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思考

2021-10-30杨思婷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9期
关键词:艺术

摘要:在枯燥、单调的日常生活中,与大众接触最多的就是熟悉的人和事物。源于这类的情况,“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每一个人身处其中,每一刻均在感受生活中产生的新鲜事物亦或是在非常熟悉的环境中度过。那么,“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不是就实现了呢?以本文角度来看,这个审美化未能切实实现,显现出来的日常生活形态,往往是是属于非审美形态。其缘由就是,大众把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都当作审美对象来认识,弄混了审美对象和审美客体这一项概念,故而会让大众的审美境遇缩减,此外,疏忽了审美活动中意义的创造与升华。所以说,在伪审美化的日常生活中,给大众的同常生活方式引来了很多相关问题,探寻一条审美之路变为最急迫的任务。本文从审美这个角度入手,探讨“日常生活审美化”一一伪审美化的缘由。然后,立足在解决问题的根本之上,谋求改善审美化的拯救途径,即倡议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艺术的潜在力,而不是刻意为现代城市的消费主义论证合理化,此外,凭借审美教育,来增强整体人类的审美感知力。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艺术;审美对象

1 “日常生活审美化”相关概念

1.1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提出

在西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论是在现代性语境中展开的,争论中直接地指向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代性境遇。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上”作了题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的报告,报告的内容从两个方面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的含义作了分析。

一是,费瑟斯通指出:“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还指的是将生活转化成艺术作品的谋划。就艺术家与知识分子及潜在的艺术家、知识分子来说,这一谋划的诱人之处是,它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他举了摩尔、维尔德及布鲁姆伯里的例子,在他们的著作中存在一个审美化探索的连续性,他们都是出身贵族家庭,在服饰、行为举止、个人嗜好甚至家居陈设等方面来炫耀自己,同时将这些生活方式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总之,他们的每一种生活就代表一种艺术作品。这样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常有的事情,有很多人,他们缺乏文化素养,但有拥有上亿的资产,自己不是艺术家,但为了提升自己的内涵,喜欢在博物馆购买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摆放在自己居室的大厅,常常约几个朋友到家里聚会,以欣赏那些买来的艺术作品。从而证明自己是有品味、有内涵的人。

二是,根据费瑟斯通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解释,是指充斥于当代社会臼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对此含义,学者们都作出了正确的理解,国内学者陆扬看来:“他认为这种符号和图像的迅猛发展,其理论来源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批判,以及卢卡契、法兰克福学派、本雅明、豪格、鲍德里亚和詹姆逊等人对这一马克思主义批判传统各显神通的发展。”从这一审美化现象自身所表达出来的含义来看,费瑟斯通作了明确的看法:“据阿多诺的观点,商品的抽象交换价值与日俱增占据主导地位,这不仅是淹没了其最初的使用价值,而是任意给商品披上一层虚假的使用价值。”这样看来,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我们面对的实际的事物与出现在我们身边的影像之物,两者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明显,很多时候都难以分辨。在后现代社会中以审美的方式出现在人们面前,以仿拟的事物出现,从而构成一种仿真的世界。

1.2 “日常生活”与“审美”

日常生活中,人们会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商业活动、生产活动、宗教活动、去艺术馆欣赏艺术作品的审美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以消费为目的的商业活动和以审美为目的的审美活动与我们的联系最为密切。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种活动,都会有日常生活、审美和消费三种形态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这三种生活形态来看,之间有很多交叉的部分,比如说,去欣赏艺术作品,人们要花钱购买门票方可进入,基于这样一种事实,学界也展开了相关争论。关于日常生活,一些思想家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甚至对立的看法被许多的学者深入研究讨论过。具有代表性的是周宪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他指出:日常生活大致说来分为两种,“一种观念认为日常生活是消极性的,对人性和精神的升华具有局限作用,另一种观念则相反,认为人类最直接、最具体的生存形态正是日常生活,它充满了创造和变化的可能性。”。从他的分析来看这一问题,日常生活本身具有的復杂性,而这一问题对本文的研究又非常重要,因此,需要从问题入手,进入日常生活领域,然后再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问题。

1.3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

不管是“日常生活审美化”还是“审美日常生活化”,在大多数人看来,两者都是一种泛审美化现象,这种现象在后现代社会中看来,个个都带有一种美学的特质,但这一趋势,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学者那里,在他们看来,这两种趋势都被称作“日常生活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直接将审美的眼光转向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主要源于后现代文化的兴起,在后现代社会中人们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对事物的认识并不全面,最为普遍的认识就是韦尔施笔下的表层审美,更多的忽略了深层的审美方式。而审美日常生活化主要是从后现代中出现的一些艺术作品,迅速的流向大众市场而言的。有关学者把这一双向运动看作是一种审美的泛化,一方面日常生活用品在逐渐的成为艺术品,另一方面,大量的艺术作品出现并充斥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两者的界限消失。总之,不管是“日常生活审美化”还是“审美日常生活化”,这两个问题都表征着审美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的倾向,它们是一个过程当中并行不悖的两个发展方向。

2 “日常生活审美化”——伪审美化”的症结

2.1 学界对“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多种解释

依照前文我们可以得知,“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审美现象,以及学界在讨论这一现象中争论的相关概念。不言而喻,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多种多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叶朗先生的《美学原理》大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解释,我们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参考。

一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日常生活,持这种理解的人说,过去人们把日常生活排除在审美领域之外,现在人们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日常生活,这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

二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过去一些美学家(如朱光潜)所主张的人生的艺术化、人生的审美化。”

三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指后现代主义艺术家把同常生活中的现成物品,命名为艺术品,从而消除艺术与生活的界限的现象。”

以上三种观点是当下最流行的看法,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美学家都从各自的视域提出了有价值的观点,但我们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种伪审美化,其原因在于这一审美化现象混淆了审美客体与审美对象这一组模糊的概念。

2.2 “日常生活审美化”一一伪审美化

现实中越来越多的要素正在披上美学的外衣,现实作为一个整体,也愈益被我们视为一种美学建构。”消费时代以新材料技术和传媒的方式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主要涉及到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审美客体领域的审美化,指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从家居装饰,各类工业产品到城市设计等的审美化建设。另一方面是审美主体生活状态的审美化,指我们的日常生活呈现出越来越多的非工作状态的活动。诸如旅游、游戏、品茶等休闲娱乐活动。从这两个方面看,审美从高不可及的象牙塔里走出来,走下圣坛,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更贴近、更紧密。从而,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充斥着审美的因素。一切都被美学的外衣包裹着,这一现象得到人们肯定的同时,也遭到了人们的质疑。韦尔施《反对审美化的混乱》一节中这样说道:“这一切都带来了审美的混乱,我们的知觉不光需要活力和刺激,同样也需要延宕和宁静的领地,也需要间断,这一法则宣告了当今流行的美化趋势的失败。全面的审美化会导致它的反面。万事万物皆为美,什么东西也不复为美,连续不断的激动导致冷漠,审美化剧变成非审美化。”因此,“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商业化气息熏染下的消费社会中,表现出来的现象迷乱而又复杂,我们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种伪审美化,但并不因此就简单的否定“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当代社会生活现象,反之,我们对这一现象给予积极的肯定。对这一现象应该辩证的看,给予理性、客观、公正的评价。

2.3 审美客体与审美对象的区分

在审美活动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需要明确区分,才能更加清楚的区分审美活动和我们的日常活动之间的区别。审美活动中出现的审美客体与审美对象这两个完全不同事物的表象,这里的审美客体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般事物,比如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水杯、一本书、一盏台灯。而审美对象是指的在我们的审美活动中出现的事物的另外一种具有意蕴的事物,这一事物与我们直接发生了生命的交融的关系。比如说,上面我们所说的一盏台灯、一本书、一个水杯,当我们在创作诗歌的时候,将这些物品写入作品中,此时,这些普通的日常客体的形态就进行了一个转换,变为与人有关的审美客体了。同时,对于审美主体而言,我们经常会把娱乐活动当成一种审美体验,一般而言,娱乐活动又称之为游戏,人在游戏中能够得到身心的放松,带给人愉悦的感觉,同样,在审美体验中,人们也能找到类似的感觉,因此,人们就认为这两种活动是一样的。但我们知道,与娱乐活动不同的是,审美体验往往能给人带来一种更有价值的东西,特别是对生命活动的一种提升。

3“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拯救途径

3.1 日常生活体验中存在压抑与升华的因素

人们的日常生活处于非审美状态,但我们不能忽略日常生活中不仅存在压抑的一面,还有升华的一面,需要我们去发掘积极的因素,最终实现日常生活体验向审美生活体验的转化。现代都市中出现的各种景观,如娱乐场所、街心商场、休闲中心以及名表、豪车与陆扬描述的现象相对应。这就告诉人们,面对消费社会中出现的一系列美轮美奂的景观,人们很少关心它是否给人多数人带来了快乐,关注得更多的是在全球消费文化的新形势下,是否在装点人们生活的同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压抑。无独有偶,杨春时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他的批判逻辑是:“日常生活本身具有抑制创造,抵御改变的惰性,故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是以审美体验对日常生活体验的否定。”但在日常生活体验中存在压抑和升华两个方面。这就给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指明了一条出路,因此,我们要在把握日常生活的体验中升华的一面,改造压抑的一面,从而向审美体验转化。我们也不能一味的否认日常生活中没有审美的一面,也不能一味否认日常生活中有审美的一面,这一审美化是否实现了,日常生活是否有意义的创造与升华作为一个衡量的标准。

3.2 实现日常生活体验向审美体验转化

在日常节庆中,人们全身心的放松,放下烦恼和不愉快,将自身融入到群体中去尽情的享受,身心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从而给自身带来了愉悦,但这种状态仍然不是美学意义上的审美体验,人们通常把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美混淆于美学意义上的美,把日常生活体验等同于审美体验。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体验中,两者确实有一些交叉的地方。所以笔者認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真正实现需要人们以一种情趣化的态度来面对我们每天重复、琐碎的生活,在生活中找到其中有价值和意义的部分,过一种诗意化的生活。日常生活许多被遮蔽的东两就会显现出来,从而回到本真的意义上来。这种状态就是一种审美的体验,因而,日常生活体验需要向此状态转化,从而实现人生的情趣化,通往审美的境界。

3.3 培养人的生命感受力

由于技术通过制造物品,从各个方面束缚了人的自由,失去了选择的自主性,因此,我认为,要想从当下的审美沉沦中摆脱出来,最主要的是提升主体的生命感受力。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感知力就是人感知事物的能力。受琳琅满目的物的刺激,我们的知觉也需要一个缓冲、交融和安静的地带。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人的一种自我确认,人成为人的最基本的方式,人的存在,就需要用感官触摸这个社会,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取舍多而杂乱的信息,使得人在信息化、机械化时代不为物所役。韦尔施在美学领域固有的伦理学对人的感知有相当美妙的论述,大致意思是这样,他把人的感知一分为二,感知指人的感觉和知觉,而感觉分为近程感觉和远程感觉,近程感觉是客观事物与人之间近距离接触的关系,我们的感官可直接感觉到声音、味道和气味,而远程感觉指物与人之间的距离较远处观看时,人与物体的疏离,我们不能直接感觉到物体,这样感觉与知觉就开始分离。这样一种新的感知就确立了,即审美感知,它所面对的是对象真正的感官特性,颜色、音调、味道、气味、手感等品质,感知就存在于其客观的特性之中。这些特性不依赖于生存相联的主观感觉,它不在服务于生存的好恶,依然与愉快相一致。这样,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置身其中的个人而言,面对的是浅层的审美化,就需要提升个人的审美感知力,摆脱那种功利化的现实生活,用我们的知觉去感知现实生活,从而进入到真正的审美领域。

4 结语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与消费主义的出现密不可分,消费把审美融入了更大的文化语境,从而,原来传统中人们热衷于追求的淡洎的、诗意的生活已经不在人们的感受范围之内,相反,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盛行,对以往的那种诗意生活的追求大多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己。在这样的商业文化侵袭的文化环境中,个人精神世界的根基也发生了动摇。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对“日常生活审美化”需要重新审视,在把握这一现象带来问题的同时,还应该看到,这一现象,在社会发展中成为必然的趋势,就有其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婧,张文君.新时代“日常生活审美化”再思考[J].前线,2021(06):47-49.

[2]严红兰.审美“泛化”语境中当代审美价值观念的新动向[J].唐都学刊,2020,36(05):107-112.

[3]韩德信,王晓华.“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再思考[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4(04):162-166.

[4]叶朗.美学原理[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0(04):132-134.

[5]卡罗尔·塔龙-于贡,周宪,吴伊瑶.美学的发展趋势:从法国视角看——卡罗尔·塔龙-于贡教授与周宪教授的访谈[J].天津社会科学,2019(06):121-126.

[6]薛芳芳.浅析媒体消费文化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影响[J].戏剧之家,2019(29):204-205.

[7]李琦.浅析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J].名作欣赏,2018(06):31-32.

[8]周宪,孙杨.视觉文化转向中的大学艺术通识课程改革——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宪教授访谈录[J].艺术百家,2016,32(05):135-137+142.

作者简介:

杨思婷,女,1994年7月11日,民族:汉族;籍贯:广东;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美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单位名称: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博物馆。

猜你喜欢

艺术
反“艺术”的艺术
什么都可以成为艺术
纸的艺术
艺术足球
艺术足球
决定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