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认知监控视角下妙玉判词杨、霍译本对比研究

2021-10-30李越唐利平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9期

李越 唐利平

摘要:本文在元认知监控视角下,通过对《红楼梦》妙玉判词杨宪益、霍克斯两个译本的分析,发现由于译者的翻译意图不同,在元认知监控作用下,会导致译者在翻译的策略选择方面存在差异,杨宪益版本以文化传播为主要目的,多用异化策略。霍克斯版本以译文读者为中心,多用归化策略。

关键词:翻译认知活动;元认知监控;妙玉判词

引言

妙玉判词为《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所见的金陵判词其中之一。判词揭示了妙玉的人生处境,暗示了妙玉的最终宿命。作为古代文学宝库,《红楼梦》英译版本至今已有数十种,其中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下称“杨译”)和霍克斯闵福德(下称“霍译”)两个版本最受认可。

元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指导、调节我们的认知过程,选择有效认知策略的控制执行过程。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董奇,1989)。翻译是一项复杂的认知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译者通过自己的元认知知识对翻译认知加工活动进行计划、监视和调节(颜林海,2015)。在调节翻译认知活动方面起主要作用的正是元认知监控。

本文将基于元认知监控理论,对杨、霍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译者在翻译策略选择方面所存在的差异。

一、元认知与元认知监控

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首先提出元认知理论,他认为所谓元认知就是“knowledge or cognition that takes as its object or regulates any aspect of any cognitive endeavor.”(Flavell,1981)。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metacognitive knowledge)和元认知体验(metacognitive experiences)两个部分。(Flavell,1979)

董奇认为元认知监控实际上就是在整个认知过程中,个体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认知主体,进而对该认知活动进行积极、自覺的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过程(董奇,1989)。在这一过程中,进行认知活动的主体能够通过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发现当前认知活动出现的问题,调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董奇,周勇,1994)

翻译是一个“跨语言、跨文化的认知加工”过程(王寅,2017)。在这一过程中译者运用元认知知识进行计划、监视和调节。翻译理解和翻译表达两个阶段都离不开元认知监控的作用。在重要的翻译表达阶段对翻译过程进行监视,选择翻译策略,对问题及时纠正等作用(唐健禾,2007)。

二、元认知监控下妙玉判词杨、霍译本分析

根据对杨戴夫妇和霍克斯的记录与研究可知,他们的翻译过程和翻译思想是差异较大的。杨宪益、戴乃迭二人的合译更多是为了对外宣传中国文化。他们认为译者应该传播中国文化,尽可能的让外国读者了解中国丰文化。这一思想就决定了杨译版的判词以原文本和中国文化为根基,是忠实于原文的。“向外国人如实介绍中国文化”是杨宪益一贯的翻译思想,也是他在翻译《红楼梦》的过程中以一贯之的翻译原则。(党争胜,2013)此外,翻译《红楼梦》是外文局分派给二人的工作任务,翻译工作自然会受到来自各方的限制。与杨戴夫妇在进行翻译时不同,霍克斯是为了让译文读者读懂为目的的。这样一来他的翻译少了限制,自然比杨戴进行的更加自由。他的译本以忠实于原著每段文字的集成信息为原则,而不以字栉句比作自缚。(党争胜,2013)从他们自身来看,身为中国人的杨宪益对中国文化的熟悉程度自然高于霍克斯,而就对译语的把控来说,在英国出生长大的霍克斯是优于杨宪益的。这些客观或主观造成的差异,使得译者元认知知识产生差异,进而使得元认知监控在对翻译认知过程进行计划、监视和调节时的具体策略有所不同。以下为具体分析:

这首写妙玉的判词,两组译者通过元认知调控,对判词进行了不同的处理。杨译版出于出版社以及外宣、外译的要求多采用异化策略对判词进行翻译,而霍译版为尽力消除原语与译语之间的文化障碍,多用归化策略(朱燕,2020)。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意思是妙玉想要高洁和清洁却干净不了,想要脱离红尘却始终在红尘当中。“洁”有品质高洁之意,也是佛教中“净”的意思。“空”即佛教中常说的“四大皆空”。杨译版将“洁”译为chastity,表现出妙玉纯洁的贞洁观;wish,desire两词又将妙玉追求出世,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的强烈愿望展现出来。霍译版虽为意译,但使用spotlessness一词,暗示妙玉一尘不染,纯洁无瑕的性格。对于“空”这一佛教用语杨将其译为seclusion,即隐居,与世隔绝,这其实与原文本意有所出入。霍译版中otherworldliness有“来世、理想世界”之意,既表现出妙玉带发修行,不欲入尘世的愿望,又与spotlessness构成两个押尾韵的句子,译者在此处运用元认知监控,虽未与原文字句对应,但符合译语读者期待,且展现了原语作品中的音韵美。

“可怜金玉质,终陷泥淖中”是说妙玉这样一位纯洁的女子,却最终落入了尘世的污浊当中。“金玉质”是对妙玉孤高纯洁品质的赞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金玉就有珍宝之意,用来比喻宝贵或华美的事物。诗句“不惟金玉其质,亦且冰雪为心。”也用金玉来比喻人的品质高洁。由于翻译意图为传递中国文化,所以杨译通过元认知监控,保留了“金”与“玉”两个意象,将其直译为gold和jade,此外通过fine as这一表达,将原本隐含在“金玉质”中的高洁品质的比喻意传递出来,既保留了原语的文化意象又便于读者理解。霍译则选择舍弃原文中“金玉”这一意象,用look down on common flesh and blood将判词中妙玉孤傲、清高的形象,flesh and blood为隐喻手法,用血肉代指人,是英语文化中的常用隐喻。这样处理,虽有利于译文读者理解,但看不起寻常人的孤高形象与原作者用“金玉”形容妙玉纯洁、高尚品质的意图略相违背。

判词最后一句是对妙玉最终宿命的暗示,她一生追求不被尘世所染,却最终落入尘世的泥淖之中。泥淖在此处便是对残酷、肮脏的现实世界的隐喻。由于两组译者元认知知识的差异,导致元认知监控的策略也有所不同。虽都用有“泥”这一含义的单词译泥淖一词,但两个版本选用了不同的词语。Mire在韦氏字典中的解释为:heavy often deep mud or slush,杨译用mire译泥淖,很好的将原文意象传递给译为读者。Mud在字典中解释为:a slimy sticky mixture of solid material with a liquid and especially water。霍译用mud一词,也能表现原文含义,且押上前句blood的尾韵,增加impure一词,再次表现出妙玉纯洁无瑕之质。

此外,从整体来看,原本的判词中第二和第四句“中”和“空”押“ong”韵,杨译版通过元认知监控选择使用desire和mire两个相同尾韵的词,既将意思译出又成功保留原文的音韵美感。霍译则采取一二句、三四句分别押尾韵的方式,虽与原文方式不同,也在充分传递原文意思的同时,表现出中国古诗词中的形式美和音韵美。

结语

本文运用元认知监控概念,对杨宪益、霍克斯两个英译版本的妙玉判词进行分析,发现:由于不同译者的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的差异,导致译者在翻译认知活动中元认知监控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导致译者在翻译策略、翻译方法、词语选择以及译文整体结构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杨译版本根据文化传播需要多用异化策略,直译较多,保留原文文化意象,韵律也与原文本保持一致。霍译版本则考虑到读者接受程度,多用归化策略,进行意象的替换,选择译语读者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翻译。

《红楼梦》体现了中国语言文化之美,而预示十二金钗命运的判词更是将中国文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的淋漓尽致。与传统的翻译观念不同,在认知心理学看来,翻译不再是简单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而是一项涉及两种语言文化的认知活动。在翻译认知过程中,译者从翻译前的译本选择、翻译计划到翻译进行时的策略选择再到翻译后的校对修改等活动都有译者的元认知监控在发挥作用。元认知监控能够调节翻译活动,提高翻译效能,使得译文达到既能传播原语文化,又能使译语读者理解的效果。

参考文献

[1]Flavell J H.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area of cognitive–developmental inquiry.[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9,34(10):906-11.

[2]Flavell J H. Cognitive monitoring [J]. Academic Press,1981.35-60.

[3]党争勝.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议[J].外语教学,2013,34(06):99-103.

[4]董奇.论元认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01):68-74.

[5]董奇,周勇.论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1):8-14.

[6]唐健禾.论翻译过程的元认知监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04):85-89.

[7]王寅.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过程新观[J].中国翻译,2017,38(06):5-10+17+129.

[8]颜林海.翻译认知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46-49.

[9]朱燕.译者翻译元认知调控与主体性的体现——以《红楼梦》两译本为例[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3(01):37-41+127-128.

作者简介:

李越,1997年11月7日出生,女,汉族,籍贯武胜县,现就读于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2020级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翻译;唐利平,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及翻译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