*
基于电弧增材制造的双相不锈钢熔敷层中δ-铁素体表征
铁素体对奥氏体不锈钢性能的影响
Ca 对氧化铝晶界处氧空位扩散的活化机理
冲压模具静态干涉研究
溶质元素晶界偏聚行为的研究现状
轿车后下控制臂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双支板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