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退火温度对Gr.12合金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2021-10-31赵小龙周雪红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8期
关键词:再结晶室温板材

王 田,赵小龙,周雪红

(新疆湘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疆 哈密 839100 )

Gr.12合金是一种近α型钛合金,属于Ti-Mo-Ni系,其名义成分为Ti-0.3Mo-0.8Ni,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钛金属公司研制,该合金在抗腐蚀性能方面,尤其在还原性和氯化物环境中的抗腐蚀性能明显优于工业纯钛,接近Ti-Pd合金的抗腐蚀性水平。合金元素中含有少量的Mo和Ni不仅提高了合金强度,还能够形成很低的阴极超电压,使其在高温、高浓度的氯化物或弱还原性酸中具有极强的抗缝隙腐蚀能力[1、2]。此外,Gr.12合金还具有优良的工艺成形性能和综合的机械性能,因不含有贵金属,与Ti-Pd合金相比成本大幅度降低,在化学工业、环境污染控制及核废物处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制造热交换器、管式反应器、制氯电解槽等的优良材料[3、4]。

由于Gr.12合金所具有的成本优势及优异性能,在一般工业中的使用量日益剧增,目前相关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对Gr.12合金也做了一定的研究,从研究方向来看主要集中在材料耐腐蚀性能和变形加工工艺方面,对该材料的热处理工艺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采用了不同退火温度的热处理工艺,对比各工艺下Gr.12合金板材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由此获得最佳的热处理参数,为批量化生产提供工艺依据。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材料的制备

试验材料为经2次真空自耗电弧炉熔炼制备的Gr.12合金Ф900mm铸锭,铸锭经1000℃开坯、回火锻造成厚度δ250mm板坯,再在800℃~900℃两火次轧制为厚度δ16mm板材,其所含元素质量百分数为Mo:0.26~0.29%、Ni:0.68~0.75%、Fe:0.02~0.04%、O:0.12~0.14%、H:0.001%、其余为Ti。

1.2 退火工艺设计

采用不同退火温度的6种热处理工艺,对比分析退火温度对Gr.12合金板材室温强度和塑性的影响。退火工艺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退火工艺

1.3 性能检测

在δ16mm板材上截取试样块,按照表1所列退火制度在高精度箱式电阻热处理炉中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后的毛坯样按照产品标准ASTM B265-20《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Titanium and Titanium Alloy Strip,Sheet,and Plate》要求,加工为宽度12.5mm的ASTM E8-2015《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Tension Test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板状标准试样,在万能拉伸试验机上进行室温拉伸性能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检测数据

不同退火制度热处理后试样检测的横(T)、纵(L)向室温拉伸性能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退火制度下板材横、纵向室温拉伸性能

2.2 结果分析

不同退火制度对Gr.12合金板材横、纵向室温拉伸强度和塑性的影响规律如图1、图2所示。

图1 不同退火制度的板材横向性能

图2 不同退火制度的板材纵向性能

从图1可以看出,将退火温度从600℃升至800℃过程中,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板材横向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先呈降低趋势,在720℃退火时达到最低值,降幅分别为48Mpa和76Mpa,继续升高退火温度后板材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又随之提高了20Mpa~30Mpa,直至800℃基本维持不变。板材伸长率变化规律与强度变化规律恰好相反,随退火温度升高呈先提高再降低的趋势,且在720℃达到最高值。

图2为板材纵向室温拉伸性能随退火温度的变化趋势,将退火温度从600℃升至800℃过程中,与横向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类似,也是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呈降低趋势,在680℃时处于强度最低值,屈服强度仅为348Mpa~350Mpa,已接近产品标准ASTM B265-20中的下限值要求。继续升高退火温度至760℃以上,板材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又随之提高了20Mpa~30Mpa,直至800℃基本维持不变。板材伸长率变化规律也与其强度变化规律相反,随退火温度升高呈先提高再降低的趋势,且在680℃达到最高值。

从图1和图2所呈现出的板材强度与塑性的变化规律其原因在于,Gr.12合金板材经轧制变形后的再结晶温度约为700℃左右,当退火温度为600℃~720℃时,主要发生回复过程,在该阶段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材料热激活作用增强,原子的迁移扩散能力增强,材料回复软化率系数也越大,即材料软化效果越明显[5]。当退火温度在720℃~800℃时,主要发生再结晶过程,由于板材在退火前经过大变形轧制,材料内部位错密度急剧增加,形成大量再结晶晶核,并产生聚集很高的位错密度储存能,位错密度储存能是发生再结晶的驱动力,在材料达到一定的温度后,大量晶核再结晶从而形成细小等轴晶粒[5],并达到细晶强化的效果。

3 结论

(1)在试验条件范围内,板材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横、纵向分别在720℃和680℃时处于强度最低值。伸长率变化规律与强度变化规律恰好相反,随退火温度升高呈先提高再降低的趋势,且横、纵向分别在720℃和680℃时达到最高值。

(2)在本次试验条件范围内,Gr.12合金板材最优的退火温度为760℃。

猜你喜欢

再结晶室温板材
中科院测定金属材料再结晶取得新进展
热处理对TC4 钛合金板材韧性的影响
下压速率对42CrMo 钢动态再结晶的影响规律
热变形对含铌奥氏体不锈钢07Cr18Ni11Nb再结晶行为的影响
应力对单晶高温合金再结晶的影响
室温过高加剧低血压?不准确
室温采集装置及供热二级管网智能化改造
药品保存细解读
板材次品移除机的设计
石材板材智能化加工柔性制造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