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岸新生代作家历史叙事的多元比较解读

2021-10-30马腾腾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9期

摘要:《中国大陆和台湾新生代作家历史叙事比较研究》对中国大陆和台湾新生代作家的历史叙事进行了多元比较研究,比较分析了两岸新生代作家历史叙事的观念品格和形态策略。两岸新生代作家的观念品格呈现出“边缘化、个人化与后现代性”,从“个体化、虚构性、创伤性、游戏性”方面分析两岸新生历史叙事的形态策略,始终交织着两岸新生代历史叙事的共性与个性的比较解读,思路清晰而又解读透彻,既有丰富的理论性,又有深厚的文学性。

关键词:两岸新生代;历史叙事;多元比较

2020年秋,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张琴凤副教授的著作《中国大陆和台湾新生代作家历史叙事比较研究》出版了,此项研究属于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本书首次从“历史叙事”的角度在全球化语境中对中国大陆和台湾新生代作家进行了跨地域、跨文化的多元比较研究,探源、梳理“新生代”的概念与发展,引出“历史叙事”的概念,从“边缘化历史身份品格、个人化历史审美品格、后现代历史文化品格”三个方面比较阐释了两岸新生代作家歷史叙事的文化品格,从“个体化历史叙事、虚构性历史叙事、创伤性历史叙事、游戏性历史叙事”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两岸新生代作家历史叙事的多元形态策略。本书对两岸新生代历史叙事的考察,采用了外比较和内比较的学术研究方法,既有文学理论与文章内容的比较,又有行文内部各个部分的比较,既梳理了群体的共性,又分析了内部的差异性,以科学的审美观对两岸新生代历史叙事作了清晰而系统的阐释。

一、“新生代”与“历史叙事”

在论著开篇,作者首先对“新生代”这个词的来源进行了考辨,从地质学上的概念谈到社会学上的概念,后又谈到它的传播与应用,使读者比较透彻地了解了“新生代”这个词的内涵与发展脉络。本书指出“新生代”这个词的命名是有很大争议的,它不是一个绝对化的命名,它也不是指某个文学流派或文学思潮,它是一个包括着诗歌、小说、散文等不同文学体裁的客观文学存在,它是不断流动变化着的。对于两岸新生代的作家而言,这个群体是非常宽泛的,它包括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的三个年龄段的作家,他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成名于台湾文坛,九十年代中期成名于大陆文坛。“新生代”的“新”并不仅仅指时间上的“新生”,它更是这个群体价值观和文本观的新生。因此,从“新生代”这个概念来看,它具有流动性与包容性、反叛型与颠覆性的特点。对于“历史叙事”的概念,作者从多个角度进行阐释,从“历史哲学层面、西方新历史主义史学观、新历史主义学者”的角度阐述“历史”的内涵,从而引出“历史叙事”的概念。两岸新生代作家因为身处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语境,所以历史叙事呈现出丰富的多元化姿态,包括历史书写的观念品格和形态策略两个层面,本书中历史叙事的观念品格主要表现为边缘化身份品格、个人化美学品格、后现代文化品格,历史叙事的形态策略则包括个体化、虚构性、创伤性、游戏性历史叙事策略。

二、“边缘化”、“个人化”与“后现代性”

“新生代”作为中国文坛颠覆主流文学传统的“代”际现象,它所表现出的激进的历史姿态是与它所处的时代、社会、文化环境密不可分。作者阐述了都市文化和大众文化语境对两岸新生代作家的影响,这种大众文化的都市生态语境促生了两岸新生代作家的新型历史叙事传统,两岸“新生代”创作具有了一种明显的边缘品格,作者对“边缘”做了理论上的解释,列举了两岸“新生代”作家“边缘”品格的种种共同性与差异性,两岸新生代作家的边缘身份品格呈现出同中有异的多元化姿态,其中个人化和解构性是其共通的历史品格。两岸新生代作家开创的历史叙事的“个人化”审美品格是一种新型的美学概念,作者介绍了两岸“新生代”所处的个体文化语境、个人化写作以及个人化历史叙事的表现。通过作者对中国文学历史叙事的演变、发展的叙述,可以看出两岸“新生代”历史叙事又表现出与以往历史叙事不同的后现代新质因素,即后现代的文化品格,这也是两岸“新生代”历史叙事的共性。

三、“个体化”

两岸“新生代”历史叙事也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特征,作者对众多作家的作品作了精彩而独到的解读。大陆“新生代”历史叙事从个人视角出发,比较日常化,对官方宏大历史叙事进行反讽和对抗,对此,作者分析了韩东知青下放题材的小说,毕飞宇有关文革历史反思的小说,何顿、林白等的小说。台湾“新生代”历史叙事则从抽象的人性出发,建构了一种彰显个人生命体验的历史文化哲学观,富有哲思的意味,作者分析了阿盛、郝誉翔、李昂、平路、林耀德、张大春等的小说作品。可以看出,两岸新生代的个体化叙事也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以个人视角为出发点来解构历史,因此,形成了一种异中有同的个人化历史叙事伦理。

四、“虚构性”

作者指出两岸“新生代”历史叙事呈现出多元虚构性特征。大陆新生代作家认为“历史叙事无法再现历史真相”,毕飞宇的小说和李洱的《花腔》都是探寻的个人化的家族史或个人的历史命运,与毕飞宇和李洱不同,女作家须兰的历史小说是对过去的历史碎片进行想象和虚构,他们都否定历史真相的存在,用不同的讲述方法以主观的个人化来演绎历史和解释现代,作者全方位、多角度、层层递进地阐释了大陆“新生代”历史叙事无法再现历史真相的特征。台湾新生代作家则指出历史记忆和历史叙事的虚构性,作者分析了张大春、平路等的小说。两岸新生代作家强调各自的虚构性,但共同坚守着后现代的历史文化品格。因此,两岸新生代形成了异中有同的后现代虚构性历史叙事伦理。

五、“创伤性”

在两岸新生代的创伤性历史叙事中,作者对“创伤”这个词作了医学上、精神心理和历史文化层次上的多方位解释,同时提到了“创伤理论”、“创伤记忆”,进而解释了历史创伤叙事。大陆新生代作家的历史创伤叙事是以儿童视角来描写文革政治暴力给儿童心灵造成的伤害,比如毕飞宇、王彪、艾伟的小说。台湾新生代作家是描写政治恐怖中的暴力创伤,比如陈烨、城真华、林双不、李昂的小说,作者对小说作品作了大量的解读,揭示了个体生命在政治暴力中遭遇的历史创伤。个体成长创伤的书写也是两岸新生代作家创伤性历史叙事的主题,对此作者分析了两岸新生代作家的成长历史,在作家的成长历史中文革时期父辈们的丑陋、暴力等病态是大陆新生代作家童年成长中主要的历史创伤记忆,比如荆歌、毕飞宇、李浩、东西、艾伟等的文革成长小说体现了审父、叛父的意识。与大陆新生代作家审父、叛父的意识不同,台湾籍新生代作家主要是身份认同危机所导致的精神焦虑,因其童年时期、少年时期成长在眷村,这种眷村的成长经验给作家带来了无根、失根的生命体验,比如朱天心、苏伟贞、张大春、张国立等的“眷村成长小说”。作者指出两岸新生代创伤性历史叙事也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通过创伤性书写来疗愈自身的伤痛,通过反省自我和历史来思考生命本体以及国家历史。

六、“游戏性”

后现代主义是两岸新生代文学产生的重要文化背景,作者在考察两岸新生代历史叙事的后现代性特征的同时,也探究了两岸新生代历史叙事的形式特征,也就是以“游戏”姿态对历史进行个人化解构叙事,追求一种具有后现代解构色彩的“游戏性”历史叙事。戏仿、反讽、拼贴、复调叙述等都是两岸新生代作家“游戏”历史的形式,这样“历史和叙事…的關系被倒置了”,历史也不再具有客观性与真实性。作者重点对戏仿、反讽、拼贴的形式作了阐释,首先对戏仿、反讽、拼贴进行详细的解释与说明,然后分别结合众多作家作品对比分析中国大陆和台湾新生代作家游戏叙事形式的不同。两岸新生代作家通过这些“游戏”的形式来证明自己的后现代品格,它是对传统叙事的解构以及对宏大历史叙事的颠覆,它强调自我主体精神,作者同时对这种游戏姿态作了辩证分析,作者认为“游戏”历史要有一定的规则和限度,如果利用游戏性历史叙事过度狂欢,反而会变成新的叙事话语霸权。作者建议两岸新生代作家要将形式和思想相结合,注重发掘游戏性历史叙事的思想内涵。

本书立足于跨文化的多元比较视角,从历史叙事的角度入手,对两岸新生代历史叙事的文化品格与形态策略作了详细、精彩而独到的解读,本书对“新生代”、“游戏”、“创伤”等概念的解释,对创伤性历史叙事和游戏性历史叙事的解读以及始终贯穿着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对比分析的写作脉络,都是本书的亮点,同时还将历史、文化、哲学等各种理论和文学文本有机结合,实现了文学理论与文学格局的包容与结合。本书创造了一种新型的两岸新生代文学之间的对话形式,促进了两岸新生代文学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对新生代作家创作与研究的格局起到了整体的开拓作用,对中国大陆和台湾文学史以及世界范围内文学资料的整合与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①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514,517.

②张琴凤.中国大陆和台湾新生代作家历史叙事比较研究,韩国蔚山:蔚山大学出版社,2020.11:34.

③耿占春.叙事美学:探索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122.

作者简介

马腾腾,女,山东聊城人,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0级硕士。

基金项目

1.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SDYJG19173)

2.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计划项目(J18RA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