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涵养“小家”好家风 支撑“大家”好风气

2021-10-28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30期
关键词:小家国风家教

2021年3月,《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在全国发行。

《礼记·大学》告訴我们:“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的一头连着个人的品格修养,另一头连着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民族的千年文明尺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足见“小家”之于“大家”的非凡意义。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习近平同志围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他提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文本解读: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  徐建华

角度一:涵养清正家风,砥砺清正世风,培育浩荡国风。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两相依。千万个家庭的好家风,将共同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家风正,则民风淳,则国风清。因此,每个人都应当重视家风家教,以家风之蔚然,涵养国风之浩荡。

当“小家”历久弥新的经典规范成为普遍共识,中华传统家风中的正能量基因也就自然而然成风化行,成为崇廉尚俭、风清气正的“大家”风尚。“小家”与“大家”是个人与民族、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有了每个“小家”的清风明月,才有“大家”的风清气正,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巍巍巨轮行稳致远。

角度二:正家风、重家教、树美德。

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到长幼有序、敬老孝亲,不论地域归于何处,事亲尽孝、敬老慈幼、团结和睦等好家风是共同追求;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爱国保家、勤俭节约、积德行善、诚实守信等好品质也一脉相承。

每一次对家风的精心书写,最终都会汇入人生的字典,成为受用一生的财富。个人需要在家风中来寻找情感归属,家庭需要通过家风来增进幸福和睦,家风家教,成为我们生活里不可或缺的营养剂。

角度三:温润厚重的家风,能打开人生的格局。

家教家风的世代积累、嘉言懿行的代际沉淀,总能让后辈在迷茫时坚定,在困顿时坚强,在追梦中坚持。

好的家风也可以传递,为孩子们构筑更好的人生跑道。《谢谢了,我的家》第二季,走入多个中华优秀家庭,聆听后辈讲述成长经历和家族往事。他们出生年代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成长轨迹不同,却无一例外在成长过程中,收获了家庭给予的或坚毅,或勤俭,或勇敢,或律己,或乐观的力量,最终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不凡之路。可以说,他们的故事带给我们良好家风塑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启示。

学生运用示例

温润厚重的家风,能使孩子学会“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健全人格,涵养高贵品质,能使孩子行稳致远,打开人生的格局。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宜牢记总理“做个本分的普通人”的教导,坚守“不沾总理的一点光”而勤勉做人;“华人船王”赵锡成的女儿赵安吉因为爸爸总说“下一次做得更好”而变得不怕失败;钟南山谨记父亲格言“人总要为世界留下点什么”,80多岁依旧坚持奋战在医疗前线;边检女战士张旭蕾也因为父亲那句“人都是在泪水中成长起来的,但千万不能被泪水所淹没”,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也许,有人会说“我家就是普通家庭,谈不上什么家风”。实际上,每一家都会有自己的家风,体现在生活的选择中、家庭的发展中、亲人的相处中,体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细节中。比如,面对年迈的父母,能否耐心地教他们使用手机,跟上时代;闲暇时间,父母能否跟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思考,而不是各自低头玩手机;能否在出门旅行时,以身作则当文明游客,让孩子理解公共场合的行为规则?传承源远流长的家风文化,并在时代语境下发展新的内涵,家风便能在点滴浸润中形成无言的教诲,也在不经意间点燃孩子人生的一盏明灯。

——一考生《涵养良好家风,让孩子行稳致远》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小家国风家教
国风·陈风·月出
焕活青花瓷国风之美
“大家”“小家”同奔小康
寻找“国风少年”
加法
国风
小家小事
小家难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