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吃果子的“陈小弟”

2021-10-27苑妤冰

教育·校长参考 2021年8期
关键词:小弟海绵果子

苑妤冰

活动背景

户外劳动时,陈小弟小朋友发现了树上的“果子”,便萌发了摘果子的想法。只见他双腿屈膝,努力向上跳起,同时右手使劲向上够,但是大树太高,努力了几次,都没有成功。陈小弟急躁地挠了挠头,望着高处的果子,迫切的眼神让人动容,像极了故事《想吃苹果的鼠小弟》里的鼠小弟,一个摘果子的故事就开始了—

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

镜头一:陈小弟变成了光头强 陈小弟张开双手,紧紧抱住大树,来回使劲摇晃,未果。他又找来小木槌,紧握木槌高高抡起胳膊,用力敲打着树干,还是没有成功。这时,他自言自语道:“我要把树砍倒,砍倒就能摘到果子了。”于是,小木槌变成“小砍刀”来回摩擦着树皮。旁边的小朋友跑来制止,说:“你砍树,你是光头强!”陈小弟大声喊道:“我不是,我要摘果子!”但还是默默地放下了手里的小木槌,不理会旁边的小朋友。

幼儿行为分析:陈小弟能够关注到树上的“果子”,说明他喜欢大自然,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用摇、锤、砍等方法试图摘到果子,说明他日常生活中有通过一个物体的晃动带动另一个物体晃动的经验,也明白借助工具能让自己力气变大的道理;而当他“破坏”大树的行为遭到小朋友反對时,陈小弟虽然表面上不服气,但还是停止了“砍树”动作,开始关注小朋友对他的评价,是社会交往进步的标志。

我的思考:在陈小弟探索摘高树上“果子”的初期,我采取的支持策略是不干预,给予幼儿宽松的探索环境,助力幼儿的自主探索。不干预、支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我没有因为他没有投入户外劳动而盲目制止他,而是在一旁耐心观察,小班年龄的他接下来会用哪些方法取到高树上的“果子”。二是我知道树上的“果子”不是果子,而是大树刚发的新芽,也没有急于告诉孩子结果,而是静待他的发现。

镜头二:智取“果子” 第一步:寻找“大长臂”来助力。陈小弟找来一根长海绵条,用力向上抬起,海绵条东倒西歪没够到果子,他叫来自己的好朋友乐宝帮忙。两人合力抱起海绵条,陈小弟瞄准树枝上的果子使劲往上抬,乐宝则将海绵条放在了地上,没有乐宝力量的支持,陈小弟又失败了。陈小弟急得喊了起来:“不对,不是放下,是抬起来。”陈小弟一边喊,一边用手指着果子,还用手做了抬起来举高高的动作。沟通后,两人重新抬起海绵条扔向果子,依然失败。

幼儿行为分析:陈小弟找来海绵条帮助自己,在先前借物取物的经验基础上,找到更有长度的物体帮助自己够取高处的物体,对物体高度有了初步的认知;主动请好朋友帮忙,这是合作意识的萌芽,体现了陈小弟社会性的发展;在与好朋友的对话中,他不能完整地表述自己的需求,只是笼统地介绍了自己活动的最终目的,在初步合作中受阻,经过动作演示和语言补充完成了与好朋友的交流,达成了动作的一致性,说明小班下学期幼儿语言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还需要继续提高。

我的思考:陈小弟在几次摘果子均失败的情况下,他还会对摘果子感兴趣吗?如果他想放弃我应该怎样介入?海绵条显然不是摘“果子”的好工具,周围还有哪些材料可以帮助他实现愿望?

第二步:看陈小弟的组合“大长腿”。再次失败后,陈小弟无助地看着我。我先是对他竖起大拇哥,然后指了指旁边的废弃桌椅。陈小弟重燃希望,快速取来一把椅子,用各种方法够果子:身子使劲向左倾斜,踮起双脚,双腿屈膝使劲向上跳起,均没有成功。他又发现了比椅子高的桌子,搬来后乐宝直接爬上桌子,搬起海绵条够果子。陈小弟却没有着急,用小眼睛上下打量了一下树到桌子的高度,又搬来一把椅子放在桌子上,踩着椅子,上下拉扯海绵条,还是没有成功。

幼儿行为分析:看得出,陈小弟具有较强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这在同年龄段幼儿中实属难得。陈小弟在摆好桌子后并没有着急踩上去,而是先目测了高度,搬来椅子,桌椅组合让高度更高,距离目标也更近了。在搬桌子时,旁边小朋友观察到同伴的需求也给予了帮助,这种互相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属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我的思考:在陈小弟这次的探索中,我介入了两次:一次是为陈小弟竖了大拇哥,肯定了他的探索精神,让处于迷茫的陈小弟得到心理安慰,激发他继续探究的欲望;第二次是在耐心观察的基础上,发现陈小弟在材料选择上遇到困难,于是我用一个小小的动作,让他发现更多样的材料,推进了陈小弟的继续探索。

第三步:“大长腿”变形记。再次失败,让陈小弟明白海绵条是不能帮助自己摘到果子的。这时,他又发现了不远处的梅花桩,放在椅子上用手摁了摁有些摇晃,请来老师帮忙,颤颤巍巍地踩上去没够到,又摞了一个,他向最上面的梅花桩迈去,梅花桩歪到了一边,反复几次没成功。陈小弟嘴角垮下去了,眉头微微蹙起,从桌子上跳下来,走向一边,我走上前询问。

老师:“发生什么了?”

陈小弟:“梅花桩总是掉,上不去。”

老师:“可以怎样爬上去呢?”

陈小弟:“你抱我。”

老师:“是个好方法,但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帮你爬上去?”

陈小弟:“椅子。”

于是,他又搬来另一把椅子变成小楼梯,顺利地站了上去。

幼儿行为分析:陈小弟在反复试错中发现海绵条太软,自己力量太小,不能够到高处物体,积累了物体软硬与力量关系的经验;探索中找到更多适宜的材料,通过垒高的方式达到登高的目的,说明陈小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非常强,能够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攀上梅花桩之前,先试了试梅花桩是否牢固,可见他的自我保护能力特别强;能主动找老师帮忙,足以见得陈小弟的社会交往能力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特别多。

我的思考:当陈小弟探索再次受阻时,我采用了问题介入。用三个问题,帮助陈小弟梳理出他现在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用什么东西帮助解决,层层递进,既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帮助幼儿一步步解决难题,重燃探究欲望。

镜头三:果子摘到了 终于可以用手抓住树枝了,陈小弟手伸到一半,停住了,他把头往前探了探,自言自语道:“哦,不是果子是葉子,不能摘。”说完轻轻地摸了摸他的“果子”,然后从高高的“金字塔”上下来,开心地去玩了。

幼儿行为分析:刚入小班下学期的陈小弟能够多次尝试并最终摘到“果子”,可见他的学习品质中已具备了非常难能可贵的坚持性。当看到心仪的“果子”是树的叶子后,陈小弟没有摘,控制力令人叹服,小小的爱心让人感动。

我的思考:放手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在本次探索中,我为陈小弟创造了安全、宽松的探索环境,没有盲目地介入和干扰,而是基于观察的基础上,适时地给予陈小弟材料支持和问题支撑,让陈小弟可以积极动脑、大胆探索,在陈小弟发现“果子”的秘密后也没有干预他的处理方法,而是等待他基于自己认知做出对事情的处理,保护了陈小弟发自内心的爱心和极强的控制力。

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活动特点 一是在支持中促真成长。面对陈小弟一系列预料之中、情理之外的探索,老师创设了宽松的探索环境,有效的物质、问题支持,让陈小弟在游戏中不断产生新想法,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让他体验到持续探索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自信。

二是在乐探中看真品质。陈小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自由地选择游戏方法、自主地选择材料,不受干扰地大胆动手探索,在遇到困难时,不放弃,主动想办法解决,其坚持性和解决问题、社会交往能力得到很大的发展。用不同的方法摘果子,思维的变通和活跃令人叹服,在探秘中不知不觉地提升了优秀的学习品质。

三是游戏中享真智慧。高尔基曾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在本次探索游戏中,我看到了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多样化的、持续的、专注的、有深度的探究,在探究中提升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创造想象的能力,让我更加坚信孩子在游戏中享真智慧。

价值所在 一是游戏促进幼儿非智力因素发展。达尔文说:“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可见,非智力因素对幼儿成长的重要价值。游戏,激发了陈小弟探索的兴趣,磨炼了坚强的意志,增强了持久的坚持性,感受了愉悦的体验,这些都促进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智力因素很难改变,但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游戏提高。

二是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游戏中,陈小弟多次向好朋友、老师求助,过程中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为社会性发展奠定基础。幼儿之间多次明确分工、互相合作,更是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胶州市绿城小区幼儿园)

猜你喜欢

小弟海绵果子
熊小弟被表扬了
走丢的熊小弟
爱上刷牙的熊小弟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竖琴海绵
果子的滋味私厨
果子和她的+1
一颗滋味果子
好忙好忙的猪小弟