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地下开采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评估

2021-10-29廖福源林钟扬荣一萍

科技和产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集约矿山企业矿产资源

廖福源, 林钟扬,2, 荣一萍

(1.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杭州 311203; 2.自然资源部 平原区农用地生态评价与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杭州 311203)

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以最有效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和最低的环境代价,充分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以产生最大的利用效益、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矿产资源利用方式[1-2]。中国目前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相对问题突出[3-5],在执法中也存在部分认识上、技术上和管理上的难题[6]。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是把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评价作为一个组成部分融入其他评价体系中,如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节约型城市评价体系、环境友好型评价体系等,而单独针对资源利用水平的评价体系还没有,中国学者以往也主要是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矿山生态保护或矿山地质环境定量评价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或评价系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7-9]。

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驱动下,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如何体现、节约集约管理的水平如何评价、评价指标体系如何构建、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如何提高,这些方面已逐步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全面分析浙江省地下开采矿山的节约集约利用情况,综合研究影响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指标项,以此构建一套单独基于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对选取的39座浙江省典型地下开采矿山进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评价。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浙江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及推进国土资源管理职能全面到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1.1 目标的确定

选用AHP法,把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即目标层、系统层和指标层[10-13]。

目标层A是综合表达地下开采矿山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指标能力,反映总体的目标;系统层B是表达资源利用水平、总体分解为若干功能的系统集;指标层C则代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项。

1.2 系统的划分

根据对目标层的影响不同,系统层划分为规范开采B1、矿产资源利用B2、循环利用B3、科技水平B4、经济社会效益B55个系统。

规范开采系统是整个评价指标的基础和基本准则,体现了矿山在节约集约利用方面的管理水平,是矿山经济合理性的首要条件,也是矿山企业在安全和环境方面的保障。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系统在体系建设中占据核心位置,是矿山资源条件、技术水平、企业管理、社会市场因素的集中体现。

循环利用系统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强调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追求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科技水平系统是企业实现节约和集约的重要手段,是矿山进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水平保证。

经济社会效益系统是矿山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最终反映和落脚点,从中能折射出矿产资源的利用价值、劳动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

1.3 指标的选取

指标层是描述资源利用特征的、可测、可比、可用数字表达的指标或指标数群,是最为基层要素[14-15]。为确定浙江省典型地下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相关的影响指标项,开展了8次国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领域的技术专家技术研讨会,结合国内研究现状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指标技术规范[16-17],确定了5大系统的共16项指标项,指标项之间的从属关系如下:

1)规范开采系统,包含开发利用方案执行、恢复治理方案执行和产能偏离率共3项指标。

2)矿产资源利用系统,包含开采回采率、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选矿回收率和低品位矿利用率共4项指标。

3)循环利用系统,包含尾矿利用率、废水循环利用率和废石利用率共3项指标。

4)科技水平系统,包括技术工艺指标、数控化水平和人均年产矿石量共3项指标。

5)经济社会效益系统,包括吨矿税金、单位能耗和人均产值共3项指标。

2 评价指标项标准值计算

2.1 规范开采系统

开发利用方案执行C1:定量指标,将最高级视为100分。按照矿山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的采矿方法、开采顺序以及开拓运输方式进行考核。3项考核指标都与开发利用方案一致的,得100分。有一项及以上不一致的,得0分。

治理恢复方案执行C2:定量指标,将最高级视为100分。按照恢复治理方案规定的对开采活动造成的破坏、形成的采空区等是否及时进行治理恢复进行考核。所有项目皆符合恢复治理方案要求,得100分;有一项及以上不符合的,得0分。

产能偏离度C3:定量指标,分为3个等级,将最高级视为100分,将第二等级视为80分,第三等级视为0分。矿山产能利用率在70%~130%为合理值,为最高级;产能利用率在30%~70%或130%~170%为第二等级;产能利用率小于30%或大于170%为第三等级。

2.2 矿产资源利用系统

开采回采率C4:定量指标,分为3个等级,将开采回采率达到或超过设计值的作为最高级视为100分,将低于“三率”最低标准值的作为第三等级视为0分,其他作为第二等级视为60分。

选矿回收率C5:定量指标,分为3个等级,将选矿回收率达到或超过设计值的作为最高级视为100分,将低于“三率”最低标准值的作为第三等级视为0分,其他作为第二等级视为60分。

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C6:定量指标,分为3个等级,将达到或超过设计值的作为最高级视为100分,将低于“三率”最低标准值的作为第三等级视为0分,其他作为第二等级视为60分。

(1)

2.3 循环利用系统

(2)

(3)

(4)

2.4 科技水平系统

技术工艺水平C11:定性指标,采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技术目录或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目录中采矿技术工艺的记100分,不采用的记80分;采用淘汰技术目录的采矿技术工艺视为0分。

数控化水平C12:定量指标,分为“有信息化调度中心和无信息化调度中心”2个等级,有信息化调度中心视为100分,无信息化调度中心视为0分。

人均年产矿石产量C13:定量指标,分3个等级,人均年产矿石产量是全省平均值2倍以上的为第一等级,人均年产矿石产量在全省平均值50%~200%为第二等级,人均年产矿石产量小于全省平均值50%为第三等级,依次视为100分、60分、0分。

2.5 经济社会效益系统

吨矿税金C14:定量指标,分为3个等级,吨矿税金是全省平均值2倍以上的为第一等级,吨矿税金在全省平均值50%~200%为第二等级,吨矿税金小于全省平均值50%为第三等级,依次视为100分、60分、0分。

人均产值C15:定量指标,分3个等级,人均产值是全省平均值2倍以上的为第一等级,人均产值在全省平均值50%~200%为第二等级,人均产值小于全省平均值50%为第三等级,依次视为100分、60分、0分。

单位能耗C16:定量指标,分为3个等级,单位能耗小于全省平均值50%为第一等级,单位能耗在全省平均值50%~200%为第二等级,单位能耗是全省平均值2倍以上的为第三等级,依次视为100分、60分、0分。

3 评价指标权重确立

选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18],通过36位专家打分,将通过一致性检验的打分表进行矩阵化,然后以100分为总分来分配各个系统层B以及系统层之下的指标项层C的权重。将专家有效权重打分值进行取平均值处理,得出36位专家地下开采矿山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指标项权重,并且对权重的小数位进行保留两位数优化,结果见表1。

表1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值

1)系统层权重分配值为:规范开采B1权重值为21.9;矿产资源利用B2权重值为35.2;循环利用B3权重值为20.8;科技水平B4权重值为13.3;经济社会效益B5权重值为8.8。

2)指标项权重分配值为:开发利用方案执行C1权重值为12.5;治理恢复方案执行C2权重值为6.2;产能偏离度C3权重值为3.2;开采回采率C4权重值为12.3;选矿回收率C5权重值为10.0;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C6权重值为7.7;低品位矿利用率C7权重值为5.2;尾矿利用率C8权重值为8.6;废水循环利用率C9权重值为6.6;废石利用率C10权重值为5.6;技术工艺水平C11权重值为6.7;数控化水平C12权重值为3.5;人均年产矿石产量C13权重值为3.1;吨矿税金C14权重值为3.0;人均产值C15权重值为2.3;单位能耗C16权重值为3.5。

4 地下开采矿山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评估

4.1 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评估

通过开展调研浙江省内典型的39座地下开采矿山,以上述建立的指标项标准值的计算方法,再结合矿山调研数据,计算出指标项的标准值。基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评价[19],为进一步验证以上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适用性,评估与浙江省典型矿山企业实际开发利用水平的契合度,对参与调查的矿山开展了评估。将每个指标项的标准值与该指标项的权重值相乘,得出该指标项的评估值得分,将一个矿山企业的所有指标项的评估值得分相加,就得出了该矿山企业的总评估值,分值越高则说明该矿山企业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越高。矿山评估值计算公式为

(5)

式中,C为地下开采矿山的评价指标项。

评估结果见表2。根据评价结果,评估总分90分及以上的矿山企业有浙江兰溪某萤石矿(96.22)、遂昌内久尖某萤石矿(95.08)、浙江省遂昌县横坑坪某萤石矿(93.38)、浙江省东阳市某萤石矿(93.38)、杭州建德某铜矿(92.74)、浙江省遂昌县云峰镇某萤石矿(92.72)、云和县某萤石矿(92.06)、浙江省遂昌县某金矿(92.05)、浙江省遂昌县三仁乡某萤石矿(91.44)、浙江省遂昌县湖山某萤石矿(90.17)。

评估总分较好(80分及以上)的矿山企业有遂昌县白坛下某萤石矿(89.91)、浙江省绍兴某铜矿(89.67)、建德新安江某萤石矿(89.43)、浙江龙泉市某砩矿(89.2)、浙江省松阳某铜矿(88.95)、嵊州市某萤石矿(88.41)、浙江绍兴某铁矿(88.35)、仙居羊平鸟某萤石矿(87.71)、临安区某萤石矿(86.16)、杭州富阳某铅锌矿(83.52)、东阳市忠信堂某萤石矿(83.34)、开化县某萤石矿(80.44)、建德市乾潭某萤石矿(80.36)、仙居县步路乡某萤石矿(80.34)。

评估总分得分较低(70分以下)的矿山企业有青田县横坑口某钼矿(69.51)、松阳某钼矿(69.06)、青田横坑钼业某钼矿(68.56)、仙居县杰萤某萤石矿(68.31)、诸暨市璜山某萤石矿(66.42)、诸暨市某砩石矿(64.56)。

4.2 矿山企业评估结果分析

从得分数据中可以看出,得分在90以上的矿山企业,其规范开采程度很高,严格按照开发利用方案执行,“三率”指标处在很高的水平,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使用国家鼓励的新兴技术,产生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从实地调查情况看,这些矿山的开采回采率基本都在85%以上,部分甚至超过90%,如浙江兰溪某萤石矿开采回采率为95%,杭州建德某铜矿开采回采率95.8%。矿山的产能约束都较为合理,产能偏离度基本都在30%以内。此外,有选矿厂的矿山企业一般都具备较高的选矿回收率。如建德某铜矿的选矿回收率为91.12,浙江省遂昌县云峰镇某萤石矿选矿回收率为89.5。另外,得分高的矿山企业大多都大量引进高新科技生产技术,如浙江省遂昌县横坑坪某萤石矿采用先进的膏体填充法采矿,浙江遂昌县某金矿则在选矿过程中采用全泥氰化,并且采用尾渣干堆的方式处理尾渣。

以绍兴某铁矿为例,将其基础数据纳入地下开采矿山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大部分指标项的得分情况是很好的,总分达到了88.34的高分,反映了相当高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首先,其开发利用方案、治理恢复方案等矿山规划性文件都得到切实施行,没有违法违规操作,产能约束也是符合要求的;其次,作为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项“三率”的指标得分都是满分,查看矿山实际数据显示,开采回采率设计值70%其实际值为85%,选矿回收率设计值70%其实际值为71.99%,与实际相吻合;第三,计算结果显示绍兴某铁矿的工艺技术水平得分为满分,结合根据实地调研记录,其采用了立式压滤机等一系列新兴高科技工艺,从而保障了选矿工序的高效快捷;第四,在社会经济相关的指标项中,该铁矿的得分情况处于一般水平,如吨矿税金、人均产值和单位能耗等,在社会经济相关指标项中,被扣除了一部分分值。

得分低的矿山企业主要受以下两个方面影响:一是矿山有一项或是多项评价指标不达标,或是指标项数据价差。如诸暨市某砩石矿的选矿回收率低、废石没有被利用,再加上人均年产值、人均年产量以及吨矿税金都远远低于省平均值,直接导致了该矿山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评估分处于低分状态。二是矿山数据有缺失,导致某个或数个指标项得0分,从而使得总分偏低。

5 结论

1)通过研究浙江省内典型地下开采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现状,确立了16个评价指标项,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值,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浙江省内典型的39座地下开采矿山,开展了地下开采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评估。

2)选取的评估矿山中,24家矿山企业得分在80分以上,反映浙江省地下开采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总体较好。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出的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评估值得分,与矿山企业的开发利用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即评估值得高分的矿山企业,其矿山实际开发利用的评估指标项都处于较高的利用水平,评价结果能够客观地反映出矿山企业的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3)根据建立的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机制,可定期开展系统性评价工作,形成矿山企业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排序,建立节约集约利用先进企业和不达标企业名单,可为建立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考核和监管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猜你喜欢

集约矿山企业矿产资源
探究深部金属矿产资源地球物理勘查
矿山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矿山企业安全员量化考核体系建设
承包地上发现铁矿石,所有权应归谁
基于矿山企业的资金管理探析
我国矿产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矿山企业成本管理及降低的措施
浅谈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
城镇建设中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