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三环五式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为例

2021-11-01蒋格格郭晶晶赵翠萍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20期
关键词:三环农林文科

张 颖 蒋格格 郭晶晶 吴 强 赵翠萍

一、新文科背景下教学创新的新要求

2020年11月,教育部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新文科建设对于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加快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经管法”是新文科四大学科群分类之一,其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具有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特征,是农林类地方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对培养地方农业经管类人才,践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新文科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的培养注重综合性和实践性,要求该专业的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对农村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应对。传统教学强调理论的阐释,对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不够,无法满足新文科建设的需求,模式亟须改革与创新。

案例教学、实践教学、虚拟仿真实验、翻转课堂等都是变革创新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逐步被引入经管类专业(张颖等,2021)。其中,案例教学法以使用教学案例为特色,通过对案例的情景描述,使学生身临其境,引导学生发现现实问题,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释问题,使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尝试解决问题(刘红梅,2016)。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以数字化方式模拟真实场景及对象在现实环境中的行为,在经管类专业主要用于对现实企业经营环境进行模拟,让学生在实验室中体验企业经营决策的过程,收到模拟企业经营的效果(罗勇,2012;薛永基等,2016)。引入虚拟仿真教学方式可以较好地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使学生快速增强对各种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韩俊,2020)。虽然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中也采用了案例分析和虚拟实验等教学环节,但是缺乏不同类型的教学手段的互动交互研究和实践,需要进一步针对具体专业领域的特点,探讨多手段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培养学生分析农村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为以后独立承担农村经济发展与实际管理工作积累实践经验。

基于此,本研究尝试将案例教学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法引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设计了一个集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践教学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三环五式混合式教学模式(以下简称三环五式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效果的调查与评价,验证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二、三环五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策略

(一)模式设计

三环五式教学模式以线上线下理论知识为基础,案例教学为支撑,讨论式教学、实践教学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为手段,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索和知识体系的构建,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转化为设计导向。该教学模式看似环节众多,但是注重不同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之间的融合性,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与经营决策水平的提升,实现了新、趣、活、实,让学生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二)实施策略——以《农业经济学》为例

《农业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无法满足管理型、应用型与专业型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本研究尝试使用三环五式教学模式对《农业经济学》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

课程前期建设。一是线上资源建设。教师录制好学生课前学习的视频和阅读资料上传至超星系统。二是案例库建设。整理案例材料,撰写案例文书。三是虚拟仿真实验建设。根据课程内容,依托学院教学科研实习基地,选择合适的知识点量身打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土地托管类农民合作社经营决策虚拟仿真实验》,也可以选择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服务平台中农经类实验供学生练习。四是教案建设。对标《新文科建设宣言》,设置每章节的教学目标和重点与难点,设计教学思路与流程。五是学生实践任务发布。根据重点与难点,设置校内外调研形式的实践任务,学生自建团队根据兴趣认领并执行任务。

课堂实施环节。首先,授课教师通过政策文件、热点话题或最新的数据导入课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其次,通过播放调研小组的视频了解现实情况,教师及时点评任务完成情况。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剖析造成二者之间差异的原因。通过案例的引入与讲解以及小组成员的讨论和汇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最后,总结课堂内容,引出下节课需要讨论的新问题,并发布相应的实践调研任务。

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可利用实践课时进行田野调研,带领学生对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进行入村入户调查,与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调研报告。在完成实地调研之后,学生可以回到课堂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模拟经营一家农业企业或者合作社。通过情景模拟真实还原教学实践基地的场景,全景式展现农业生产经营环节与作物种植的交替,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农学等知识,在虚拟真实市场环境下,科学决策生产经营过程,实现全过程、全景式、参与式的实验教学。

课后环节。教师通过超星系统发布作业与预习任务,同时发布下节课的调研任务。学生通过超星系统学习通下载课件、精度文献,查看并领取新的调研任务,做好预习准备。没有时间参与调研任务的学生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三、三环五式教学模式考核与信息反馈

(一)课程考核设计

三环五式教学模式不再使用原来传统考核办法即:30% 平时分值+70%理论分,而是将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加入课程考核范围,改用更加注重过程参与和团队协作的考核方式。具体分值设置及占比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学时分配及计分标准

(二)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在课程结束后,对三环五式教学模式进行调查与评价。期末考试前两周,对学习了一个学期《农业经济学》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193份问卷,回收问卷189份,其中有效问卷187份。

学生认可度与满意度方面,187位受访对象中,认为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三环五式教学模式对学习效果的提高程度非常明显有52位(占比27.81%),认为比较明显的有106位(占比56.68%),说明多数学生认为三环五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教学效果更好。对《农业经济学》采用三环五式教学模式感到非常满意的学生人数多达118位,占样本总量的63.10%,仅有7位学生感到不满意。通过调查发现,这7位学生对三环五式教学模式不适应,尤其是在小组讨论和外出调研的环节中,参与度较低。

课程满意度方面,80%以上的受访对象对课程线上资源、实践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和虚拟仿真教学感到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10%左右的受访对象认为实践教学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效果一般。分别有2位和1位受访对象对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感到非常不满意。通过与满意度较低的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发现,有2位同学对自己与组员之间的合作表示不满意,认为部分小组成员存在“搭便车”的现象,组员分工不均。对案例教学不满意的学生表示案例字数过多,应该以PPT或结构图的形式展现,更有利于理解。

学习效果方面,30%以上的受访对象认为三环五式教学模式非常显著地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有效性、重难点的理解程度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7.75%~59.89%的受访对象认为三环五式教学模式对上述各方面的提升程度比较显著。11.76%和10.16%的受访对象表示三环五式教学模式对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有效性的提升程度一般。8.02%的受访对象认为该教学模式对重难点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效果也在一般水平。有2位受访对象认为三环五式教学模式并没有显著地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1位受访者认为自己对课程重难点的理解也没有得到明显提升。通过进一步沟通了解到,过多的课前资源给学生带来了阅读压力,他们更希望老师能够精选简短而有效的课前与课后阅读材料;也有学生认为部分文献学术性较强,只能读懂1/3。针对学生们的意见与建议,三环五式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总结与讨论

三环五式教学模式符合新文科背景下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目标。但是该教学模式在经管类教育教学领域应用时间相对较短,仍存在一些实施困境,对授课教师、学生和学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授课教师要做到由主导者向引导者角色的转变,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三环五式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提前完善教学设计、建设教学案例库、建设开发虚拟仿真实验,对各章节、各个知识点以及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全局的掌控,有序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例如,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授课教师要提前与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沟通联系,设计好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学生校外实践的丰富性和安全性。

其次,三环五式教学法不仅要求学生课中环节的配合与参与,还对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校内外实践活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模式的实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发散能力和组织协作能力都有一定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小组任务,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观看专题纪录片、学习线上课程、撰写报告、参与小组讨论并与其他成员合作完成实践任务,这对学生的学习精力形成一定的挑战。

最后,对学校的教学资源也有一定的要求。信息化教学设备、丰富的图书馆参数和电子书局的储备、智慧教室和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都直接影响三环五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因此,要保证该教学模式的正常有效实施,离不开学校资源的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

三环农林文科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银三环(千里达)
烟台三环锁业集团有限公司
浅谈农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小时候最无聊的12件傻事,你干过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