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中庸”思想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2021-10-30郭丽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9期
关键词:中庸儒家论语

郭丽

摘要:“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君子贵和”“慎独自省”等思想对人们的思想和处世方式有着漫长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儒家“中庸”思想内涵以及其思想对现实社会的意义方面对“中庸”思想进行论证。

关键词:中庸;现实意义

“中庸”一词最早出现于《论语》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1]意思为,“中庸”这种应是人人具备的最高的道德品行,这种思想所包含的普世价值可以广泛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现在大家已经长久的缺乏这种品质道德了。追溯“中庸”思想的源头,可见于古文《尚书·大禹谟》篇,舜禅位于禹时向他传授经验时曾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2]的十六字心传其中“允执厥中”则很好地体现了中庸思想的精髓,“执中”即是不走极端,采取不偏不倚过犹不及的中和之道统治人民。“中庸”思想既是儒家思想的基础,也是儒家奉行的方法论原则,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对于“中庸”一词的理解,孔子将“中庸”作为德性要求,反对在行為上走极端,主张“中行”之道。朱熹在《中庸章句集注》中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3]又引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按照程朱的解释,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叫做“中”;始终如一,保持经常叫做“庸”。由此,中庸之道从其作用而言,在于能够平衡疏通各种矛盾关系,做到不偏不倚、左右兼顾,消除矛盾,使人的行为规范有序,各种社会活动安稳顺利的进行。从社会伦理方面来而言,“中庸之道”作为最高伦理法则就是一方面坚持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否认压制人的合理欲望,凡事都讲求有度,达到“发乎情止乎礼”的适宜状态。那么,儒家思想中“中庸”具体是什么涵义呢?

一、“中庸”思想内涵

“君子贵和”的修养境界。中庸之道,以一种伦理道德观念的方法论原则来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庸的基本要旨便是“执两用中”,“两”就是指“两端”,任何事物都包含相互对立的两个矛盾方面,“用中”就是指不背离“中道”。要求在思考一切问题时必须坚持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在处理各种矛盾关系时,要兼顾矛盾各个方面的具体情况,在认识和处理对立两端关系时,要充分把握事物的“度”实现事物的稳定和谐状态,以此做到不偏不倚、公允中正、准确适度,从而帮助人们确立目标、规范行为、培养人格。儒家“贵和”思想不是盲目的一味求和,而是强调“和不弃争”的和谐合作精神,主张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不弃争”首先强调的是“和”,以“和”为出发点,最终又回归于“和”即最终的目的归宿是“和”。所谓“和”就一般意义而言,是指在不同事物之间或不同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和”在儒家的思想中有着丰富的内涵:一是指和谐,即是指事物或要素之间的一种协调平衡状态;二是指合作,即人与人之间相互配合的行为;三是指谦和,即为人处世的谦让和气的态度。注重和谐,强调合作,提倡谦和,是儒家思想的一个基本原则和倾向。儒家“贵和”思想最注重的是合作与和谐,如《论语·八佾》中孔子说:“君子无所谓争”;提倡“温良恭俭让”的品行,儒家对于“和”有更深层次的辩证理解,注重和谐合作的同时不放弃不否定“争”的作用,即通过“争”达到“和”,同时倡导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儒家认为“和”与“同”是两个概念范畴,“同”是指相同事物的简单叠加,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其结果并不会产生新事物。而“和”的内涵是“以他平他”,即通过不同事物相碰撞产生新的事物的方式路径。《论语·子张》中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儒家把是否具备“和而不同”的品质作为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准,作为人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各项事物的行为准则。人各有异,每个人都是不可同化的独立的个体,人与人之间由于所处立场环境不同会出现各种分歧、争辩,这是正常的现象,儒家是要在是非差别中谋求“和”。同时要做到“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在谋求合作也要坚持原则、明辨是非,做到不随波逐流,不丧失自我,秉持正确的思想行为原则。因此,儒家所倡导的“中庸”应当被理解为走“不偏不倚”灵活适中之道的一条规律原则,用守中来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这样不论在哪方面都能成为合格的人。[4]

“过犹不及”的适度原则。儒家认为要做到“中和”的关键在于把握合适的“度”将自己的欲望、行为、思想控制在合理的限度之内,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但是随着物质世界的丰富,人的欲望也被无限放大,享乐主义的人毫无节制挥霍无度,拜金主义的人追求华而不实,进而激化社会矛盾,人们的心态极度不平和。所以我们要推崇中庸之道,喜怒哀乐有节,功名利禄有度。“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君子是懂得顺天时、保人和的道理的,能做到顺其自然、举止有度;小人反中庸,违背规律、肆无忌惮。中庸是教人合理适度的释放自己的情绪,在抒发人们合理欲望的同时,提醒人们适度使人奋进,贪婪使人堕落。要做到“中立不倚”“和而不流”是非常不容易的,不仅要坚定立场,举止有度还要有一颗包容心,能够以宽阔的胸怀容纳与自己的不同,谨记“过犹不及”“君子贵和”的道理。

“慎独自省”的修养形式。中庸之道对中国人的思想的影响是深刻且久远的,在历史长河中发挥了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这种力量的发挥不是以行政法律的方式,而是在人的精神思想上进行作用,提高人们思想觉悟自觉地形成社会良好风气,维系国家安定。《中庸》第一章便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是指人在独处的时候也要保持君子修养,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行,严格要求自己的所行所思,时常的反思提醒自己君子之道“不可须臾离也”。真正的君子能够通过“慎独自省”提升个人修养,完善自我人格,自觉地遵守中庸之道,这样的的君子存在于社会中既不会对社会造成损害,又能够引导他人提高道德修养,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忠恕自得”的处世方法。《中庸》云:“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得自得焉”是指君子在处理人与人之间交际交往时能够做到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在要求别人的时候先严格要求自己,正人先正己,对每个人的爱都要像爱自己一样,用真诚忠恕去感化、引领他人。简言之,就是要人们做到“忠恕之道”,品行不断地向中和靠拢,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人与人和谐共处、社会平和稳定,这样可以化解诸多不必要的矛盾纷争最终达到“素其位而行”“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

“至诚尽性”的道德追求。《中庸》认为“诚”是修身的第一原则,是道德的立基之本,是人生的最高追求。“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中庸》)“真诚”是一切的基点,没有“诚”任何物都不足以形成,君子更要以“诚”为本,通过“诚”达到自我的完善。“诚”是孔子极力推崇和欣赏的一种君子品格,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篇》)孔子在这里将人的诚信比喻成古代车驾的关键部件,车驾没有輗、軏不能在路上行驶,人没有诚信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可见“诚信”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必不可少的品行。“诚信”既是中庸之道的出发点,也是中庸之道的归宿点,在《中庸》中,不仅将诚看作为人类最高的品质,又上升到可以用来预示一个国家的旦夕祸福的作用,将诚媲美为可以赞化大地,与天地参的力量,可见儒家对诚这种品质的重视与推崇。

二、“中庸”思想的现实意义

从社会角度而言,中庸之“君子贵和”思想重视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提倡和谐友爱精神,倡导“贵和”思想中的“和而不流”“和不弃争”等思想,在谋求“和”的同时不丧失自我价值,推崇“忠恕”思想推己及人、宽和处世的行为方式,做到善待他人友好相处,这不仅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而且为当代人际关系的友好互动提供了一条行为原则。

从个人角度而言,中庸之“慎独”思想,指出在独处的时候也不会丝毫放松对自我的要求,自律、自警,时时刻刻的严格要求自己,这才是君子之道。中庸之“至诚尽性”讲求注重人内心的态度,从内心深处提升自己完善自我。“至诚”要求行为坦荡以诚待人,“尽性”则使人舒展自己的本性,充分发挥发现自己的能力,在思想修养和道德品格上达到“至诚尽性”的状态,在行为上奉行守诚的本心,进而达到信守承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中庸之道无论从方法还是目的,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作用。如今,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为代表的中庸之道,我们要站在全新的历史角度看待它,揭开被历史长河蒙上的灰尘,将之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与价值,对其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利用,现代意义的“中庸之道”扬弃了儒道两种哲学中偏重于社会性和自然性的极端,以一种新的面貌,即一条有效的在对立两端之间找一个均衡的支撑点,并以支撑点为中心使双方归于统一,这种取中,不走极端的方法能够防止人在纷乱复杂的社会中迷失自我。总之,儒家“中庸”思想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遵循“中庸”思想的同时,我们要做到革故鼎新,不断地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适时的从中悟出更多符合现代社会“中庸”思想方法。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華书局,2006.

[2]王世瞬、王翠叶.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长沙:岳麊书社,1985.

[4]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中庸儒家论语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知命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茶道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